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家企业存在重大违法退市风险 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形成
原标题:123家企业存在重大违法退市风险 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形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ST新亿拉开了2022年A股退市序幕。家企
随着2021年年报渐次落地,业存一众风险企业进入退市倒计时。重大制正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违法截至4月8日,退市今年以来已有86家企业公告,风险存在终止上市风险或已被交易所做出终止上市决定。常态
此外,化退还有更多上市公司可能触及强制退市风险,市机即将被资本市场淘汰出局。形成
本报记者统计数据显示,家企截至目前,业存有228家公司触及退市预警线,重大制正其中21家企业触及两条以上退市标准。违法
“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逐步形成。退市”首席分析师荀玉根说道,退市制度是注册制实施的重要配套制度,有助于保障注册制下市场生态能够实现优胜劣汰的自我净化,实现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动态平衡,缓解上市公司发行给市场带来的资金压力,也有助于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多家上市公司或将触发财务退市标准
进入2022年,作为退市新规实施的第二年,也是改革效果集中显现的一年,退市新规设置的多元化退市指标正在持续发力。
退市新规设置了交易类强制退市、财务类强制退市、规范类强制退市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四条强制退市标准,近年来,不断有企业因触碰红线被强制退市,“空壳公司”“僵尸企业”不断出清,市场退市生态持续改善。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强制退市制度仍在严格执行中,*ST新亿因财务造假行为被上交所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3月24日,触及财务指标被强制退市;3月25日,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成为2022年首只面值退市股……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两市共有约80家公司发布了关于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其中,大多数都处于亏损状态,部分企业2021年净资产预计为负值,触及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的企业较往年明显增加。
Wind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退市数量分别为10、16、20家,同比增速分别为100%、60%、25%,仅这三年的退市公司数量就占到A股全部退市数量的31%。
过往三年的退市企业中,有5家为主动退市,因财务数据不达标退市的企业(连年亏损)只有9家。而进入2022年来,随着年报数据的披露,越来越多的企业有望触及财务数据指标而被强制退市。
记者统计发现,截至2021年9月30日,已有45家企业净资产为负值,已披露2021年年报的企业中,则有4家截至2021年末仍处于亏损状态。
此外,还有76家企业2021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如果2021年第四季度不发力,这些企业极有可能面临强制退市的局面。
“退市新规精简了退市流程,而2020年年报是退市新规首个适用年度,如果2021年年报再触及退市标准,将直接被终止上市。在退市制度取消暂停上市环节后,2022年财务类强制退市的公司数量可能较以往显著增加。”平安证券分析师魏伟表示。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保壳”动机,部分濒临退市的高风险企业试图通过营收管理而避免退市。
而这一方式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警惕。
如2022年1月29日,披露2021年度预计亏损0.17亿元至0.21亿元,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为1.4亿元至1.65亿元。
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其营业收入“精准达标”的行为,可能存在“突击增收”的嫌疑。公开资料显示,*ST绿景以前年度主业为房地产,2021年3月22日以38万元现金方式向彭苏洪收购深圳弘益100%股权,蹊跷的是2020年9月才成立的深圳弘益自2021年下半年已与多个客户签订总额约1.8亿元的机电安装合同。
此外,机电安装业务才开展不到半年时间,公司于2022年1月22日披露解除与中建五局三公司深圳公司2021年10月签订的机电安装合同,上述合同的原定工期为2021 年 9 月 1 日至2021年12月31日,但至今仍未开工。
而退市新规明确规定,与主营业务无关或不具备商业实质的业务收入应当在计算相应指标时予以扣除。
在业绩预告发布后不久,深交所即发来关注函,要求*ST绿景说明新增的工程安装合同业务是否已经形成“稳定业务模式”,“公司是否存在与主营业务无关或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是否存在通过调节收入规避终止上市风险的情形”。
超半数企业触及重大违法退市
伴随着2021年年报接连落地,还有更多企业已触及退市风险。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有228家上市公司已经触及了强制退市指标。其中有不少企业同时触及了多项强制退市指标。
较典型的如*ST长动,触及退市指标最多的上市公司为*ST长动,其年报显示,2021年*ST长动实现营业收入237.12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4 亿元。与此同时,*ST长动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且公司2021年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多项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
此外,2021年9月,*ST长动的全资子公司滁州长城国际动漫旅游创意园有限公司收到滁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下发的《闲置土地调查通知书》,指出其通过挂牌方式取得了一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但存在超过约定(规定)的动工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情况,涉嫌构成闲置土地。而这一调查,使得*ST长动还可能触犯规范类强制退市的标准。
具体来看,228家上市公司中,有4家或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包括*ST艾格(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和(连续6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其中,*ST中新的总市值已连续6个交易日低于3亿元;
