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多亿元专项债即将发行,稳投资持续发力
原标题:5000多亿元专项债即将发行,多亿稳投资持续发力
第一财经统计发现,元专截至9月21日,项债续至少有11个省市公开发布了第四季度或10月政府债券发行计划,发行其中,稳投大多数地方在10月份有发行新增专项债计划,资持累计金额超过2000亿元。多亿
为了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元专作为稳增长重要抓手的项债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下称“专项债”)持续发力。
第一财经统计发现,发行截至9月21日,稳投至少有11个省市公开发布了第四季度或10月政府债券发行计划,资持其中,多亿大多数地方在10月份有发行新增专项债计划,元专累计金额超过2000亿元。项债续
多位专家告诉第一财经,地方密集披露的10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计划,是国务院确定动用5000多亿元结存专项债限额的部分,这笔巨额专项债将按要求在10月底前发完,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而这叠加新增3000多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政策性银行贷款、预算内资金等,以解决重大基建项目融资难题,预计全年广义基础设施建设(下称“基建”)投资增速在10%左右,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5000亿专项债“箭在弦上”
受疫情、国际形势等影响,今年中国经济受到一定冲击。不过,随着地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落实一揽子稳经济举措,8月中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多数指标好转,不过经济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面临消费低迷、房地产投资持续负增长、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导致出口下行,亟须通过提振基建来稳定总需求。在多重政策的努力下,今年以来基建投资维持高增,1~8月基建同比增长10.4%,较1~7月加快0.8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升。
在支持基建项目的资金中,专项债是一大主力。今年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新增专项债规模高达3.65万亿元,与去年持平,而且发债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上半年地方基本完成用于项目建设的3.45万亿元专项债发行任务,并力争在8月底前花出去,形成实物工作量。
由于财政靠前发力,在当前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背景下,专项债增量政策已出。
基础设施等事关发展和民生,投资空间大,为了继续发挥专项债稳投资补短板效应,国务院近期部署依法盘活地方2019年以来结存的5000多亿元专项债限额,并要求各地要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年内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等,截至9月21日,河北、山东、四川、云南、江西、江苏、浙江、海南、甘肃、宁波、厦门等11个省市,公开了第四季度或10月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计划,总计将发行2343亿元新增专项债。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告诉第一财经,今年3.45万亿元用于项目新增专项债基本在上半年发完,此次地方密集披露10月份发行新增专项债计划,应该是国务院近期提及的5000多亿元结存专项债额度,这将在10月底发行完毕。
从上述部分省市披露的详细发债时间表来看,发债时间集中在10月中下旬,其中,江西计划在10月31日发行234亿元新增专项债。
9月5日,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将通过发行新增专项债券,重点支持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新能源项目和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随着10月份5000多亿元新增专项债将完成发行,今年全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超过2020年(3.75万亿元)。
温来成表示,10月份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将尽可能选择前期论证扎实、成熟的在建基建项目,确保债券资金到位后能快速使用,推动项目开工建设,从而在今年年内发挥债券资金稳投资扩消费作用,拉动经济增长。
由于今年专项债大头已经发行完毕,专项债资金具体投向基本明晰。
首席固收分析师周岳撰文表示,2020年以来,专项债投向主要集中在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2022年1~8月,上述三种新增专项债投向领域占比分别为32.95%、17.07%、16.38%。
另外,根据中泰证券整理数据,今年前8个月,新纳入专项债重点支持范围的新型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资金投向相较去年同期增长272%和51%。
8月底财政部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称,今年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优化专项债投向领域,持续强化专项债管理,较好保障了地方合理融资需求,有效发挥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稳投资持续发力
罗志恒坦言,在当前出口开始下行、房地产尚未稳住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比较依赖基建。
他认为,近期基建亮眼主要源于两个因素:一方面,各地开工意愿浓厚,紧抓三季度施工黄金期,积极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另一方面,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5000亿元以上存量专项债额度等增量政策频发,与政策性银行贷款、基础设施REITs等多方资金形成合力,着力解决基建项目融资难题。
