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9%,德国经济下行风险凸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何柳颖报道 当地时间8月17日,欧元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区季区第二季度GDP年率修正值为3.9%,度G德国低于预期值4.0%及前值4.0%。同比凸显从数值上看,增长欧元区二季度经济表现仍算良好,经济但相较之下,下行欧元区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为5.4%。风险
具体国别来看,欧元“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的区季二季度GDP数值异常瞩目,同比增速仅为1.5%,度G德国在统计局公布的同比凸显成员国数据中(爱沙尼亚等国暂未公布),德国目前居于最末一位。增长
在这场愈演愈烈的经济能源危机中,德国深受其累,下行经济疲软迹象已有显现。根据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近日公布的数据,德国8月ZEW经济景气指数跌至-55.3,较7月的-53.8进一步下滑,日益逼近2008年10月的历史低点-63。
通胀高烧难退,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叠加加息征程的开启,德国等欧元区经济体会否走向经济衰退?
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9%
俄乌冲突下的能源博弈,让还没从疫情中走出来的欧元区经济再遭重创。
8月17日数据显示,欧元区第二季度GDP年率修正值为3.9%,较前值4.0%小幅下调0.1个百分点,不及第一季度的5.4%。环比来看,欧元区二季度经季调后GDP增速为0.6%,略低于预期 ,表现优于第一季度的0.5%。
数据公布后,走势震荡,并于18日凌晨冲破1.02关口,随后有所走低。截至发稿,欧元兑美元报1.0157。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欧元区GDP仍在正增长,经济存在一定韧性,或主要受益于经济重开放以及居民此前累积的超额储蓄。”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相对身处俄乌冲突和制裁反制裁的前沿,欧洲经济上半年整体表现还算不错,这既有欧洲经济韧性也有多年负利率政策惯性使然。”
但其经济阴霾远远未散。根据欧盟统计局7月29日公布的初估数据,7月欧元区年度通胀率涨至8.9%的历史高位,较6月的8.6%继续上行,其中能源通胀达39.7%。
明明指出,如今在通胀风险持续上行以及财政支出受限的背景下,欧元区经济的领先指标已出现颓势,如7月欧元区制造业PMI已跌破枯荣线,消费者与投资者信心也已大幅下滑。他认为:“未来通胀对消费及企业的影响,以及货币紧缩的冲击将在GDP数据中有所显现,经济下行风险预计将明显加剧。”
此前,为抑制通胀,欧元区在7月正式步入加息征程,并且激进地一举加息50个基点,告别了其坚持多年的货币宽松政策。通胀叠加加息,外界对欧元区经济衰退的担忧愈发明显。
8月一份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学家们认为欧元区未来12个月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已从此前的45%上升至60%,远高于俄乌冲突发生前的20%。
值得注意的是,17日,欧盟统计局还公布了最新的就业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欧元区和欧盟就业人数均环比上升了0.3%。同比来看,分别增长了2.4%和2.3%。
一定程度上而言,这给后续加息提供了空间。汇丰银行(HSBC)最新分析认为,欧洲央行将在9月份加息50个基点,甚至有可能提高至75个基点,然后在10月和12月加息25个基点。同时预计在经济衰退压力及通胀有所缓解的情况下,2023年不会再进行加息。
在明明看来,目前欧央行加息路径仍不明朗。“其加息路径与欧元区能源危机、债务危机、通胀上行风险以及经济衰退风险高度相关。此轮由于高通胀压力,未来欧元区经济步入衰退可能无法立即触发欧央行货币政策转向,预计欧央行或在通胀风险缓解后再停止加息。”
德国或在本季度陷入经济停滞?
