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还是封闭?中美给出了不同答案
在“开放还是开放封闭,前进还是还封后退”的时代之问面前,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的闭中中美,所做的同答选择越来越清晰。而近日备受国际舆论关注的开放两个话题,恰好展示了两种选择、还封两种趋势的闭中不同图景。 一个是同答,为期6天的开放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在北京开幕,超过400家的还封世界500强以及国际龙头企业实体参展,有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国家或总部名义设展办会;另一个是闭中,美国被曝出再次以莫名理由升级对华技术出口限制,同答出台禁止英伟达和AMD两家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售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等一系列禁令,开放不断冲击全球供应链稳定和经济复苏。还封这两件事恰巧发生在同一天,闭中形成异常强烈的对比。 作为中国扩大开放、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服贸会已与广交会、进博会等形成经贸盛会“矩阵”。服贸会迄今经历了10年发展,其间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额连续八年位居全球第二、服务贸易累计进口超过4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已经成了中国和世界相互成就、相互发展的一个窗口。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蠢蠢欲动的背景下,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既形成一种宝贵的确定性,增强了国际市场信心和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持续而稳定地注入新的动力。 与之相反,作为“脱钩”“断链”的典型政治操作,美国持续升级的对华技术出口限制,体现了逆全球化而动的封闭和扭曲,反映了一种霸权衰落的焦虑。从美国总统正式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到14nm以下先进制程芯片制造设备和EDA软件工具等四项技术出口管制,再到此次针对人工智能领域先进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和AMD的禁令,美国这种对出口管制措施的滥用,对华技术限制的升级,已经到了不管不顾的程度,也不在乎连带伤害面扩大。 在当下俄乌冲突尚未平息、欧美通胀高企、全球饱受供应链紊乱之苦、增长预期低迷的状况下,华盛顿的倒行逆施,对全球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一目了然的。美国试图在高科技领域推动的“脱钩”“断链”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连美国的舆论界也纷纷质疑其有效性。进一步限制对华技术出口不仅将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而且从实际效果看很可能适得其反。人们看到,美国对中国的快速发展产生焦虑甚至恐惧,以至于不按常理出牌,乱了方寸。中美在心态上越来越走向相反方向:一个开放自信、拥抱世界,而另一个在不自信中滑向封闭保守。 中美不同选择的背后,反映的是两种观念的差异。中国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发,坚持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因此愿意和世界在开放中相互成就。而动辄声称自己是当今世界秩序维护者的美国,世界观里却越来越没有世界,甚至将打压中国作为其世界观的全部,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众所周知,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国家也是一样,如果走向自我封闭,再强大也不可避免衰落。历史的教训值得华盛顿精英好好反思。我们坚信形势比人强,美国最终要接受现实。对中国来说,越是面对美国政府的封锁和限制,我们越是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新空间,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添加新动力。(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开放还是封闭?中美给出了不同答案)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通胀猛于虎 罢工潮席卷英国 更多混乱还在后面
- 温暖气候叠加供应充足,欧洲气价跌破100欧元/兆瓦时
- 警惕“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北京银保监局风险提示揭露四大套路
- 双十一变局:主播不“打架”,巨头忙“拆墙”
- 美国弗吉尼亚州超市枪击事件致多人死伤 作案者为超市员工
- 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嘲笑欧盟对其制裁:钱留给欧洲人买木炭过冬
- 抛开元宇宙,数字人创业还有多少故事可讲?
- 博时宏观观点:3000点配置性价比凸显 成长/价值风格将迎来再平衡
- 会徽雕塑、“大力神杯”、毛绒玩具,东莞商品“造”进世界杯
- 主要指标恢复回稳,积极因素累积增多——聚焦中国经济三季报
- 基金增减仓:三季度冯明远、焦巍、金梓才都换了这些股
- 东方财富:第三季度净利润21.5亿元,同比下降14.24%。
- 生物谷又现股东占款 可从三方面加以规范
- 央行发布2022年三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
-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海关为油气企业办结“先征后返”退税超9亿元
- 四部门发文明确:到2025年 全国实体线网里程达26万公里左右
- 以服务升级撬动外贸潜能:浙江“国贸通”线上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打通优质资源,发挥深度供应链优势
- 家族信托大时代来了!
- 老罗退网,关“罗永浩”什么事?
- 央行、外汇局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至1.25 分析师:旨在扩大资本流入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