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翔药业郑志国:医化行业的“节奏大师”
◎记者 罗茂林 浙江台州,节奏大师依山傍海,奥翔“七山一水两分田”的药业业格局,几乎就是郑志整个浙江地理水文的缩影。正是国医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多个白手起家的化行传奇故事。董事长郑志国便是节奏大师其中一个。 奥翔药业的奥翔开端始于三个人的大胆创想,从另辟蹊径切入“电子化工”赛道,药业业到坚持“创新驱动”“科技驱动”,郑志在仿制药领域不断优化创新,国医改进工艺。化行 郑志国将企业发展的节奏大师奥秘概括为“找准节奏”,在他的奥翔带领下,奥翔药业的药业业发展蹄疾步稳,拔节生长。 一句800万元的承诺 奥翔药业成立之初只有三个人,让郑志国产生创业的这个念头,更是源自朋友的一句玩笑。 “当时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北京出差,和一个朋友聊天。”郑志国回忆道,当时他感慨生活进入平台期,“我就跟朋友说,我想创业,但是没钱。” 没想到就是这句无意的说辞,成了创业的起点。“那个朋友说没事啊,老刘有钱,你去找他要。”郑志国称,就是这个机缘巧合,让他找到了公司第一个股东刘兵,“当时我打电话给他谈了想法,他说他有钱,于是借给我800万元,我就有了第一笔的创业资金,开始了创业之路。” “其实,那时我和老刘没见过面。”是什么让郑志国拥有这样的魅力?在他看来,这和信誉有关。 “我经常跟人说,一个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信誉。所以,我在跟朋友交往时始终秉持这个观点,只要有信誉就有一切,信誉是无价的。”这种身体力行,让郑志国的为人早已在朋友圈中传开。 除了良好的口碑,过硬的业务能力也是郑志国被人青睐的重要原因。“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药厂工作,从基层一线工人做起,再到工艺员、车间主任,历经了研发、生产各个岗位。”郑志国说,这些经历让他对制药全流程非常了解,并掌握过硬的技术。 另辟蹊径切入新赛道 离开工作了15年的药企,郑志国和另两名技术伙伴开启了奥翔的创业。医药行业是一个高度依赖技术的行业,对于创业者而言可谓开局即挑战。 这对郑志国团队尤甚。“我们几个人当时都背着各种竞业禁止以及保密协议,如果选择创业,就要走和原来完全不同的道路。”郑志国说,这些约束导致他们过去十几年的技术积累在短期内无法发挥作用,创业只能另寻他路。 “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我们最终决定从感光材料,也就是电子化工产品这个角度切入。”郑志国表示,这是一个相当大胆的跨界。 郑志国回忆道,当时接下一个项目,人家做了七步反应才得出成果,但自己的团队只要两步就能完成。“就是因为这个两步反应,我们相当于颠覆了电子行业这一领域的生产工艺。”正是凭借着这个技术的“单兵突围”,郑志国团队很快拿下了整个市场,创业公司迅速起步。 在短期取得行业突破后,郑志国便开始投身科研建设。“我们2009年成立了当时台州第一个院士工作站。”郑志国表示,“通过这个技术平台,我们能把中国顶尖的技术实现产业化。” “这个院士工作站成立对了。”郑志国感慨,院士们的知识和科研能力,对于地方企业而言是无可比拟的。有了院士的加持,郑志国经营企业更加得心应手。 2010年,随着团队的竞业禁止期结束,郑志国带领公司开始转型,重回医药行业,奥翔药业自此正式创立。这次,郑志国再次另辟蹊径,做的第一个项目是前列腺素类产品。 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以及团队的创业拼劲,奥翔药业很快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我们当时最大的成果是将该领域先进的科研技术实现了产业化,这意味着工艺成本大幅下降。”郑志国称。 凭借着这一项目的突围,奥翔药业再次突破创业初期瓶颈,一步一步奠定了今天的局面。 应时而动的“节奏大师” 从某种意义上说,郑志国算得上是一位应时而动的“节奏大师”。 “我觉得发展企业,重要的是要有清晰的时间节点。在关键节点,要有足够的预留空间,这样才能把资源协调分配好,卡住时间窗口。”谈及企业发展,郑志国颇有感触地说。 在他看来,医药行业的竞争可谓相当残酷。“一家医药企业要想发展,首先是要有过硬的技术,其次是对市场的判断与争夺。”郑志国认为,如果一家企业无法依靠技术迅速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那么就可能迅速被市场淘汰。 “节奏把握至关重要,做得太早成本太大,做得太晚则失去市场先机。医药产品更换供应商是件很难的事情,所以必须在这个时间窗口里把产品推出来。”郑志国补充道。 科技驱动则是郑志国眼中奥翔药业成功的另一个秘诀。 “我觉得,仿制药的研发也要靠科技驱动,要不停地挑战新工艺,不断优化其工艺缺陷。”在郑志国看来,仿制药不是在功劳簿上照搬照抄,而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得更好。 “整个奥翔发展的历史,用我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一部技术创新、引领的历史。因为有了技术创新,你就会变得跟人家不一样。”郑志国表示,如今奥翔药业漂亮的业绩数据背后,正是研发突破在支撑。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们几个创业伙伴曾在一起讨论要做一家怎样的公司。”郑志国回忆道,当时一致认为要做一家高科技的企业。从三人成行,到上市公司,如今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郑志国的科技梦已然成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韩国女记者直播世界杯遭球迷强搂,微笑继续主持
- 千亿银行系基金“换帅”,新任董事长与上银基金将擦出什么火花?
- 杰富瑞:市场已消化零售业低盈利预估 给予诺德斯特龙、梅西百货“买入”评级
- 华闻集团陷泥潭扣非四年累亏近78亿 “卖子”补血超10亿短债仍存12.8亿
- 视频|刘纪鹏:资本能够为人民服务
- 索尼或于9月底推出专业电影线产品FX30
- 一案三审,赠与情人的财物如何追索?|判例中的家产纠纷
- 美国国债5年期与30年期收益率之差出现2000年以来最大幅度倒挂
- 旅企暑期报告出炉 旅游市场需求稳步修复
- 今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开幕,龚正启动上海分会场活动
- 广州成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促进会,推动政策链、需求链、资源链高效衔接
- 密集清盘!逾210只基金黯然离场
- 又涨停了!人气牛股20天15板,刚披露引资进展
- 中国太保: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前8个月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1729.56亿元 同比增长3.9%
- 中医药“走出去”标准化是重中之重
- 紧要关头 美国铁路公司与工会达成临时协议
- 金融街论坛年会声音:中国经济巨轮将继续破浪前行
- 午盘:CPI数据突显通胀压力 道指狂泻逾900点
- 人民日报仲音:“走自己的路”,我们信心十足
- 社科院张明:不必担忧人民币破“7”的负面效应,经济基本面健康是汇率、股市稳定的根本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