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胡树文团队历经10多年攻关,探索出高效脱盐生态治理盐碱地工程技术模式
中国农业大学胡树文团队历经10多年攻关,中国治理探索出高效脱盐生态治理盐碱地工程技术模式
让盐碱荒地变生态良田(科技视点·坚持四个面向·勇攀科技高峰④)
前不久,农业年攻山东省东营市新户镇种粮户王甲民开垦的大学队历地工一片盐碱地上,冬小麦喜获丰收。胡树王甲民抓起几棵麦穗,文团搓了两把,经多手上留下饱满的关探高效麦粒,“种地还是索出生态术模式要相信科学。”他不禁发出这样的脱盐感慨。
王甲民说的盐碱“科学”,指的程技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树文团队历经10多年攻关,探索出的中国治理生态治理盐碱地工程技术模式。几年前,农业年攻他脚下的大学队历地工这片土地还是白花花的盐碱地,根本没法种植作物,胡树有的地方苗都发不出来,甚至寸草不生。如今,盐碱荒地变成了生态良田,“土地终于有了土地的样子”。
根据不同盐碱类型,发明了生物基改性材料,使土壤的脱盐效率提高了十几倍
在胡树文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中国地图,一颗颗彩色图钉标记着试验点的位置:河套灌区、松嫩平原、黄河三角洲……他的案头上,最显眼的是一本近900页的土壤学专著。“做土壤改良,我是彻头彻尾的‘门外汉’,但是好在我比较能学习,现在理解得比较深入了。”胡树文说。
这番话不是谦虚。胡树文在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材料专业取得博士学位,即使到了中国农业大学,最初研究的也是天然高分子材料改性的功能性肥料,跟土壤改良“隔着一道山”。胡树文回忆,2008年前后,他在研究功能性肥料时注意到,盐碱地对肥料特别敏感。比如,用酸性肥料能起到中和作用,庄稼就长得好一些;给肥料包上膜后,肥料溶解得慢,增产更明显。反之,盐碱地要是用了速效肥,庄稼很快就“烧苗”了。
“单单一个肥料的影响就这么大,要是土壤能改良,那有多好!”这让胡树文对土壤改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的研究重心逐渐从功能性肥料转向土壤改良。“这个想法非常大胆,当时有朋友劝我,‘搞盐碱地改良,不是你的本行,会有很多困难’。”胡树文却坚持自己的选择,“科研中遇到的难题,往往是由若干因素限制形成的,不是仅靠一两个学科就能解决的,所以需要多学科交叉。”
在阅读很多土壤相关的文献和专著后,胡树文意识到,正常土壤和盐碱土壤的根本区别在于:正常土壤有团粒结构,透水、透气性好;盐碱土壤颗粒细,无正常土壤的团粒结构,表现为板结、干硬、不透水、不透气,因此盐碱难以随水洗掉。“如果从改变土壤团粒结构这个角度出发,发明一种生物基的‘粘结剂’,将细小的盐碱土壤颗粒粘结成大颗粒,人造一种‘团粒结构’。这样,土壤通透性提高了,盐碱不就能被更快速地淋洗掉吗?”胡树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是一个全新的思路,而设计材料恰恰是胡树文的老本行。“如果设计出来的材料通过配位作用,能像‘八爪鱼’一样‘抓’住盐碱土壤里的颗粒,就能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一边学习、一边试验,不断思考、不断深入,胡树文就以这样一种非常规的方式一头扎进了新领域。“有句话叫‘人过四十不学艺’,但我是兴趣驱动,只要有兴趣,马上就做。虽然我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但我从来不怕学习。”
胡树文着手试验了多种土壤改良剂,并反复进行筛选,终于根据不同盐碱类型,发明了生物基改性材料,无毒无害,还能促使土壤团聚体形成。这样一来,土壤的脱盐效率一下提高了十几倍,一次性每亩用300立方米淡水即可将耕作层盐分基本脱除。和其他技术相比,减少淡水使用量90%以上。
打土钻、挖剖面、测土样、反复探索优化方案,实地解决在实验室里很难想到的问题
盐碱地改良是世界性难题,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土壤结构、盐分、养分、微生物群落、作物品种、水利、种植管理等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必须将它们全部调整到最佳状态,作物才能健康生长。“实际治理过程中,要是缺少整体系统化的治理方案,如工程设施和土壤改良不配套,不仅作物不具备生长条件,还会不断重复‘脱盐—返盐’,效果易反复,改良周期长。”胡树文说。
怎么办?不同于发明生物基改性材料的“灵光乍现”,这次胡树文想出来的是“笨办法”:“盐碱地治理还是要在盐碱地里展开。要想办法让盐碱地长出庄稼来,就要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优化各种技术参数,在各盐碱区域建立起各种治理模式。”
就这样,胡树文带着团队,一起打土钻、挖剖面、测土样、反复探索优化方案,实地解决那些在实验室里很难想到的问题。
“天津、河北、江苏、山东等地的沿海滩涂地下水位浅,土壤易受到海潮侵蚀,改良好的土壤容易重新返盐。首先要筑堤建闸,控制地下水位,防止返盐,同时改良土壤。”
“在河北、山西、内蒙古一些区域,矿化水灌溉带来了盐碱,渠道渗漏抬高地下水位,造成盐化土壤带,导致盐碱与干旱并存。要建立灌排系统、控制地下水位,将盐分导出;重塑土壤结构、快速脱除土壤耕作层盐分,同时节水灌溉、保持土壤水分。”
胡树文站在地图前,如数家珍般介绍起各盐碱区的情况。这些经验,来源于他们团队长期“浸泡”在盐碱地一线,在全国建立起133个试验点,挖掘超过300个土壤剖面,采集超过3.2万个土壤样品……大量丰富的一手资料,既形成了“数据库”,也帮助他们创建出系统的治理技术模式。
经过艰苦探索,胡树文团队在全国建立了十几个大型示范区。在吉林松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苏打型碱土改良示范田里,水稻产量达到506公斤/亩;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的保苗率显著提高,产量达到174公斤/亩;在山西朔州、甘肃酒泉等地种植的旱地作物,当年实现中高产量,第二、第三年即达到当地平均产量,示范田在连续耕种、控制地下水位的条件下,均没有出现盐碱反复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胡树文团队针对盐碱土壤的组成和肥力,开发出专用功能性肥料、抗盐碱种子处理剂和抗逆材料。他们还与国内同行专家紧密合作,致力解决盐碱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单一问题,开展耐盐品种筛选等,最终创建了以“重塑土壤,高效脱盐,疏堵结合,垦造良田”为原则的生态修复盐碱地系统工程技术体系,不断地通过降雨、灌溉将盐碱从耕作层脱除,并把盐碱导出。