12家企业触及财务类指标,包括6家企业2021年扣非后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4家企业2021年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2家企业2021年年度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151家企业触及规范类退市指标,即最近一年信息披露或者规范运作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风险预警;123家企业在最近一年接受立案调查风险,存在重大违法类退市风险,占比超过一半。
在业内人士看来,触及重大违法类退市企业的增多,与监管层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紧密相关。
证监会日前通报2021年案件办理情况时表示,证监会2021年全年共办理案件609起,其中重大案件163起,涉及财务造假、资金占用、以市值管理名义操纵市场、恶性内幕交易及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等典型违法行为。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线索)177起,同比增长53%。会同公安部、最高检联合部署专项执法行动,证券执法司法合力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我国监管层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严惩不贷,因重大造假而退市的公司数量还会不断增加。”泽浩资本合伙人曹刚受访指出。
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A股因财务造假而退市的公司分别已有5、9、10家,呈逐步增加的趋势。
2022年3月,*ST新亿因明确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进入终止上市程序,成为2022年首只退市股,同时也是2022年首只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股票,更加体现出监管部门坚决执行退市新规,对财务造假“零容忍”的决心,将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效威慑。
“过去A股退市制度不健全,退市指标设置不合理,退市流程漫长且低效,导致本应退市的公司无法有效出清,这些公司逐渐被边缘化而产生大量小市值公司,占用了宝贵的市场资源。近年来 A 股退市逐渐常态化,对财务造假等行为实行零容忍。本次*ST 新亿退市彰显了我国监管层对财务造假的零容忍态度,也反映了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逐步形成。”荀玉根指出。
(责任编辑:焦点)
-
新华社兰州9月1日电记者王铭禹)记者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了解到,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所属新能源发电企业,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达成的甘肃送上海首单绿电交易,已经从9月1日起开始执行。据介绍 ...[详细]
-
人社部李忠:目前个人养老金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即将启动实施
“目前个人养老金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即将启动实施。”在今早举行的2022年论坛年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透露。在议题为“全球视野下的国民多元化养老金融体系展望”的论坛上,李忠表示:“个人 ...[详细]
-
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2030年未来产业产值目标5000亿
《科创板日报》23日讯,近期,市政府印发了《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表示,要打造未来健康产业集群、未来智能产业集群、未来能源产业集群、未来空 ...[详细]
-
财经网讯 11月23日,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9只存续美元债,相关同意征求及特别决议案均已于2022年11月22日的持有人会议上获得正式通过。据此前公告,相关债券包括5.6%的2022年到期票据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 李云琦)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卫东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我国发展的形势总体上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全球经济下行的趋势,可能会导致外需呈现进一步的弱化。另一方面, ...[详细]
-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郑嘉意 北京报道11月22日,记者获悉,国民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已与个人养老金银行保险行业信息平台,实现业务系统连接,并能够按相关要求进行信息登记和交互,中国银保信 ...[详细]
-
全球能源观察|增产乌龙下国际油价再现巨震,供应冲击在即“多空大战”一触即发?
国际油价再现巨震。11月21日,一则沙特正在与其他产油国讨论增产的传闻引发油价暴跌,布伦特原油期货、WTI原油期货一度狂跌逾6%,WTI原油期货最低迫近75美元关口,创下10个月来最低。但随后事件发生 ...[详细]
-
公告称,因董事长汤丽君涉嫌内幕交易“”股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2022年10月2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其立案。11月23日,昊志机电低开低走,截至发稿,该股跌超16%,报9.02元。昊志机 ...[详细]
-
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全方位对标同行业头部企业…国资委最新要求!
“各中央企业和各地改革三年行动工作台账完成率均超过98%。”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9月1日召开的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补短板强弱项专题推进会上如 ...[详细]
-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邢晓婧】一段时间以来,在美国极力鼓吹与中国经济“脱钩”的背景下,作为其盟友的日本似乎也在探讨与中国“脱钩”的可能性。对此,一些日本媒体担心,若与中国“脱钩”,日本损失巨大。《环球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