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新增信贷规模大幅提升 居民端中长期贷款仍在低位
5月金融数据回暖超预期。月新
6月10日,增信中长央行发布5月金融数据。贷规低位其中,模大民端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9万亿元,幅提同比多增3920亿元。升居
分析师雒雅梅认为,期贷5月刚刚经历了一段政策的款仍密集出台期,LPR降价、月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多措并举,增信中长稳经济大盘会议、贷规低位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等高层会议上表态坚决,模大民端可以看到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幅提疫情褪去加上监管引导使得信贷总量不弱。升居
一位券商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坦言,期贷政策进一步发力驱动下的稳增长投放,在5月金融数据上有了显著效果,但信贷投放结构仍待改善。
信贷增速企稳回升
在银行业首席分析师肖斐斐看来,5月信贷投放修复明显。4月局部疫情对实体信贷的需求与投放影响较大。5月以来局部疫情影响缓释,叠加信贷鼓励政策进一步落实助力投放大幅回暖。
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4月信贷社融出现大幅下挫的情况下,5月却能够迅速反弹,且实现近4000亿元同比多增,这背后的推动因素有三点。第一,“5·23”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奠定了后续信贷增长基调。整体来看,尽管今年1~4月央行均强调金融机构需要加大信贷投放,但本次会议的政策度要明显高于过往,将完成狭义信贷目标的意义予以拔高,进一步传导和压实责任;第二,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大行再度发挥信贷“头雁效应”;第三,为实现稳信贷目标,银行“应投尽投”。“5·23”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召开之后,各家银行高度重视,均召开了信贷专题会议,“总分支”层层传导,设定目标,将实现同比多增作为5月信贷投放的工作重点,要求“应投尽投”。
关于信贷投放主体,在研究所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看来,年初以来信贷支撑主力为大型银行。从信贷收支表数据跟踪看,1~4月大行新增贷款占比行业分别为50.5%、60%、50%和69%,4月大行投放占比为2020年次高点,背后反映的是当前信贷支撑主力仍是基建、绿贷等项目贷款;以及大型企业的流贷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王一峰认为,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依然疲弱的情况下,银行依然需要通过对公短贷、票据转贴、法人透支、福费廷等方式实现冲量,全月信贷节奏延续了“前低后高”特点,甚至部分银行通过大幅下调贷款利率,延迟贷款早偿等方式稳定信贷数据。可以看到,5月下旬票据转贴在经历零利率行情之后,于月末出现“翘尾”,这一现象的背后,可能是部分银行信贷冲量力度偏大且超出了央行狭义信贷要求,在月末时点通过抛售票据腾挪额度,在零利率时点票据的“高抛低吸”,也存在较大的套利空间。
结构仍待改善
雒雅梅认为,5月虽然部分地区仍然受到疫情的较大影响,金融场景尚未恢复,但贷款投放仍然展现出较强韧性。但增量信贷结构上表现欠佳,中长期贷款尤其是居民端增长乏力。先看企业信贷,受疫情影响企业经营活力仍然较差,拿中长期贷款意愿较低。5月新增企业贷款1.53万亿元,同比多增729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2642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多增5591亿元,而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977亿元。可以看出企业信贷增长仍依靠短贷+票据,尤其是当月票据融资量为近年来新高,企业中长贷的少增现象有所缓解但仍然偏弱,激发实体需求回暖,除了保障信贷额度供给外尚需一定时间以及政策的进一步放松。
在戴志峰看来,关于企业贷款情况,银行继续使用企业短贷+票据冲量尽力弥补信贷缺口,另外基建还是支撑企业中长期的核心因子。
不过,非银行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孙婷认为,票据增量并非单纯由银行冲量所致。 新增贷款约38%来自于票据,票据占比较2021年同期有较大提高。由于未贴现银票与新增票据之和为6061亿元,同比增5449亿元,银行并非单纯以存量票据的贴现来拉动贷款,票据融资规模实际也在显著扩张。作为企业贸易融资的最重要工具,银行承兑汇票的规模扩张代表着企业经营活力的提升。
再看居民信贷,雒雅梅认为,5月新增居民短期贷款184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居民中长贷新增1047亿元,同比少增3379亿元,房地产销售未见改善下,按揭贷款仍然延续弱势,但相较上月的负增长313亿元已有显著改善。展望下阶段,房地产政策环境依然十分宽松,按揭贷款利率仍有下降空间,居民中长贷的有效恢复仍需等待房地产销售的拐点到来。
