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雨虹股价闪崩背后
炒股就看,东方权威,雨虹专业,闪崩及时,背后全面,东方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雨虹 来源:地产杂志 7月5日,闪崩股价“离奇”闪崩。背后据数据显示,东方开盘约一个小时后,雨虹东方雨虹便出现跌停。闪崩之后虽有所起伏,背后但最终收报46.63元/股,东方下滑9.98%,雨虹市值蒸发约130亿元。闪崩 这迅速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当日,有投资者在深交所互动易询问公司“股价跌停具体原因何在”。7月6日,东方雨虹对此回应称,股票价格波动不仅与公司自身经营情况有关,也受资本市场环境、所属板块市场表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那么,股价闪崩背后,东方雨虹究竟遭遇了什么? 业绩恐不如预期 东方雨虹股价闪崩的发生,与机构大量出手其股票不无关系。 7月5日,据龙虎榜单数据显示,四机构合计卖出4.42亿元,另有三机构买入2.67亿元。此外,深股通净卖出7902万元。 对于股价“跳水”,财经网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东方雨虹询问原因,对方回应称,股价波动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不仅是与企业自身有关系,也受一些环境、投资者情绪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司能做的就是继续做好技术创新、市场推广、客户服务,加强生产运营管理、提升经营业绩表现,以此来回报投资者。 在此之前,发布曾发布研报指出,今年二季度盈利的关键变量在于疫情影响,建材、钢铁等板块需求受疫情冲击,释放预期持续延后,供需基本面偏弱运行,库存去化速度明显放缓,因此相关公司中报或许并不会有出色表现。 公开资料显示,东方雨虹正是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场流传,东方雨虹股价闪崩是因为二季度业绩或与市场预期不匹配。对于这一质疑,东方雨虹方面回应财经网称,二季度业绩会在8月份发布半年度报告,具体数据以此为准。 不过,据中证网消息,东方雨虹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称,业绩不符预期的消息不属实,业绩没有像市场传闻那样大的变化,不存在大幅调整。另据第一财经报道,东方雨虹在接受采访时坦承二季度受疫情的影响,压力确实是有。 4月22日,东方雨虹召开了2022年首场业绩说明会。会上,东方雨虹董事长李卫国直言对完成2022年400亿元营收的目标充满信心。而数据显示,其一季度营收为63.09亿元,仅完成全年目标的15.77%,企业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 而投资者对东方雨虹的态度也并不是骤然转变,其股票已经连续多日处于净卖出状态。7月5日,wind发布数据显示,以增减持数量和成交均价为基准进行测算,北向资金当日(7月5日)净卖出东方雨虹7961.1万元,近5日累计净卖出3.11亿元。 截至7月5日,北向资金合计持股3.32亿股,较上一交易日降0.5%,近5日累计降1.86%。 内外承压 市场对东方雨虹业绩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 其2021年年报提及,公司先后与多家优质全国性房地产开发企业签订了战略性合作协议或长期供货协议。而眼下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这一合作模式也不得不令投资者感到忧虑。 据克而瑞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巨大,表现于刚需买不起,改善在观望,居民房贷更是两度负增长,重点30城累计成交面积同比下降48%。 在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楼市的低迷势必会影响东方雨虹的业绩。“因为东方雨虹是房地产的配套性细分产业,也是房地产的下游,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紧密行业关系。” 在年报中,东方雨虹坦承,房地产行业作为公司建筑建材产品销售、施工等系统服务的主要领域之一,对公司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贡献了一定份额。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及行业景气度影响下,会导致公司经营受到不利影响的风险。 此外,柏文喜提及,东方雨虹和房企合作很多,而诸多房企目前都存在现金流危机,产生关联坏账的风险几率很高,也会进一步引发市场对其的担忧。据年报显示,2021年,因恒大、、实地的流动性危机,东方雨虹已为相关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约7718万元。 