在如今的俄乌局势下,作为欧元区第一大经济体,德国似乎成为了步履最为蹒跚的成员国之一。
2022年第二季度,德国的GDP初值同比增长仅为1.5%,环比增速更是降至0%。根据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近日公布的数据,德国8月ZEW经济景气指数继续下行,跌至-55.3的低点。
ZEW研究员Michael Schröder指出:“该指数在上个月大幅下跌后,8月再次小幅恶化。因此,金融市场专家预计德国的经济疲软形势将进一步恶化。”
刘英认为,从各项数据来看,德国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下行风险。7月,德国服务业PMI终值录得49.7,跌破荣枯线,创去年12月以来新低;德国7月份综合PMI报48.1,也在50关口以下。
通胀来看,德国7月份CPI同比增长7.5%,较6月的7.6%有所下降,但依然站在7%以上的历史高位。“伴随着高通胀、低增长,叠加货币政策收紧,当前要防控经济下行风险和可能的滞胀风险。”刘英表示。
此外,刘英还提醒,PIGS(葡萄牙、意大利、希腊、西班牙)之外,德国的债务问题亦需留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德国公共债务上升至约23000亿欧元,与2020年相比增加了1483亿欧元,同比增加6.8%。统计专家称“这达到债务统计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而且,德国目前仍未重启“债务刹车”(财政赤字不可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0.35%)。
在上述针对欧元区经济衰退的调查中,德国被重点提及,作为受到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削减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该国被认为可能从本季度(三季度)开始陷入经济停滞。
刘英认为:“德国的风险不仅在于能源最为受挫,其还是一个对外依存度非常高的经济体,一般而言,在外部经济下行、衰落的情况下,德国受到的冲击也会尤其明显。比如美国的外溢风险,包括美联储加息的负面效应等,其实已经对欧央行产生了影响。”
德国提前实现9月储气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罕见的极端天气正给欧洲各国“伤口上撒盐”。当地时间8月16日,欧盟表示欧洲可能正遭遇5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近日,莱茵河等重要的欧洲航运通道水位持续下降,致使货物运输困难,成本增加。荷兰银行的交通经济学家Albert Jan Swart表示,预计恶劣的(天气)条件将拖累地区经济,将远比2018年莱茵河通航问题造成的50亿欧元损失更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莱茵河全长约1200公里,其中流经德国的部分长度超800公里,是德国重要的航运动脉。
除了包括煤炭在内的货物航运造成耽误,干旱也会对水电等能源供应造成影响。对于深陷能源泥沼的欧洲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不过,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高温(干旱)肯定会对欧洲能源供应产生影响,但这不是主要的因素,最大影响还是来自于俄乌冲突。”
目前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关键管道“北溪-1”仅以20%的产能运行,欧洲天然气价格则继续冲高。截至发稿,荷兰TTF近月期货价格再创新高,达到232欧元/兆瓦时,而去年8月,该价格仅为25欧元/兆瓦时左右。明明认为,“若俄罗斯完全切断其对欧元区的天然气供应,将导致欧元区更快地进入衰退。”
但好消息在于,欧洲储气效果显著。据GIE(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运营商协会)数据,目前德国的储气容量为77.79%,提前实现了其要在9月1日达到的目标值75%,欧盟的储气容量也已达75%。
(作者:何柳颖 编辑:和佳)
(责任编辑:休闲)
-
北京时间23日晚,美股周三开盘涨跌不一。投资者关注美联储会议纪要,以判断美联储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美国上周初请失业救济数据与10月耐用品订单指数均超出预期。道指跌6.53点,跌幅为0.02%,报340 ...[详细]
-
3月30日,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警告称,德国人会因为俄乌冲突“变得更加贫穷”。 他称,德国社会将为此付出代价,但这个代价与乌克兰遭受的苦难相比微不足道。 ...[详细]
-
回应西方制裁 俄罗斯大宗出口商品很快以卢布结算中国日报网3月31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下议院杜马主席维亚切斯拉夫沃洛金30日表示,俄罗斯可能准备对西方制裁做出更严厉的回应,几乎全部能源和商品出口很 ...[详细]
-
外资、险资、牛散齐现身港股ETF!基金经理:全球投资者都在买入港股!
来源:上海证券报 3月中旬以来,持续低迷的港股市场呈现回暖迹象,、阿里、美团、京东、快手等知名互联头股均呈现大幅反弹。从资金流向来看,今年3月,内地抄底资金源源不断涌入港股,根据最新披露的基金年报,多 ...[详细]
-
中新经纬11月21日电 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21日报道,根据娱乐巨头华特迪士尼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董事会周日晚间重新启用现年71岁的老将罗伯特·艾格Robert Iger),接替首席执行官鲍勃·查佩克B ...[详细]
-
3月31日,A股“股王”贵州茅台600519.SH)2021年年度报告正式出炉,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贵州茅台营业收入1061.9亿元,比上年同期949.15亿元增长11.88 ...[详细]
-
教育部:清理取消计划生育证明等材料,严禁采集家长职务收入信息
为进一步健全公平入学长效机制,助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营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生态,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作出 ...[详细]
-
2.7亿人每天听2.4小时,依然绕不开亏钱。【猎云网 上海】4月1日报道文/蛋总)从港股上市申请“失效”到重新递交,15天里,喜马拉雅又一次重拾了上市梦。3月29日,香港联交所官方信息显示,在线音频平 ...[详细]
-
【韩国央行:韩80后至00后减少消费加剧经济衰退】财联社11月21日电,据韩国银行央行)2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与其他人群相比,韩国80后至00后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经济低谷期大幅减少休闲、爱好等方面 ...[详细]
-
美国宣布释放1.8亿桶原油!国内油价7连涨之后,迎来降价吗?
近一年,全球多国开始复工复产,对石油需求猛增,国际油价也因此上调,而俄乌冲突的爆发更是让油价猛飙。国际油价近一段时间以来起起伏伏,但始终在高位徘徊,这让我国成品油油价也持续高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