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定位研究|43家拟IPO企业面临撤否风险 协昌科技排队30个月仍难逃败局?
炒股就看,创业撤否权威,板定专业,位研及时,究家局全面,企业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面临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资组/钟文 2022年12月30日,风险深交所发布了修订的协昌《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新增几项创业板定位的科技量化指标,同时增加了限制在创业板上市的排队几类行业。该规定在发布之日立即实施,个月且2020年6月的仍难旧规同时废止。 新增的逃败量化指标主要包括营收增速、研发费用金额及增速。创业撤否我们对创业板在审的板定338家(截至1月16日,不含已终止及已发行项目,下同)拟IPO企业进行复核,发现有43家企业不满足新修订的量化指标。 需要指出的是,剩余295家企业并不一定符合创业板定位,因其还需要满足“三创四新”的定性指标。 在43家不符合创业板定位量化指标的企业中,6家公司营收、研发费用皆不达标;28家公司研发费用不达标,9家公司营收不达标。 11家公司亮“红灯” 突击增收及突击研发也难消质疑 在43家不符合创业板定位量化指标的企业中,6家营收、研发费用皆不达标的公司分别是成都一通密封股份有限公司(一通密封)、湖南华慧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华慧能源)、芜湖佳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小伦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广电数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重数传媒)、浙江迅达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家公司中,重数传媒研发费用最低,2019-2021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01万元、175万元和174万元,不仅不能满足最近一年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的要求,更不能满足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的要求。 由于重数传媒的研发费用最近几年基本维持在一、二百万元左右,如果2022年贸然升至1000万元,不免有突击拼凑研发费用的嫌疑。 在6家公司中,华慧能源2021年的营收最少。此外,华慧能源2022年要想达到最近三年营收复合增值率为20%,营收必须超过3亿元,但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营收只有0.94亿元,下半年超过2.06亿元的可能性很小。 在43家不符合创业板定位量化指标的企业中,9家营收不达标的公司分别是浙江三方控制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助畅运)、西安鹰之航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鹰之航)、上海文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文依电气)、浙江科马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科马材料)、浙江孚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东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爱得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在上述9家公司中,天助畅运的营收规模最小(2021年1.66亿元)且不能达到复合增速超20%的要求,2021年的研发费用也是“踩线”达标。 营收规模排倒数第二的是科马材料,其2022年营收须达到2.9亿元才能实现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20%的要求。但公司2022年上半年仅实现营收1.05亿元,下半年实现1.85亿元的难度很大。 两次申报IPO,两次被抽中现场检查(或督导)的鹰之航,营收指标也不符合创业板定位。鹰之航2018年的营收为2.19亿元,2021年的营收超过3亿元才达标,但实际只有2.23亿元。 此外,鹰之航只有2022年的营收超过3亿元,才可以顺利闯关,但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收仅1.34亿元,第四季度实现1.66亿元不太现实。 文依电气同样需要在2022年实现3亿元以上的营收才能达标,但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收为1.98亿元,如果第四季度营收“突然”超过1亿元,不免引起外界质疑。 汕头超声比较特殊,其2019年、2020年的营收已经过3亿元,但2020年、2021年营收连续下滑,使其既不满足最后一年营收过3亿元的要求,也不符合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过20%的要求。 在43家不符合创业板定位量化指标的企业中,28家公司研发费用不达标(详见下图)。