做科研不能急功近利,要有“流水不争先,争的是绵绵不绝”的态度,更重要的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盐碱地大都分布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胡树文每年有七八个月都在地里,他的学生在外时间更长。他们在田间地头建起试验站,简易的平房,既当实验室、办公室,也当食堂和宿舍。休息时,胡树文和学生们一起挤大通铺。吃起饭来,七八碗面条往桌上一摆,一盘豆芽炒肉、一盘尖椒豆皮,师生们一起吃得很香……
吃住都不讲究,开展试验却从不马虎。为了测试土壤,胡树文有时顾不上穿靴子,赤着脚站在稻田里踩一踩,他说“这比穿靴子更能了解土壤的犁底层情况”。为了采集盐碱土样,学生们跳进土坑挖剖面,一蹲就是半天,风吹日晒,让这些90后年轻人的皮肤像老农民一样黝黑。“我的学生们都是好样的!他们有很强的使命感,对盐碱地治理事业有着无限的热爱。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都使我很快乐。”胡树文的话里透着骄傲。
都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胡树文在地里“多”做了一件事,就是向农民学习。“对于我们搞农业的来说,农民朋友是最接地气、最有经验的老师。他们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对当地的气候、种植条件更熟悉,也真正了解盐碱土壤存在的各种问题,积累下来一些碎片化的经验。”胡树文说,“我们的理论知识刚好能把农民朋友这些碎片化的知识串起来,从而更快地形成科学的系统的治理模式。”
中国农业大学在盐碱地治理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得益于学校多学科优势及各方面的支持,胡树文团队集合了育种、水利、土壤、肥料、栽培等多个领域的教授和研究生,全方位开展盐碱地治理试验示范。“学生来团队前,科研经历普遍比较少,对科研工作了解也不多,每个学期开学,我都会和学生座谈,和他们交流自己几十年来的科研经历和心得。”胡树文说,自己经常告诉学生,做科研不能急功近利,要有“流水不争先,争的是绵绵不绝”的态度。
胡树文搞土壤改良,是先做工程和技术模式,发表论文反倒放在了后面。“最近几年,我们工程技术模式做得已经很成熟了,论文发表的情况也很不错,因为到了这个阶段,发论文是水到渠成的事。”他说,“更重要的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治理盐碱地,就是要想方设法让盐碱地长出庄稼来,而且产量要比较高。不断围绕着盐碱地中的各种问题,反复推敲、试验、反馈,直至解决问题。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最值得自豪的地方。”
(责任编辑:百科)
-
“保交楼”再迎新政,2000亿元免息贷款支持计划将在6家商业银行展开
来源:华夏时报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北京报道11月21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政策措施落实工作。会议强调,完善保交 ...[详细]
-
玉渊谭天微信公众号消息,最近,中国海军宣布,辽宁舰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远海实战化训练。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短短几十个字背后,还有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在西太平洋,辽宁舰和美国“林肯”号航母“狭路相 ...[详细]
-
美联储5月议息会议公布了“缩减资产负债表计划”,6月将正式开启缩表。我们对比了本轮缩表与上一轮缩表的异同,并分别就缩减美国国债、MBS进行了分析。减持美国国债:美联储优先减持附息国债,缩表初期美联储R ...[详细]
-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 北京报道连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贬值,外贸企业倍感“压力山大”。5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贬值,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7167元,盘中一度失守6.72元关口 ...[详细]
-
对话微电生理董事长顾哲毅:“国产电生理先行者”对标国际巨头 内、外创新两腿并行
国内率先采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医疗器械公司来了。8月19日,SH688351)启动IPO申购,计划募资约10.12亿元,用于电生理介入医疗器械研发项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营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及补充 ...[详细]
-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13日通电话。这是自俄罗斯在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两国防长首次通电话。俄国防部在一份声明中说,绍伊古当天应约与奥斯汀举行电话交谈。双方讨论了包括乌克兰局势在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5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扩位证券简称业务上线有关事项的通知。为更好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市场服务水平,上交所决定,自2022年5月16日起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黑龙江佳木斯:改善型住房购买已趋近饱和,一个时期内难有根本转变
11月22日,黑龙江佳木斯市统计局在《佳木斯市1-10月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中提到,房地产大幅下降,商品房销售面临较大压力。分析称,由于疫情影响,需求放缓,房企成本加大,房地产投资增速由1-8月下降5. ...[详细]
-
基民乐了,近九成偏股型基金上涨,最牛ETF单周涨超10% 头号重仓股是它!主题基金大幅加仓这个行业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近一周A股市场逐渐企稳,上证指数录得五连阳,最新指数剑指3100点。题材板块再次崛起,装饰园林以16.16%的涨幅领跑。新能源类题材呈现集中反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