不仅如此,东方雨虹还承受着原材料涨价的压力。表示,2022年第一季度由于地缘冲突等因素,沥青等石化产品价格处于高位,尽管东方雨虹在3月中旬进行一轮提价,但相关效果基本没有在第一季度体现,使得成本进一步承压,并提示了东方雨虹面临需求不及预期、成本高于预期、渠道拓展慢于预期以及系统性风险。 囿于此,东方雨虹的毛利率也创下新低。据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其毛利率为28.28%。这是2014年以来,东方雨虹的毛利率首次回落至30%以内。 为消除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影响,6月中旬,东方雨虹再次下发调价函。其中,工程防水和民用建材方面涉及的沥青卷材、沥青涂料均上调25%,水性涂料上调10%;工程防水产品中涉及的高分子卷材,上调幅度则为15%。 按照3月、6月两次涨幅计算,东方雨虹相关产品在今年7月涨价后的价格,相较于年初上涨幅度在26%-50%不等。 企业如果提升产品的售价,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产品的毛利率,但过高的涨幅也会让市场另一端的消费者望而却步。企业是否能够平衡毛利率与销售的关系,还是一个未知数。 股东频频减持 颇为巧合的是,在这一场股价风波之前,股东已经在频繁减持东方雨虹的股票。 据数据显示,6月30日,公司董事向锦明以49.41元/的价格减持100万股东方雨虹股票,套现约4941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当日东方雨虹收报51.47元/股,若据此计算,每股折价4%,浮亏约206万元。 而在6月20日、21日短短两天时间,东方雨虹常务副总裁、董事张颖,副董事长许利民,副总裁王文萍,董事、总裁张志萍4位高管更是纷纷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东方雨虹,合计减持1069万股,套现约4.92亿元。 据了解,上述4位高管同样选择以折价方式进行减持。其中,折价力度最大的为许利民,每股折价1.82元/股。按照收盘价计算,许利民浮亏1820万元。剩余三位高管合计浮亏29.6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密集减持潮之前,企业高管并没有过明显的减持计划。数据显示,上一次高管减持要追溯至1月。1月21日,公司董事、副总裁张洪涛减持了26.8万股,套现1390.12万元。 对于投资者提出的股东频频减持是否存在利益输送以及企业资金链的质疑,东方雨虹7月6日于深交所互动易回应,不存在公司与股东利益输送的情况。至于资金问题,东方雨虹没有回复。 对此,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分析,现在企业的股价虽不是历史最高点,但还是处于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市盈率有28倍,估值偏高。在这种情况下,高管进行减持,本身是比较划算的投资套现行为。“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东方雨虹的高管对公司股票未来的涨势不看好。” 柏文喜同样认为,这一举动除了代表这些高管的个人投资意愿之外,还表明这些核心高管并不看好东方雨虹的未来发展。 如今,资本市场风声鹤唳,企业稍有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市场的巨大恐慌。东方雨虹如若不能拿出强有力的业绩予以回击,恐怕还将面临更多投资者的撤退。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ST龙净收购华泰保险未成,抢付全款遭挪用紧急报案
- 四川资阳:稳增长保就业 解决重点企业4000余个用工需求
- 重磅!6个月社保可补缴!外地人可随时全南京购房
- 中国进出口银行换帅,迎来新董事长
- 潘功胜:外汇市场韧性增强 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日益凸显
- 高盛警告:如果衰退到来,标普500将跌至3150点
- 泰洋川禾关联公司更名为禾风一漾,注册地变更至杭州
- 伊核协议恢复前景暗淡,伊朗货币兑美元汇率跌至历史新低
- 国常会: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 招银国际:首予汇通达网络买入评级 目标价66港元
- 台媒:立陶宛官员窜访台湾要谈“投资”
- 拿地超500亿冲到行业第一,央企“中建系”多平台出击拿地搞开发惹争议
- “众叛亲离”后,他成了江西首富,身家325亿
- 三星堆重大发现!信息量巨大
- 上海:2022年第二批集中供地将于6月末公示 7月下旬组织交易
- 湖南扩大缓缴社会保险费实施范围为企业纾困解难
- 密集自购!四季度机构频频出手,抄作业吗
- 盾安环境成败记:掌控温度,更应会掌控“欲望”
- 担忧也门争议油轮引发灾难,沙特愿掏钱解除红海“定时炸弹”
- 源达:市场延续震荡北向资金净卖出超百亿!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