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知网的“霸道”收费逻辑,该有一个说法了!
知网,霸道又一次陷入舆论风波。半月 “中科院因千万订购费停用知网”“中科院回应停用知网”……近日,谈知知网因“收费高昂”、收费“垄断”再次引发全社会的逻辑关注。 近年来,该有个说知网在舆论场上的霸道“热度”不减。如:北京大学等6所高校曾发布公告表示,半月因收费过高,谈知暂停使用知网。收费每到毕业季时,逻辑高校学生集体吐槽收费过高的该有个说查重费用。2021年底,霸道知网因擅自收录百余篇论文被退休教授赵德馨起诉,半月最终被判赔70多万元。谈知 知网屡屡为人诟病的背后,无非在于“收费”二字。 鉴于其大而全的学术资源优势,大量高校及科研机构作为机构用户与知网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知网的收费也“芝麻开花节节高”。有高校表示,2000年以来,知网数据库收费价格的年平均涨幅超过10%,近十年更将近20%。 针对个人用户,知网一方面出售查重服务,动辄数百元的高昂费用让大批毕业生叫苦不迭,另一方面却以超低价格甚至“白条”收录论文成果。更不讲道理的是,论文作者下载自己的论文还需要付费。 “天下苦知网久矣”呼声的背后,是知网堪称“霸道”的收费逻辑。 作为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知网确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作为用户的机构与个人,也并不反对平台收取服务费用。然而,知网走到“千夫所指”的今天,有必要扪心自问,一味唯利是图,是否背离了服务学术科研的初心,是否对得起头衔前的“中国”二字? 中国知网,即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取意为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正如教育专家朱永新所说,知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分享平台,而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公共物品、全国科研成果和互联网平台“四合一”的特殊复合体。知网也曾经获得过国家相关基金与政策的支持。 作为一个知识的基础设施与公益平台,知网应该也必须体现出一定的公益属性。 但事与愿违。目前,知网的牟利冲动,在某种程度上,正在使其由原本便利学术发展的“垫脚石”角色,转向阻碍学术发展的“绊脚石”角色。 在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知识的共享成本不断降低,作为知识中介的知网却不断提高收费价格,结果导致中科院这样的顶尖学术科研机构都要望而却步,无异于开时代倒车。 面对知网引发的一波又一波的争议,以及对中国科研学术形成的负面影响,教育、科技主管部门及市场监管部门不能等闲视之。 如何评估知网的收费行为,知网是否涉嫌行业垄断,相关问题如何整改,这些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必须得到回答。倘若任由知网在垄断之路上狂奔,任由舆论一次次发酵而又无疾而终,最终受到伤害的,将是学者的热情与学术的进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最贵超400万,汪小菲要从台湾扛回来的海丝腾床垫火了
- 新华保险2022年“金融联合教育宣传活动”全面启动
- “一行两会一局”重磅发声,信息量很大!
- 外交部表示:对话协商是解决半岛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 储能板块掀涨停潮!宁德时代也在加码,什么信号?
- 海南拟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实行“一人购房全家帮”
- 居民投资理财行为报告出炉:债券类资产配置占比超过股票位列前三
- 江苏淮安成立“道路交通管理委员会”,市长担任主任
- 工信部发文提振工业经济,“点名”东部大省挑大梁
- 苹果订单占营收74%,立讯精密半年报:既有远虑,又有近忧
- 山西曝光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河北首批出口企业通过RCEP“经核准出口商”资格认定
- 2023年起京东高管现金薪酬降低10%-20%不等
- 暑期档过去了,电影院活过来了吗?
- 同方股份拟转让“全球同方人寿”50%股份用于偿还到期负债
- 雷电微力:公司将通过加强排产计划等多种方式降低限电停产的短期影响
- 汽车公司的世界杯之战:大众斥巨资“押注”七支球队,丰田没有赞助日本队
- 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支持老龄产业园区化发展,形成产业集聚
- 俄气天然气出口量大幅下降!美国却成“最大赢家”,马克龙:富足的日子结束了
- 快讯:呷哺呷哺一度涨近10% 下半年计划新增约100家门店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