在支持基建项目融资方面,除了专项债外,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基建类支出也保持相对较快增速。
例如,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交通运输支出78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
除了专项债、一般公共预算基建类等财政资金外,今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也发力明显。
今年国家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并将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扩至6000亿元以上,这些资金也主要支持基建和重大项目建设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杨荫凯在前述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目前,首批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已全部完成投放,正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协调机制的作用,推动新增(3000亿元以上)额度能够尽快落实落地。
目前第二批新增的3000多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也在快速落地。
比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近日公开表示,农发行在高效完成农发基础设施基金第一期900亿元投放任务的基础上,从9月6日银保监会批复同意基金增资到9月16日,仅用10天时间,基金第二期投放达到1000亿元。二期资金投向交通、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领域,支持732个项目,并按要求重点支持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和四川六个经济大省,投资金额占比68%。
“我们将督促各方面抓住今年三季度施工黄金期,加快项目建设实施,尽快发挥投资的效益,推动中央内预算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以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协调配合,共同发力。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投资稳定增长,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杨荫凯在上述会上表示。
罗志恒预计,全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在10%左右,成为稳增长的中流砥柱。
自2018年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基建投资增速一路下滑,2021年跌至0.4%的近年最低点。而随着今年一系列支持政策发力,基建投资迎来重大拐点。
除了支持基建投资外,近期国务院通过中央财政贴息、减税、增加贷款等举措,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和研发创新,以增后劲提水平、增加制造业和服务业现实需求、提振市场信心。
(责任编辑:时尚)
-
新京报讯 武汉发布致广大市民朋友的倡仪书,全文如下:亲爱的市民朋友们: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更快、传染力更强、代际间隔更短的特点,为切实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更好保护您和家人 ...[详细]
-
【美国证交会审查Coinbase的加密货币押注项目】财联社8月11日电,美国数字货币交易所Coinbase表示,正在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调查,因为它的质押项目允许用户通过持有某些加密货币获 ...[详细]
-
午评:北向资金净买入79.86亿元,沪股通净买入37.51亿元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长江商报经营业绩压力大,603315.SH)再启关联转型升级。8月9日晚间,福鞍股份公告,拟36亿元购买天全福鞍100%股权。同时,拟定增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本报记者 任世碧2022年只剩下一个多月,又到了对新一年股市走势及投资机会研判的时候。截至2022年11月23日,包括开源证券、德邦证券、、、、 ...[详细]
-
纽约市废水中发现这种病毒!近十年来首例出现,美疾控中心官员:这只是“冰山一角”
每经编辑 李泽东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8月12日,美国纽约市和纽约州卫生部门表示,在纽约市的废水中发现了脊髓灰质炎病毒,这表明该病毒可能在当地传播。纽约市卫生专员阿什温·瓦桑博士在一份声明中说:“ ...[详细]
-
华宝新能获IPO批文 露营风能否刮起“大号充电宝”的新增量?
移动电源品牌“电小二”母公司——便携式储能龙头企业华宝新能,近日获证监会IPO批文。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此次拟募资6.76亿元,用于便携储能产品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品牌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 ...[详细]
-
再遭美商务部指控 远东电缆:违反公平公正原则和精神,公司不会接受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证券时报e公司讯,远东电缆发布关于对美国商务部公开新闻稿及所附指控信的声明称,美国商务部新闻稿所述内容及其相关指控违反公平公正原则和精神等,远东 ...[详细]
-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22日发布消息称,无法与地面通信的超小型探测器“好客”号OMOTENASHI)放弃登月。原本力争作为日本的探测器首次实现这一 ...[详细]
-
中国网财经8月11日讯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近期发布的消息显示,北京市群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工程被处罚。根据处罚信息,北京市群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取得施工劳务资质证书,承揽了通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