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批违法违规调查完毕,证监会拟对ST海航处以300万元罚款
记者 | 薛冰冰 8月10日晚间,信批ST海航(600221.SH)发布公告称,违法违规完毕万元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调查对海航控股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一案,证监已由证监会调查完毕,拟T海航处证监会依法拟对其作出行政处罚。罚款 针对违法行为,信批证监会拟定对海航控股有限公司给予警告,违法违规完毕万元并合计处以罚款300万元;前总裁、调查对董事长徐军任职期间审批违规担保143笔,证监合计处以罚款100万元。拟T海航处 有分析指出,罚款这可视为海航控股的信批转折点,历史资金占用、违法违规完毕万元违规担保、调查对需关注资产等违规事项到此均已解决,海航控股将甩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 处罚落定 告知书披露,破产重整以前,海航集团通过“海航集团-事业部/产业集团-单体公司”三层管理结构实际管理下属公司。在财务上施行全集团一体化、垂直化、三层式控制及管理;在资金上施行现金流一体化管理,资金由海航集团统一调拨。 海航控股属于前述“单体公司”,在财务资金管控方面缺乏独立性,其与相关关联方的资金往来、签署对外担保合同等,均在海航集团组织及操控下完成。由此导致海航控股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关联交易和关联担保。 证监会方面表示,本案违法行为跨越新旧法,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针对2018年1月至2020年6 月的相关违法行为,拟决定海航控股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针对2020年7月至12月的相关违法行为,拟决定对海航控股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 ST海航(600221.SH)称,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本次收到的《告知书》不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公司将吸取教训,强化内部治理的规范性,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力争“摘星脱帽” 去年12月底,海航系三家重整上市公司海航控股、海航基础、供销大集相继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公告所称信批违法违规,主要与重整前海航系上市公司“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未披露担保、需关注的资产”有关系。 在海航航空半年工作会议上,主席方威讲话曾提到,“方大现在想引进资金、注入资金,首先要等上市公司以前违法违规的处理决定下来,把ST摘掉我们才能定增,这是证券法的规定。” 今年5月份之前,海航控股还未摆脱*ST风险警示。 5月18日,海航控股发布公告称,截至2021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转正,为84.90亿元,普华永道对公司2021年度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其他风险警示”相应情形已消除,上交所同意撤销相应的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 但是由于公司2021年12月17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通知书》,截止5月18日中国证监会对海航控股的立案调查尚在进行中,所以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之后,仍将继续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由此,海航控股股票简称由*ST海航(600221.SH)变更为ST海航(600221.SH),也就是“只摘星、未脱帽”。 据了解,本次行政处罚落定后,海航控股将具备开展资本运作条件。随着疫情影响降低,海航控股恢复正常运营,再加上融资能力提升、资金链完善,公司有望扭亏为盈。 新海航的忧与喜 7月21日,海航航空召开2022年年中工作会议,辽宁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曾谈到老海航遗留的问题,当中包括资产负债率过高、股权过户、留债付息、停场飞机复飞等等问题。 ST海航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净资产再次转为负数,陷入资不抵债的局面,缺口达到32.5亿-42.6亿元。 方威表示,负债率高是个难题,方大现在想引进资金、注入资金,首先要等上市公司以前违法违规的处理决定下来,把ST摘掉我们定增。 “下半年大家好好干,我们注入以后,也许疫情好转等等,再通过我们的努力、创新,我们的资产负债率兴许就低于100%,那就不会退市。”方威表示。 股权过户的问题,方威提到,部分公司股权尚未完成过户、部分公司股东不认可重整计划,影响航司稳定正常运行。 针对停场飞机复飞、机队结构调整,方威称:“我们接手时候有102架飞机停场,这绝对是我们的困难,是我们的包袱”。他还建议,海航航空机型有二十六种,合理的范围最好要调整到四、五种,最多也不能超过六个机型。 不过方大集团入主海航半年多,也有一些可圈可点的成绩。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海航控股发现“跑冒滴漏”问题点300余个,已整改近80%,预计全年节约成本2.71亿元。 上半年共执行客改货航线30条逾840班,推进国内航线行李差异化“轻松飞”产品、行李门到门产品、升舱券产品等上线销售和优化提升,实现上半年公司辅营收入同比提升39%。 此外,为了提高经营效益,今年以来,海航控股国际航线复航动作频频。 疫情后,国际航班大范围缩减,导致供需失衡,出现过不少十万元甚至更高的的“天价机票”。因国际航班具有高客流量、高收益的特点,航空公司也倾向于争取获批并运营更多国际航班。 界面新闻获悉,截至目前,共有北京往返柏林,北京往返布鲁塞尔、深圳往返温哥华、重庆往返罗马、重庆往返马德里、北京往返莫斯科、北京往返东京(成田)以及北京往返贝尔格莱德等8条国际航线复/开航,约8班/周。 海航控股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复航初期航班需求旺盛,根据防疫控座要求进港航班客座率控制在75%,预计航班效益将达到预期水平。”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陶瓷机身设计!第二代骁龙8旗舰一加11来了
- 民生银行广州分行行长杨济生辞职 下一站或出任华兴银行党委书记
- 疫情影响购房者还贷?央行最新回应!
- 姐弟俩一起IPO!姐姐配偶控制企业曾是第一大客户,但IPO前夕注销……
- 狂进8球!英格兰队与伊朗队首次交锋话题多
- 日美“铁拳”联合军演将于2023年1月至3月在冲绳举行
- 商务部:我国服务外包累计吸纳从业人员1422万人,大学及以上学历占比超6成
- 婴儿之殇与“雅培母乳强化剂”召回疑云
- 腾讯大股东Prosus H1营收同比增长9% 每股收益同比下降82%
- 凯德集团捐赠300万支援上海
- 就近精准服务!北京2025年街乡镇基本建成养老服务联合体
- 房贷惊现“套利”空间:一个动作,省十几万利息?一旦被发现,后果很严重
- 合盛硅业原总经理被审查起诉,公司表示尽最大努力追回损失,年内股价跌幅超25%
- 福建南平发布住房公积金新政: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30%
- 好莱坞多位演员接连爆出丑闻
- 德国工会联合会:停止进口俄天然气将导致整个供应链崩溃
- 午评:指数集体拉升沪指涨0.7% 物流板块表现活跃
- “幕后黑手”不停,世界动荡永无宁日
- 海南免税走向深蓝 CHANEL、LV等高奢品牌是否愿意进驻存疑
- 国债期货冲高回落 十年期主力合约涨0.04%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