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论坛看中国经济:稳大盘后如何守“底线”?
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王恩博)顶住多重超预期因素带来的底线压力,中国经济正保持恢复态势。金融街论经济2022论坛年会的中国多位与会者认为,中国经济稳住大盘后还需努力守住“底线”。盘后 今年来,何守美欧通货膨胀率创40年之最,底线货币政策由极限宽松猛然转向激进加息,金融街论经济叠加新冠疫情反复、中国地缘政治冲突及其他问题,盘后世界经济复苏难度和不确定性增大。何守面对挑战,底线中国实施稳健有效的金融街论经济宏观政策,及时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及接续政策措施。中国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盘后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何守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经受住“压力测试”,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稳回升。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3.9%,比二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恢复回稳态势明显。 在需求端,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卫东观察到,中国经济“三驾马车”基础依然稳固。虽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整体有所放缓,但事关基本民生保障的粮油食品等商品零售额保持稳定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也连续6个月回升,有效需求持续释放。出口虽受欧美外需低迷影响,但对东盟、日韩出口表现较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中国贸易稳定增长的作用持续显现。 针对海外媒体持续炒作中国“房地产危机”和“建筑业衰落”,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回应称,中国仍然处于城市化的高峰时期和乡村振兴的起步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很大增长潜能。他强调,中国具有独特制度优势,拥有世界上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和最广阔的统一市场,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最为坚实。 中国经济正顶住压力持续恢复,但全球发展仍面临多重不确定性,风险潜滋暗长。如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受到与会者关切。 通胀持续维持高位,已成为全球经济最大挑战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纷纷上调利率,试图控制居高不下的通胀率,这影响了IMF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根据IMF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至2.7%。 国际清算银行总裁卡斯滕斯表示,中国潜在通胀风险较低,但对一些国家而言通胀带来的风险已经过高。当前各国央行第一要务是保持通胀低位稳定,妥善应对总需求远大于总供给的问题。为此,各方应大力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化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打造更具韧性的供应链。 努力守住风险底线,中国央行副行长宣昌能强调健全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他指出,从全球看,近年来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超常宽松、政府部门过度举债、资产市场泡沫化严重、金融产品复杂化等问题反复引发金融隐忧。中国在宏观审慎管理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中央银行如何有效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如何与货币政策良好配合形成双支柱宏观政策框架,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前沿课题。 针对外汇市场波动风险,中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一方面,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衰退风险上升,通胀仍高于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将总体维持紧缩,美元短期仍可能高位震荡,市场机构预测美元升值动能减弱、强升值周期或已接近尾声。另一方面,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不会改变。未来,内外部宏观环境变化将有助于维护中国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湖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 不到1月涨超4倍,这只次新股火了!高增长潜力名单出炉,6股砸出深坑
- 央行超预期下调两大政策利率,MLF、逆回购利率齐降10个基点
- 美国亚利桑那州连发两起枪击案
- 黄金期货价格周二收跌0.8% 连续第三日下滑
- 江西南昌:月饼新规宣贯到位 既无搭售也未超限价
- 种植牙“自由”之辩 入医保、进集采、靠行政力量“杀到地板价” 患者受益几何?
- 增程式技术落后?李想回应:5年内增程式仍是SUV最佳方案
- 金洲慈航被预处罚 股民索赔可期
- 平安银行:涉及网传“停贷事件”楼盘共27个
- 开局一台拖拉机 轿跑皮卡自己刷:富士康造车想疯了
- 热议!厦门集美区“掰开鱼嘴测核酸”,当地最新回应:鱼获也要做……
- 上半年营收增长近10% A股公司担纲中国经济“压舱石”
- 保险业最强竞对来袭,银行基金抢食养老三支柱大蛋糕,但这些优势就是立身之本
- 铜道控股:1比5反向拆股今日生效
- “过去一年,亚马孙地区毁林面积达15年之最”,科学家:“地球之肺”受损,或不可逆转改变生态系统……
- 第三条进出新疆高速公路正式通车
- 美媒:苹果要求美国员工增加现场办公次数,9月起每周回办公室3天
- 1600万年薪女掌门,冲破万亿宁王围堵
- 让盲盒不再“盲”!市场监管总局出手整治行业“乱象”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