暴涨!暴涨!登陆科创板的茂莱光学成年内上市首日涨幅最高的新股
记者 文夕 3月9日早间,暴涨暴涨板登陆科创板的登陆刷新了年内纪录。截至午间收盘,科创该公司上市最高涨幅达到198.3%,茂莱也令其成为年内上市首日涨幅最高的光学高新股。值得注意的成年是,这只“大肉签”至午盘股价最高涨至208元/股,内上以此计算每签最高浮盈额度近7万元,市首仅次于此前上市首日每签赚7.02万元。日涨 令投资者关注的幅最是,作为精密光学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新股茂莱光学同时又是暴涨暴涨板国产光刻设备龙头上海微电子供应商。这一概念加持,登陆明显提升了茂莱光学赚钱效应。科创 单签浮盈7万元 在9日早间,茂莱茂莱光学股价涨幅达到185%时,较开盘价上涨30%,因而也触发临时停牌。临停过后,其股价涨幅再度冲高至198.3%。在午盘收盘,其股价达到今日最高峰208元/股,按照发行价格为69.72元/股计算,茂莱光学每签(500股)浮盈到达6.91万元。 截至收盘,茂莱光学涨幅为175.4%,这也刷新年内新股上市首日涨幅纪录。此前,这一纪录的保持者是大热新股裕太微,该公司上市首日涨幅为152.7%。 而从赚钱效应上看,以茂莱光学收盘价格192元/股计算,一签可赚6.11万元,即便较最高峰有所回落,但茂莱光学也仅次于裕太微,位居年内新股赚钱榜第二。裕太微在上市首日每签可赚金额达到7.02万元。 招股书显示,茂莱光学作为精密光学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精密光学器件、光学镜头和光学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及销售。其主要产品覆盖深紫外DUV、可见光到远红外全谱段,主要包括精密光学器件、光学镜头和光学系统三大类。 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茂莱光学分别实现营收约为2.22亿元、2.46亿元、3.31亿元及2.07亿元;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约为4367.54万元、4162.76万元、4718.64万元、2609.57万元。 其中,最令市场关注的是,茂莱光学对国内光刻机龙头上海微电子的供货。不过,从金额上看,茂莱光学与上海微电子之间的供货金额并不大。据招股书显示,自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半导体-光刻机透镜收入分别为238.4万元、509.72万元和244.33万元,占整体营收比例分别为3.55%、6.77%和7.2%。 众所周知,光刻机是半导体设备皇冠明珠,是芯片制造中光刻环节的核心设备,技术含量、价值含量极高,其推动摩尔定律持续成长。但国内光刻机产业起步较晚,自主可控需求日益突出。 光刻机采用类似照片冲印的技术,把掩模版上的精细图形通过光线的曝光印制到硅片上,经过十余代的发展迭代,目前最先进光刻机单次曝光可以做到低于5nm的分辨率。其中茂莱光学涉及的半导体DUV光学透镜是保障光刻机成像质量的关键,有望率先实现国产替代。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19至2021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领域工业级精密光学市场从22.3亿元增长至29.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5.8%。该机构预计,2022至2026年,全球半导体领域工业级精密光学市场规模将从35.5亿元增长至55.8亿元,有望催化产业链本土化转移。 打新行情出现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以来,打新行情明显出现回暖。截至3月9日,年内已经有31家公司分别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但截至目前,并无一家新股破发。至今涨幅最低的公司为,自2月20日上市以来微涨0.97%(截至截稿时)。 WIND数据显示,除了9日上市的茂莱光学外,自上市以来,股价涨幅仍保持在100%以上的新股有5只,分别为、-U、裕太微-U、和,涨幅分别为192.65%、166.8%、122.83%、107.47%和103.64%。而至上市以来,涨幅仍保持在10%以上的新股公司有27家,占比接近九成。 涨幅喜人意味着赚钱效应明显,年内至今已经出现多支“大肉签”。除了裕太微和茂莱光学之外,英方软件单签收益也高达3.93万元,单签收益也有3.24万元。另外,单签可赚1.5万元、单签受益也达到1.49万元。 截至3月9日,沪深交易所已发行待上市的股票有9只,其中将于10日上市。另有正在发行的股票有5只。 展望后市,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对于新股市场而言,华金证券指出可能出现的三大变化:一是主板上市数量将明显增长,从当前每月6-7只新股上市,预计或逐渐上升至每月15只左右新股上市;二是主板新股发行市盈率不再被局限在23倍区间,定价趋于市场化,并使得主板新股破发不再罕见;三是主板新股上市前五个交易日放开涨跌幅,主板新股交投活跃度面临上行、二级市场投资机会或增多。 就整体新股而言,预计全面注册制政策落地对于新股市场整体波动影响或相对有限。德邦证券则认为,参考询价新规后科创板、创业板的表现,预计主板IPO发行价会明显上升,上市平均涨幅下滑,破发比例上升,单纯博弈入围的激进网下投资者以及跟随的网上打新者会快速认识到打新风险,而缺乏专业新股定价能力,且打新收益成本明显不匹配下退出打新市场。 编辑:舰长 审核:木鱼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马自达计划投资106亿美元,向电气化转型
- 美国6月份消费者支出小幅上升 通货膨胀打击美国人收入
- 抗中?“印太经济框架”成员国态度不一
- 担心遭美制裁 菲律宾取消16架俄罗斯直升机采购协议
- 北京海淀区公布新增风险点位,涉及书店、药房、超市等
- 金壮龙成工信部新掌门人,曾任国产大飞机项目总指挥
- 国家能源局:上半年新增并网容量3087.8万千瓦
- 涨停板复盘:三大指数表现弱势 消费板块悉数回调
- 买房门槛降至历史低位 入市迎来“窗口期”
- 中国银保监会河南监管局非银二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郭琴被查
- 若佩洛西访台中美高层继续对话的氛围将不复存在?外交部回应
- 创金合信基金王婧:市场仍处于震荡期 理性应对市场波动
- 中国民用航空局:推动北斗系统相关技术标准全部完成国际民航组织专家技术验证
- 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 上半年轻工行业出口额创历史同期新高
- 证监会:推动监管大数据仓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 世界产权组织报告:去年亚洲推动全球知识产权申请量创新高
- 又见高调炫富!中金公司90后交易员被妻晒出8万月收入证明,已被停职调查
- 中国新华电视预期2021/2022经审核年度业绩应可于8月15日或前后刊发
- “向阳而生”,第九届“莲花山论坛”顺利举办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