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金监局评估金融行业科技应用与风险:大数据和数据分析应用最优,缺乏数字化技能成最常见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张雅婷 实习生高艺 广州报道
日前,芬兰乏数风险芬兰金融监管局(FIN-FSA)发布通知,金监局评技应据分技对监管对象使用新技术的估金现状进行评估,并明确使用技术所面临的融行风险。
结果显示,业科用风用最优缺大数据和数据分析技术应用最广,险大析金融行业还广泛使用各种合规科技和云服务。数据技术应用面临的和数风险则聚焦于员工缺乏数字化技能、对数字化项目的字化投资不足、数据或服务隐私保护方面的成最常不足等方面。
大数据和数据分析应用最优
芬兰金融监管局发布的芬兰乏数风险通知表明,对数字化金融业的金监局评技应据分技监管是金融监管局的重点之一。此次监管战略于2021年已开始实施,估金2021年春,融行金融监管局发送调查问卷,业科用风用最优缺调查新技术的引入程度以及使用这些技术的相关风险,以便规划监管方向。
此次专项审查讨论了众多新技术,包括大数据和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云服务、合规科技(支持监管合规的技术解决方案)、区块链和智能合约五个方面。在这些新技术中,受监管对象在大数据和数据分析的使用方面有最大的进步。此外,金融行业还广泛使用各种合规科技和云服务。目前,对区块链技术的使用仍然较少。在各领域中,对新技术使用时间最长、应用最先进的行业是银行业和职工养老保险领域。
除去新技术引用,风险评估也是调查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使用技术或所处行业如何,结果显示,最常见的风险都是员工缺乏数字化技能,包括组织缺乏足够的数字化技能,或数字化技能仅限于一小群人,以及市场上缺少专家可以进行数字化推进工作等方面。此外,对外包合作伙伴的依赖、对数字化项目的投资不足、管理层对信息的获取不足、解决方案失败导致的声誉受损,以及数据或服务隐私保护方面的不足等问题也被多次提出。
通知透露,数字化天然地会对数据管理、数据安全和数据准确性提出很高要求,但公司可以通过自身的决策和战略来控制这些技术及风险产生的影响。
数字金融发展与风险并存
与芬兰相似,我国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已成发展趋势。金融科技发展是金融行业数字化的基础,国家近年来多次出台政策予以支持。
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推动了金融科技发展。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同时,近三年来,金融监管部门设置金融科技应用试点、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等,展开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等,为金融数字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金融科技的发展基础上,2022年初,《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与《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两份重量级指导文件先后下发,对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出明确要求。
其中,针对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出现的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风险防控难度加大、技术创新同质化明显等问题,银保监会发布的《意见》从“战略规划与组织流程建设”“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数据能力建设”“科技能力建设”“风险防范”五个方面鼓励创新与风险防范并重、制度完善与技术提升融合,为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指明方向。
发展的同时也伴随诸多风险。2021年10月,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国际清算银行(BIS)监管大型科技公司国际会议上曾表示,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也给中国监管当局带来了新挑战。一是无牌或超范围从事金融业务,二是支付业务存在违规行为,三是通过垄断地位开展不正当竞争,四是威胁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五是挑战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和竞争力。
易纲表示,对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应对,集中体现为三条监管实践:一是金融作为特许行业,必须持牌经营。二是建立适当的防火墙,避免金融风险跨部门、跨行业传播。三是断开金融信息和商业信息之间的不当连接,防止“数据-网络效应-金融业务”的闭环效应产生垄断。
同年11月,易纲在2021年香港金融科技周上指出,中国人民银行近年来着力治理金融活动中对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现象,以及不同意提供个人信息就无法获取服务的“霸王条款”。
事实上,国家对金融业的监管已逐年加码。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六类业态监管。2016年4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开启。2020年11月起,我国加强金融科技监管,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力度。2021年,金融管理部门约谈头部金融业务网络平台,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科技正在极大程度地赋能金融行业,伴随金融电子化到金融线上化到金融数字化,数字金融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金融仍然是人与人之间基于信任的资源跨时空配置。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如何助力监管规避风险,是行业的共同关注点。
(责任编辑:热点)
-
央行、银保监会:延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过渡期安排,阶段性优化房地产项目并购融资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阶段性调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延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过渡期安排。对于受疫情等客观原因影响不能如期满足房地产 ...[详细]
-
近来,欧美俄各方围绕能源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先是西方对俄发起经济制裁,冻结俄在西方资产;之后俄罗斯宣布,向对俄“不友好”国家和地区供应天然气时,改用卢布结算。这些“不友好”国家,包括欧盟成员 ...[详细]
-
3月29日,我国首型固体捆绑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是该型火箭的首次飞行试验。回顾我国运载火箭发展史,长征火箭家族已经迈入“ ...[详细]
-
3月29日,地产股又陷入震荡中。这或许缘于28日晚间的两个大雷,一是融创发布公告称,未经审核的年报暂时出不来;二是宣布境内外债务再度逾期。然而,在此前3月17日-3月28日的8个交易日中,阳光城竟然迎 ...[详细]
-
什么意图?麦卡锡宣称若当选众议长,将成立“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
【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 祁玥】据路透社、香港《南华早报》等媒体报道,美国众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卡锡11月20日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宣称,他如果当选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将成立一个“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 ...[详细]
-
欧盟委员会于当地时间3月29日对德国的几家天然气行业公司进行了搜查,其中也包括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驻德办公室。按照欧盟方面3月31日的说法,欧盟委员会正在就这些公司涉嫌滥用市场力量进行调查。据德国 ...[详细]
-
上市险企年报扫描|保费开启高增模式,财险竞争“主战场”转移到非车险了吗?
五大上市险企年报悉数披露,2021年财险行业“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合计实现净利润451.3亿元,同比增长6.94%。从财险业务结构上看,2021年车险业务拐点已经出现但全年整体承压,而 ...[详细]
-
海报制作:冯娟4月“天象剧场”要上新啦!火星“合”土星、木金火土“四星连珠”、天琴座流星雨极大、银拱之眼、金木伴月、水星东大距等“佳片”将扎堆上映。你最期待哪一部?海报制作:方金洋首先登场的是4月5日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完成股权调整“幸福”不到两年的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幸福人寿”)又将面临新的股权变更。11月22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了一则幸福人寿股权转让的招商项目 ...[详细]
-
中远海控一季度业绩环比回升 去年净利892.96亿同比增长799.52%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编辑 金冥羽3月31日晚间,601919.SH)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实现净利润约276亿元,同比增长约78.6%。报告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