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支持更多符合条件优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本报记者 孟 珂 “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非常踊跃,工信一共有1.3万家企业申报,部支经省(市、持更区)初审和工信部审核,多符目前已完成公示。合条”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在8月30日工信部举行的质中资“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表示,公示的小企4300多家企业,从规模看,业上中型企业占比44%,市融小微型企业占比56%;从类型看,工信民营企业占比84%,部支国有企业占比9%,持更合资和外资企业占比7%。多符 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合条创新是质中资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就是提升创新能力,也是稳链强链、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壮大对于推动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转型升级。 平均研发经费 占营业收入比重10.4% 梁志峰介绍,根据初步分析,上述4300多家企业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创新性强,研发投入高。企业平均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10.4%,平均拥有I类知识产权16项、发明专利14项。二是专业化程度高,配套能力强。企业从事细分领域时间均为3年以上,其中10年以上的3000余家,是强链补链固链的生力军。三是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近两年,企业户均年平均营业收入增长都在20%以上,增长态势明显。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整体来看,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性较好,营收增速较高,盈利能力较强,同时研发投入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未来发展空间较大,与前三批企业实力水平相当。 “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大力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有利于加速我国各行业科技迭代速度,助力产业转型,实现我国产业链的高端化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我国攻克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卡脖子’问题,推动国产化进程,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陈雳表示。 谈及工信部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的举措时,梁志峰介绍,一是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涵盖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专精特新企业的评定,首次有了全国统一标准。二是加强资金支持力度。工信部和财政部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分三批重点支持了部分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已累计安排财政资金40多亿元。联合人民银行设立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工具,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纳入支持范围。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累计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6家。三是不断创新培育举措。四是逐步优化培育环境。工信部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纳入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引导地方从重视企业规模转向重视创新,36个省区市(含计划单列市)累计安排超40亿元地方财政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截至上半年388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在A股上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王海林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信部积极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推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其中措施包括,加强与证监会对接合作,推动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挂牌融资。 截至2022年上半年,累计有38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A股上市。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致力投早投小投创新,截至2022年上半年,累计投资金额近300亿元。 “近年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A股上市节奏加快。截至2022年上半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A股上市公司8.0%左右。”周茂华表示,一方面反映国内资本市场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包容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反映我国经济产业创新活力强。 陈雳表示,随着近年来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扶持政策不断推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融资渠道得到进一步畅通,特别是在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北交所正式成立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数量实现较快增长。预计未来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融资渠道将持续拓展并优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数量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王海林指出,下一步,工信部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将更大力度推进的举措包括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上市、挂牌融资。 “虽然注册制改革与北交所开市以来,企业上市流程得到简化,同时放宽了对上市的业绩要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渠道实现进一步畅通,但不乏企业因财务、信息披露等问题导致无法上市。”陈雳表示,对于寻求上市融资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来说,应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建立标准化管理流程,优化信息披露质量。监管部门需持续优化企业上市流程,加强培训辅导,从而缓解企业上市难、融资难问题,完善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间的良性循环。 周茂华表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企业管理相对薄弱、技术创新优势不够突出等问题,需要国内有关部门加强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辅导工作。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第二支箭”扩容、银行给出千亿授信,民营房企融资再获支持
- 重罚3030万!医疗巨头举牌背后,“神秘”账户连续交易,监管出手了
- 国信证券新疆支教行动:南来的春风,播撒希望的种子
- 新城市建设发展:张诗雅获任为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
- 两市调整引资金出逃 医疗器械获主力6亿资金增持!
- 上海新增社会面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 李硕:新时期银行智能化转型思考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上半年原油产量约1.4亿桶 同比增长1.1%
- 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规划方案发布:19家险企参与共建,切入跨境交易痛难点
- “dior”冲上热搜,媒体呼吁正视“传统文化被盗”现象,网友呼吁代言人表态
- 农业农村部: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 欧央行将迎11年来首次加息,直接加息50个基点预期升温
- 连花清瘟卖断货,以岭药业急聘短期工,背后的原因是……
- 有记录以来首破40摄氏度 英国持续高温造成至少14人死亡
- 上海: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免费检测服务延长至8月31日
- 北京两家涉事必胜客餐厅被立案调查
- “中字头”大象起舞!A股估值体系将重构?低估值央企还有这些
- 林英睿带领广发基金牢占\
- 中国太保董事长孔庆伟:公司治理永远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 央行:6月份,沪市日均交易量环比增加32.8%,深市日均交易量环比增加30.5%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