在这28家公司中,有14家是因为2021年的研发费用没有超过1000万元,剩余14家是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低于15%。 其中,金利隆每年研发费用都在150万元上下,2022年如果突然增至1000万元不免令人质疑。此外,建发致新、敷尔佳、华一股份2019-2021年的研发费用都低于600万元,如果2022年突击增长也值得怀疑。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建发致新2021年的营收高达100亿元以上,但研发费用还不到500万元,多年来的研发费用率一直低于万分之七,在所有拟IPO企业中排名垫底(除去0研发的企业)。 当然,建发致新将研发费用提高至1000万元以上是很简单的事,但其畸低的研发费用率,足以证明其创新成色。 综上,华慧能源、一通密封、重数传媒、天助畅运、鹰之航、文依电气、科马材料、金利隆、建发致新、敷尔佳、华一股份等11家公司的营收或研发费用还远未达标,即便2022年或后续年度通过突击增收或增加研发费用的方式满足要求,也难消质疑。 协昌科技研发能力备受质疑 在43家不符合创业板定位量化指标的企业中,一通密封和江苏协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昌科技)的排队时间都超过了30个月,且皆通过了上市委审核,但至今仍未获发行批文。 其中,协昌科技的排队时间比一通密封略长,主要系其从申报至上会期间等待时间较长,这期间公司频遭专利权侵权诉讼。 招股书显示,协昌科技主营业务是运动控制产品及功率芯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晶圆、封装成品和运动控制器、运动控制模块四类。 2020年6月,协昌科技IPO申请获受理。从此时开始到公司提交注册申请,协昌科技共发生5起专利侵权诉讼纠纷,其中3起以原告撤诉完结;2起一审判决驳回原告起诉,目前正在二审过程中。 协昌科技的专利是否侵权或许还有待检验,但公司的创新及科研能力在排队30个月期间一直饱受质疑:公司研发费用率显著低于同行,研发人员学历偏低,远逊同行。 2019-2021年,协昌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1329.87万元、1418.76万元、1622.11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84%、2.93%、3.09%。 而同行运动控制器业务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6.6%、5.87%、6.23%;同行功率芯片业务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7.2%、7.18%、8.75%,皆远高于协昌科技。 协昌科技研发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近8成为大专及以下学历。而可比同行公司、研发人员中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占比(2021年末)仅分别为19.33%、41.03%。 协昌科技业务包含功率芯片,可公司显著偏低的研发费用率及较低的研发人员学历,不免让人对公司创新能力产生质疑。 随着创业板定位量化指标的出炉,排队30个月的协昌科技又迎来一大利空。公司最近三年(2019年-2021年)的研发费用复合增值率既没有超过15%,累计之和又没有超过5000万元。 此外,协昌科技2022年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事实上,公司2018年以来的营收增速一直在放缓,甚至通过不断减员的方式维持盈利的微增。 wind显示,2017年末公司员工人数为676人,2022年6月末为506人,不到5年减少了170人,减员比例高达25.15%,超过了四分之一。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突发!河南安阳一厂房发生火灾:已致36死2伤,仍有2人失踪!犯罪嫌疑人已被控制
- 记录天空精灵 佳能EOS R5鸟类摄影体验
- 南向资金终结17日净买入,百亿稀土永磁龙头大涨近9%
- 中邮科技毛利率连降两年远低同行 背靠邮政集团关联收入占比40%
- 八部门:支持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内企业债券融资
- “女鞋第一股”星期六脱鞋 去年亏损7亿元
- 自由港爆炸后续,美国第二大液化天然气工厂被叫停
- #度小满回应村镇银行储户存款变理财#上热搜 网友:这些村镇银行花样百出,真会玩
- 城配货运放宽吨位,中集车辆轻量化新能源产品迎来新机遇
- 小组件功能将获更新:曝华为鸿蒙Harmony OS 3.0正式版月底就来
- 基金半年报收官:公募数量突破万只 “小而美”占绩优主流
- 汉森制药:因涉嫌短线交易公司股票,证监会对公司董事长立案
- 试飞成功!东航C919第一批飞行员亮相
- 人民时评:抓住用好5G规模化应用关键期
- 经济日报:中小银行要聚焦主责主业
- 资产评估报告频遭撤回 ST曙光关联交易再生变数
-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讲话
- 圣晖集成大股东是台资企业,独立性或成绊脚石……
- 资金再现恐慌出逃 美股或为新一轮波动蓄势
- 韩妃染发膏被国家药监局暂停经营 曾十次现身化妆品“黑榜”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