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掷4.14亿再战中国医药 顶级游资方新侠这次还能大赚吗?
4月1日,豪掷(600056.SH)收于跌停价32.72元/股,亿再药顶相较于前一天刚刚刷出的战中资方赚历史新高44.26元/股,区间跌幅已经高达26.07%。国医 尽管如此,新侠中国医药却依然获得了知名游资方新侠的次还重仓压注,当日公布的豪掷龙虎榜数据显示,方新侠的亿再药顶常用席位西安朱雀大街赫然出现在该股买方榜首,买入金额高达4.14亿元。战中资方赚 方新侠为与赵老哥同时期的国医顶级游资,操作上大开大合,新侠极其擅长大成交趋势票,次还出手之阔气、豪掷风格之强悍,亿再药顶让整个市场为之一振。战中资方赚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方新侠就曾多次重仓参与中国医药的博弈。 3月18日披露的3日龙虎榜数据显示,中信证券西安朱雀大街高居中国医药买方第一位,买入金额为2.86亿元;3月21日,上述席位卖出该股1.46亿元,同时方新侠的另一个常用席位陕西分公司也出现在中国医药龙虎榜卖方前五位中,卖出金额为0.87亿元。 3月25日,中信证券西安朱雀大街再次以高达3.51亿元的买入额现身中国医药龙虎榜买方榜首,之后在3月29日卖出1.42亿元;3月30日披露的3日龙虎榜数据显示,中信证券西安朱雀大街卖出中国医药3.35亿元;次日上述席位又继续卖出该股0.85亿元。 表格:方新侠旗下常用席位近日现身中国医药龙虎榜情况 数据来源:网 能够吸引方新侠多次豪掷重金参与博弈的中国医药到底有何独到之处? 中国医药建立了以国际贸易为引领、以医药工业为支撑、以医药商业为纽带的贸、工、技、服一体化产业格局,全面推动工商贸三大业务板块业务整合,公司产业形态涉及种植加工、研发、生产、销售、物流、进出口贸易、学术推广、技术服务等全产业链条。 2021年中国医药的经营业绩并不乐观,预计全年实现净利润3-7亿元,同比下降47%-77%,主要原因是受海外疫情形势变化影响,公司出口防疫业务同比大幅下降,受带量采购、医保目录调整等因素影响,公司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业绩同比亦有所下降。此外,公司拟计提相关减值也对其业绩存在一定影响。 不过,虽然业绩表现一般,中国医药却与游资十分热衷的新冠药物题材密切相关。 3月初就有市场传闻称中国医药与辉瑞公司将就新冠病毒治疗药物进行相关合作,随后,中国医药于3月9日公告与辉瑞公司签订协议,将在协议期内(2022年度)负责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商业运营。 受益于此,中国医药于3月2日涨停,随后开启了一波强势上涨行情,至3月31日盘中一度刷出历史新高,期间共22个交易日内收获了13个涨停板,股价最大涨幅高达303.46%。 由于方新侠此前介入的位置相对比较低,其前期买入中国医药的仓位大概率获利匪浅,这一次再次豪掷4.14亿元压注中国医药,方新侠还能继续大赚吗?目前尚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4月1日晚间,中国医药再次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表示,截至4月1日收盘日,经查询Wind资讯,医药流通业市盈率(TTM)中位值为14.17,公司市盈率(TTM)为38.49,明显高于同行业的市盈率。2022年3月,公司股票已有13次涨停,前期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较大,已超过相关事项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存在非理性投资情形。鉴于近期公司股价波动幅度较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 最近发表
-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副总裁于泽:保障和改善新市民生活是保险业的光荣任务
- 互联网大厂反腐记:创始人“重锤”敲响反腐之鼓,祸源在何处?
- 美债收益率暴跌创四个月新低 今年这一经典投资组合应该反着来?
- CPI数据影响远超美联储决议?这份研报揭秘去年市场波动最大推手!
- 三大重磅利好连发!国常会:降准!央行、银保监会:16条措施支持楼市!两家大银行:“支援”万科1000亿
- 盘前:道指期货跌0.7% 市场关注布雷纳德讲话
- 俄媒:俄联邦安全局对一美籍间谍嫌疑人提起刑事诉讼
- 安踏史上最大人事调整:“双CEO”能否解决增长难题?
- “我现在满脑子都是tuku tuku taka”
- 欧洲央行会议纪要:绝大多数委员支持将欧洲央行关键利率上调50个基点
- 随机阅读
-
- 全国中小微企业达四千八百万户 “专精特新”企业茁壮成长
- 西班牙和法国签署《友好合作条约》
- 宝洁盘中跌近2% Q2净利润同比下降7%
- “价格战”一触即发?问界、小鹏开启降价,下一个会是谁?
- 俄官员:俄罗斯企业开始使用人民币与巴西结算化肥
- 利好美元!亚洲放松疫情限制,可能意味着美联储不得不延长加息
- 兴业证券:日本央行YCC为何撑不下去?
- 胜利精密股票索赔已有调解案例,诉讼时效将至,投资者须抓紧起诉
- 王一鸣:实践中探索科技创新路
- 微软 Office 移动端 App 正式更名为 Microsoft 365
- 剑指2024发布雷军亲自上阵 小米汽车冬季测试照曝光
- 徐奇渊:房地产行业今年是强政策、弱表现,2023年经济增长要靠消费
- 亿胜生物科技11月22日斥资约32.7万港元回购10万股
- 国泰君安董事长贺青“两会”声音:建议上海打造全国领先的公募 REITs发展高地
- 贝嫂与大儿子媳妇冷战升级?二儿子却悄悄继承家业…
- 2023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商务部:做好春节期间监管 决不姑息“天价”事件
- 关键节点出现!多家国有大行与头部房企密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授信额度上千亿
- 需求回暖、倒挂结束,“电子工业大米”将迎新周期?
- CPI数据影响远超美联储决议?这份研报揭秘去年市场波动最大推手!
- 开年大逆转!高盛:投资者正在转向非美国股票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