证券银行行业首席分析师马鲲鹏认为,整体看,居民信贷需求仍较弱,但短期信贷企稳回升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而以按揭为主的中长期贷款仍有待修复。
不可否认,5月金融数据表现出政策驱动信贷的强劲力度。雒雅梅认为,随着疫情褪去,居民和实体企业都有信贷需求改善的空间,6月政府债的配套融资也将跟上,可能看到信贷“冲量式”的恢复。
马鲲鹏预计,6月起居民端信贷修复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同时短期贷款改善幅度和时间将优于中长期贷款。一是疫情影响基本消除,促进短期消费提升;二是房贷政策边际放松,在首套房利率下限由下调20个基点的基础上5月五年期LPR大幅下调15个基点,有利于激发商品房和按揭贷款需求,而由于居民住房投资和需求相对谨慎,修复过程更循序渐进。
值得一提的是,在雒雅梅看来,区域间的信贷景气度分化,下阶段或将延续。除了信贷结构上的差异外,区域上的分化同样值得关注。年初以来的新增信贷偏向长三角、珠三角、成都等区域,四五月上海疫情对周边地区信贷造成一定扰动,但疫情褪去后面临的恢复诉求也较强,预计下阶段新增信贷将延续这种区域间的分化,主要业务布局在重点区域的银行信贷投放景气度或将较高。
(责任编辑:知识)
-
11月LPR报价利率保持不变 经济学专家:当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专家表示,11月两个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均与上月持平,符合预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温彬:本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保持不变,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政策利率维持稳定。此外,专家表示,今年 ...[详细]
-
3月22日,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腾讯控股,HK: 00700)公布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未经审核综合业绩及2021年度经审核综合业绩。财报显示,2021年四季度腾讯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248 ...[详细]
-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李佳蔚3月23日23时许,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发布公告称,为配合浦东新区上钢新村街道疫情防控管理需要,3月23日起,龙华医院上南院区浦东新区上南路1000弄上钢二村45号)暂停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31日 第 01 版)在全党全社会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党中央、国务院8月30日召开大会,表彰397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198个“人民满意的公 ...[详细]
-
中国信通院:1-2月集成电路产量增速降至2019年6月以来最低值
【】证券时报e公司讯,中国信通院发布2022年1-2月电子行业运行监测报告。1-2月,我国电子制造业保持较高景气度,生产、投资均保持高速增长,继续领跑全国工业。1-2月,集成电路产量573亿块,同比下 ...[详细]
-
申万宏源2022宏观经济展望:人民币汇率本轮整体较好地扮演“稳定器”角色 中美利差并无被动调整之虞
3月23-24日,举办了以“三十年峥嵘 迈入新经济”为主题的2022资本市场春季策略会,深入探讨当下热点话题,共话时代机遇。会议组织召开了宏观经济、固定收益、资产配置与全球供应链重构、数字化、金融创新 ...[详细]
-
银保监消保发〔2022〕6号各银保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直销银行:按照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组织开展了“清理银行乱收费”专项行动。检查发现,近年来各 ...[详细]
-
7月以来,“保交楼,稳民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15座城市出台“保交楼”相关政策,设立纾困基金、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和“一对一帮扶”成为各地化解问题楼盘的主要措施。与此同时,各 ...[详细]
-
银保监会:探索差异化监管,推动银保机构公司治理改革取得新成效
记者 李愿 健全的公司治理是银行业保险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长期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保障。3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2021年以来,银保监会按照《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