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公募基金持有人已突破7亿 投研是其核心竞争力
8月20日消息,华夏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举办的基金金持“2022夏季峰会”在京举行。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总经争力 李一梅表示,理李截至2021年5月,梅公募基公募基金的有人已突持有人已经达到了7.2亿人。对于公募基金来说,破亿投研一定是投研公募基金生存的立身之本和核心竞争能力,产品是其核投资能力和策略的载体。要加强各条线的心竞通力合作,对基金公司来讲,华夏不仅要触达终端客户,基金金持还要触达机构客户,总经争力触达渠道里的理李每一个客户经理。 以下为嘉宾发言全文: 各位领导、梅公募基嘉宾,还有我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参与今天这个论坛活动,来共话财富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变局。 前面三位领导的讲话,我听了一方面非常受教,另外一方面,觉得他们一直在Q我们基金行业。我也非常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代表公募基金行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宏观和微观上的一些想法。 首先,包括今天上午,我们的论坛和下午各位来宾,大家的共识就是财富管理行业正在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上,我们都观察到了非常多的机遇的变化。 首先在宏观方面,财富大兴起时代的来临。特别是“房住不炒”之后,很多投资的需求开始向财产化的投资转向。 从中观这方面来讲,这几年监管一直在给我们营造健康发展的环境,各个财富管理机构和资产管理机构的业务模式也是在持续创新之中。从微观层面,投资者的基数也是在不断壮大的。在大的蓝图上面,公募基金也有一些自己的底色,在这里也分享一下我们的观察。 同样是在宏观方面,十八大之后,大家从财富管理方面,国家很多文件都提到了“共富裕”这四个字,在海外可能说到财富管理,很多业内的同事都会想到说高净值客户。我们中国的财富管理更添加了这种普惠的色彩。一方面,这是有我们党非常英明的方向,给我们提供了特别好的一个指引。 另外,对于公募基金来讲,我们作为1元钱起购的产品,就是普惠金融当之无愧的一个代表。刚才说到的权益投资大时代的来临,公募基金在过去应该来讲24年的历程里面,我们一直在净值化的道路上是苦苦追索。通过净值化,这24年的磨炼,公募基金专业的投研能力也是在不断地随着行业的变迁以及市场,以及整个世界的变迁在往前前行,所以专业的投研能力,我们认为是我们最后能够实现尝试去追求整体社会共同富裕的核心竞争能力。 在大资管整个的时代,特别是《资管新规》推出之后,我们也看到,公募基金正是因为我们在净值化管理过程中的一点点优势。在2018年底,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只有13万亿;到2021年末,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已经到26万亿。所以,我们也趁着大资管时代到来抓住很多市场机会,提升了我们的影响力。 在中观层面,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看到多项政策密集出台,在不停地对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路线图和指引,同时,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在4月份,证监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描绘了公募基金下个阶段发展的蓝图,并给我们制定了非常明确的路线。 5月份,证监会同时也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也就是《公募基金监管管理办法》。格平总当时在监管机构的时候,就开始参与到这个工作里面来了。在过去10年,我们一直在期待新的办法,通过全链条完善公募监管的制度来进一步提升公募基金整体发展的框架。 当然,大家也非常关注到,我们最近也有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指引,我们也觉得这个是非常正向的推动整个行业健康的、健全的长效约束机制的建立。包括各位领导也都提到了,像个人养老金、基金投顾、公募REITs,一项项业务创新是给整个行业开辟了新的沃土,也提出了非常潜力空间。 在微观层面,公募基金最新的2021年的数据,5月份公布的,公募基金的持有人已经达到了7.2亿人。大家看到,14亿人的大群体里面,我们已经开始超过半数。2019年,整体行业的赚钱效应使得我们欣喜地看到,公募基金得到了个人投资者的广泛认同。