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进出口增幅或放缓,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受关注
海关总署将于近日发布中国进出口数据。月进影响 多家机构和受访的出口冲突经济学家预测,3月出口、增幅注进口的或放缓疫同比涨幅或将放缓。 海关总署的情和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中国出口5447亿美元,俄乌同比增长16.3%;进口4287.5亿美元,受关同比增长15.5%。月进影响 疫情或致外需转弱 从澎湃新闻记者采访的出口冲突情况看,疫情和俄乌冲突被认为是增幅注影响3月出口走势的重要因素,而机构对于这两项因素的或放缓疫影响则略有分歧。 疫情方面,情和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党委书记、俄乌教授朱启贵对澎湃新闻表示,受关疫情冲击上海、月进影响深圳等港口城市,或导致出口增速放缓;也表示,受本轮疫情的影响,部分企业的出口订单减少或被取消,运输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3月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下行至47.2%,指向外需有所转弱。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则指出,全球疫情再起,发达国家新增病例创新高,海外防疫物资需求增长,中国出口替代逻辑得到强化,短期内海外需求仍维持韧性。 对于俄乌冲突的影响,朱启贵表示,受俄乌冲突的影响,不少企业出口订单减少或被取消;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则表示,俄乌冲突持续,全球通胀压力加大,价格因素将对出口形成持续支撑作用。 根据万得数据,5家机构对3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11.46%,低于1-2月4.84个百分点;预测区间为8%至15.8%,5家机构均预计出口同比涨幅放缓。 商品价格上升或拖累进口需求 进口方面,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生产、消费需求被认为是影响3月进口走势的重要因素。 周茂华表示,由于3月能源及商品价格进一步飙升,国内局部散发疫情对需求及工业生产造成扰动,拖累相关大宗商品价格进口需求,叠加高基数,进口同比增速或有所趋缓。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则认为,受地缘政治风险影响,商品价格上涨对进口形成持续支撑作用。 内需方面,朱启贵表示,内需相对疲软,基建投资继续发挥支撑作用,但消费和房地产市场活力不足。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则指出,虽然疫情爆发叠加高基数效应,对国内生产需求和消费需产生影响,但是在本年度稳增长政策基调下,稳增长的任务主要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内需上,有利于进口增长。 根据万得数据,5家机构对3月中国进口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8.42%,低于1-2月7.08个百分点;预测区间为4%至13.6%,5家机构均预计进口同比涨幅放缓。 3月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2年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今年的1-2月份进出口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主要支撑因素包括:国内生产供给稳定优势明显;世界经济恢复态势没有改变;稳外贸政策还会持续显效;国内经济恢复有利于带动进口增加。 付凌晖表示,下阶段,尽管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但中国外贸韧性强、潜力大的特点不会改变,全球合作发展趋势也不会改变,坚定不移对外开放也不会改变,中国外贸仍将有望保持稳定发展。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证监会李明:力争用3年时间大力推动上市公司5种能力的持续提升
- 金科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34.15亿元,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正
- 广东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同比增长3.4%,战略性产业集群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 保险柜锁芯被撬,11亿资金划走!中融信托:钱是融创的,但我们没应允
- 日元对美元汇率创1998年8月以来新低
-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 世界银行:预计能源价格将于2023年下降11%
- 四川天府银行行长黄毅:创新搭建“产业+金融+科技”特色平台
- 德国高官表示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不利于欧洲工业
-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实体经济发展上保持初心,打造企业竞争力
- “插座一哥”公牛集团的新生意:闯入新能源赛道踏足充电桩业务
- 投10亿建一支1万人规模的末端送装团队 菜鸟这回要啃“硬骨头”
- 新加坡警方:正在调查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
- 长三角REITs联盟“搭台”投融资对接 机构建言进一步提升信披水平
- 史上最大!曝苹果在开发16英寸iPad 明年第四季度发布
- 中远海控:拟合计约197亿收购上港集团及广州港部分股份
- 尚德机构2022Q3盈利1.68亿元:聚焦教学教研,坚持降本增效
- 又亏了435亿美元!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连续三个季度亏损
- 日媒:中国年轻人不喜社交,三个原因
- 河北拟开展51种药品集采,生长激素两大剂型在列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