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宁王”季报刷屏:营收大增超150%,净利润却下滑24%!营业成本暴涨200%,发生了什么?
炒股就看,宁王权威,刚刚专业,季报及时,刷屏生全面,营收业成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大增 上游原材料价格的超净暴涨正在不断侵蚀着中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 4月29日,利润(300750)披露2022年一季报。却下公告显示,滑营报告期内,本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6.78亿元,宁王同比增长153.97%;净利润14.93亿元,刚刚同比下降23.62%。季报 此前,刷屏生宁德时代曾公告推迟2022年一季报,原因保证一季报编制的质量和信息披露的准确性。 与宁德时代“增收不增利”情况类似的还有、等动力电池厂商。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利润分配呈现不均衡现象,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中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备受挤压。 原材料价格上涨侵蚀利润空间 4月22日,宁德时代披露2021年年报,公告显示,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303.56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159.31亿元,同比增长185%。 在年报中,宁德时代多次提及原材料供应紧张及价格上涨给公司带来的挑战。而这些因素也直接冲击到宁德时代的成本和毛利。 公告显示,2021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的成本较上年同期上涨146.45%;锂电池材料业务的成本同比上涨324.32%。其中,动力电池系统的毛利率为22.00%,同比下滑4.56个百分点,锂电池材料毛利率同比上涨4.66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飙升,锂辉石的价格同比增长了4倍;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的价格同比均增长约8倍。而这也进一步抬高了动力电池企业的成本。 据宁德时代披露,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成本416.28亿元,同比增长198.66%,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0.76亿元,同比下滑35.48%。 据悉,成本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因素:一是随销售增长而增长;二是部分上游材料价格快速增长造成成本增加。 增收不增利成行业普遍现象 近期,多家动力电池厂商披露2022年一季报,增收不增利成行业普遍现象。 其中,亿纬锂能公告称,公司一季度营收67.34亿元,同比增长127.69%;净利润5.21亿元,同比下滑19.43%。 欣旺达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06.21亿元,同比增长35.11%,净利润0.95亿元,同比下滑26.13%。 盘和林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当前锂电池汽车的需求量呈现井喷态势,导致上游材料供不应求,再加上全球大宗商品走高,进一步催高了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价格。然而新能源汽车作为消费品,其涨价空间比较有限,在产业链总收入没有明显提升的情况下,上游企业的利润增长,必然要靠中游的动力电池企业来补贴,这也是中游动力电池企业利润被压缩的核心原因。 也有业内人士判断,随着下游需求的激增,上游原材料企业必然会积极扩产,供需也会回到相对正常的水平,待上游价格有所回落和松动后,动力电池企业的利润水平也会有所回升。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这一轮涨价潮中,中小型动力电池企业利润受挤压的更为严重。目前动力电池市场上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占市场份额超90%,这意味着那些小型电池厂商是缺乏溢价空间和能力的。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视角的固定收益ESG投资初探
- 央行:3月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13.64亿元
- 工信部:发挥APEC等双多边机制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商贸合作
- 美国制裁俄罗斯最大芯片制造商
- 兴证资管董事长孙国雄卸任总经理 新任徐翔为总经理,曾为永赢基金副总经理
- 小鹏汽车3月交付量为15414辆 同比增长202%
- 外交部:西方政客挂在嘴边的文学无国界、艺术无国界、音乐无国界 这些原则哪去了?
- 你有多久没换过手机了?
- 欧洲天然气基准价上限定了,价太高或难以触发限价机制
- 东吴证券:维持中金公司买入评级 衍生品与财富管理双轮驱动业绩增长
- IMF高官:对俄制裁削弱美元地位
- 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文旅急先锋”华侨城的守业之道
- 可斯贝莉再获融资,它想做面包界的“华莱士”
- Mysteel:3月国内27个钢铁项目开工、投产和复产
- 上海发布《关于在本市推行“场所码”等扫码通行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
- 浙商银行人的守“沪”大考:拼尽全力,唯愿不负重任不负卿
- 超400家机构扎堆调研医疗器械龙头公司
- 4月4日-4月8日当周重磅资讯和数据前瞻
- 抛储&美豆扩种,豆粕跌穿3月涨幅
- 今年前两个月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超1倍,宁德时代位居第一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