格平总也给我们提出了非常尖锐的痛点,怎么样能够通过我们继续的努力,让投资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打消基民不赚钱的这种可能是一个行业长期以来的特别亟待解决的难题。我们也特别希望通过共同努力,在刚才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机遇下,能够做好自己,以便迎接财富管理转型当中的很多挑战。 给大家分享我们对挑战的几个思考。 最近央行出台了首份全金融行业通用的《财富管理从业标准》,对于我们来讲,它应该是首个整个行业规范化的一个重要的起步。当然,也是考验。在这里面,对于我们来讲觉得非常振奋的,它把财富管理和我们原来自己理解的很类似,把财富管理和我们每一个投资人人生的长期的、周期生命管理,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结合,也就是说财富管理以后,通过我们的这个规范,把人作为财富管理,把投资者作为财富管理需要注重的核心和主体来看待,那么这个是我们后续需要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转变。 从挑战的角度来讲,简单说,一个是整个监管对于我们变革性的指导。刚才不管是格平总,还是黄总都说到。我们从以产品销售为导向逐步地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基于客户财富规划服务模式的转变,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也看到,包括千禧一代,包括所谓的X世代,就年轻人投资需求的崛起,对于数字化赋能的能力,也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 最后,也是大家关注到,特别是现在在海外,投资已经不完完全全是针对收益了,投资也要针对理念和社会公平等,强调自身使命和价值观的行为。这些新世代的入场,他们所带来的价值观的变化,对ESG这一类特别有价值主张行为的坚持,也会对我们发生很大的变化。简单的就给大家介绍了一些,我们对财富管理发展当中挑战的看法。 最后落实到公募基金行业,我们认为提升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应对发展和应对挑战永远的一个不变的应对之道。 我们自己在这里提出一个概念,要打造公募基金的“六边形战士”。为什么说“六边形战士”?有三个是面向前台业务的,有三个是面向我们自身能力塑造的。 首先,我们的投研能力。不管是刚才几位领导说到对公募基金的应用,包括FOF,包括投顾,首先看重的是公募基金整体投研能力的塑造,投研一定是公募基金生存的立身之本和核心竞争能力。这些年,不同资产类别的发展,投资周期和生命周期的不断地结合,对于我们来讲,我们整体的投研框架也是在不断进化的。在过去这些年,华夏基金持续升级我们的投资体系,现在我们形成了一个以策略为核心,以资产配置为主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有多层次、立体化的体系,也希望随着市场和随着投资人需求不断地演进,还是要持续地对它来进行迭代。 第二个,产品。虽然我们说面对客户的需求讲的是对客户的理解,但是产品是我们投资能力和策略的载体。不管是做FOF,刚才黄总讲得非常好,平安做得也特别好。还是克平总讲到,他们在投顾里面对于我们这些产品的应用,最核心的,作为我们资产管理机构的公募基金怎么样能够发现、定义、创设,并且管理优秀资产的载体,也就是管理我们一个个的产品。我们伴随着FOF和投顾业务的发展,对于产品的定位也不仅仅是针对个人客户的需求,也要针对像券商,像信托、银行理财子,像保险公司,他们的需求,我们创建底层工具,这个是我们产品的应有之意。 第三个,需要建造的核心能力,这里面写的是“服务”,其实应该讲上“服务与陪伴”。可能陪伴比服务更加重要。我们首先要形成对客户的深度洞察。很多情况下,所谓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还是因为基民的预期和我们产品实际给予的最终的结果有差异。而且我们匹配其潜在需求,也是有差异,所以怎么样以客户为中心能够提升客户体验,增加客户粘性,就是我们在服务当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各条线的通力合作,把投资、产品、销售以及后面的服务结成一个整体。这个里面,我们提出要构建多层次的客户触达体系。对于基金公司来讲,不仅要触达终端客户,还要触达机构客户,还要触达渠道里面的每一个客户经理,所以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多元化、立体式的辅助工具,来帮助我们各方面更好服务于客户。 基金投顾业务,刚才大家也说到了,但是在这里面,我希望提出一个观点。大家都说千人千面,我们一直认为千人千面更多的不是在说“投”,而是在说“顾”。投的角度来讲,我们相对来讲产品的布局已经很丰富了,但是怎么样来陪伴客户的方式,用每一个人所希望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来陪伴他们,这个是我们后续服务和陪伴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后面三个是我们从长周期上更重要需要树立的能力。很多可能我们的客户或者我们的领导来参观华夏基金的时候,都没有什么可参观的。因为基金公司一个人的公司,从长期发展来讲,我们更多的是希望打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公司。也就是我们怎么样能够持续使我们的产品具有竞争力,持续地建立好我们专业的梯队,怎么样能够使我们的不管是投研团队也好,陪伴服务团队也好,产品和中后台赋能团队也好,都能够持续地随着公司的发展把客户的需求作为核心,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人才,这个是公募基金发展最核心的能力之一。 下一个就是科技,刚才很多领导都提到了科技。我们认为,以前我也说过,数据是新的“原油”。科技有可能是将来竞争的第二战场。高质量发展,也就是说我们怎么运用金融科技去给我们的投资插上“翅膀”,让我们的投资更加智能化,怎么运用金融科技使我们的服务变得颗粒化更细,能够真正触达千家万户。 最后一个能力不只是针对我们单一的公司,今天我们有这么多伙伴聚集一堂,我们相信,我们所谓的金融和财富管理的高质量发展更多地也要生态的高质量发展和建立。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生态里面有各种的财富管理机构,有各类的资产管理机构,还有平级机构,还有一线销售的机构,还有我们很重要在座的媒体朋友,更多的还有我们的客户。我们要把所有不同的群体形成一个不断良性优化。刚才黄总说能够多方共赢的这样一个生态,有了这个生态,我们相信,我们的财富管理必然会高质量地蓬勃发展。有了这个生态,我们也一定会欣欣向荣,越来越好,谢谢大家!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花旗上调港股评级,华尔街集体呼吁“买入中国”!
- 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沪指跌0.13% 机场航运板块领跌
- 2月黑猫投诉企业红黑榜——星巴克餐品有异物、山姆食品变质
- Omdia:2021年折叠屏智能机出货同比增长309%
- 北京本土感染者+634,135例社会面!市疾控:两例重症感染者未接种加强针
- 新机Redmi 10C亮相:LCD屏+5000mAh大电池
- 准高校毕业生车市洞察报告(2022版)发布:准高校毕业生彻底颠覆青年车市
- 东航坠机搜救核心区域发现乘客身份证等随身物品
- 央行、银保监会: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 京东开启裁员,京喜成重灾区,核心零售业务未受波及
- 800多万买保险事件后续:双方已签署调解协议
- 印尼东加里曼丹遭受水灾 上万人受影响
-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普京将无法参加戈尔巴乔夫的葬礼
- 20亿元买入1块钱甩卖?!交易所紧急关注,公司回复来了
- 英国防大臣与冒牌“乌克兰总理”电话视频被曝光,提到“核计划”?
- 国家医保局:河南省、重庆市单次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服务、试剂实际收费按照15元/次封顶
- 突发!62人死亡,超700人受伤!美法推动、俄反对,这事迫在眉睫?拜登宣布,纽约州进入紧急状态!
- 【焦点复盘】个股高低切换迹象明显 分化调整后资金或将快速回流
- 家长该怎么帮助孩子心甘情愿地去学校学习呢?
- 房地产板块再迎爆发!利好不断下,未来走势可期?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擅自修改IPO申报文件,野风药业保代被罚停业6个月所在券商曾被约谈
- 逐条解读丨金融16条如何助力房地产:房企融资有望发出“第三支箭”
- 房地产股票涨疯了!最多的涨了150%,碧桂园也大涨40%! 人民币汇率盘中拉升500点,逼近7.0大关
- 中国建筑前10个月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3128亿元
- 今天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257例,含43例社会面
- 它被称为肾脏的“头号杀手”!严重或危及生命!医生提醒
- 甘肃兰州多地新增高风险区165个
- 收购倒计时!国航入主,山航股价涨超80%
- 六部门:对于第四季度到期的小微企业贷款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企业协商延期还本付息
- 密集利好!人民币跳升!16条来了,地产、银行飙涨!北向资金涌入!什么信号?后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