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纷纷成立数字科技公司背后,产业数字化业务的美丽与哀愁
“此次成立智能科技分公司,运营业数业务是商纷司背争做核心技术自主掌控的科技型企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将加快推动公司大数据和AI核心能力建设,纷成进一步强化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立数丽哀”日前,字科字化中国电信宣布成立了自家的后产数字科技公司。而此前,运营业数业务和也都已经成立了数字科技相关的商纷司背专业子公司。三大运营商在产业数字化上的纷成布局日渐明晰。 长期以来,立数丽哀移动用户和个人业务一直是字科字化运营商竞争的核心。而随着我国5G建设和应用发展进入后半场,后产运营商在产业、运营业数业务家庭等领域的商纷司背拓展,也成为其打破营收天花板、纷成实现业务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三大运营商纷纷加码数字科技领域的投入,显然也是看中了这一领域的重要战略价值。 不过,以规模见长、研发投入比例一直较低的运营商企业,能不能真正拿出硬核数字科技,打造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也会是它们面临的一个关键考验。 核心业务聚焦行业应用,运营商押注产业数字化 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行业解决方案,是这些运营商旗下数字科技公司共同的焦点。中国电信方面表示,电信智能科技分公司将在31省市布局,提供大数据和AI解决方案,聚焦政法、金融、校园、住建、工业等10个行业,拓展重点行业数字化应用,提供如大数据中脑、平安慧眼、明厨亮灶、智慧楼宇、智慧工地、烽火台等20类产品及解决方案。 “公司还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SI(系统集成商)联合打造行业解决方案,共建AI产业发展矩阵。”中国电信方面指出,“依托自有算法及设备打造多场景、多应用、可复制的标准产品和平台,持续提升大数据和AI研发创新和运营能力。” 巧的是,就在几天前的2022年世界电信日上,中国联通方面也宣布,要面向重点垂直行业成立装备制造、智慧矿山、智慧钢铁、服装制造等九大行业“军团”,分别由中国联通八个省级分公司以及联通数科、联通智网十家单位负责组建。其中,联通数科是今年2月在北京成立的,由联通旗下6家专业公司合并组成,集团副总经理梁宝俊担任董事长,原政企客户事业群常务高级副总裁李广聚担任总裁。 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在为联通数科揭牌时的讲话中指出,组建该公司,是联通大力整合“云、大、物、智、链、安”(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安全)等能力,“打造独特创新竞争优势、实现创新赛道差异化突围”的重大战略布局。 中国移动旗下的“中移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则成立于2021年8月。公司成立时,由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总经理董昕等人为新公司进行了揭牌。在5G网络建设高峰期已过、移动用户数量见顶的当下,三大运营商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动作频频,也体现出他们在转型升级上的一些共识。 走出5G建设“尴尬期”,ToB业务表现亮眼 今年4月份,三大运营商陆续发布了其2022年第一季度的经营情况。其中,中国移动实现营收2273亿元,同比增长14.6%,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256亿元,同比增长6.5%。中国电信经营收入为人民币1196.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9%,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72.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1%。同期,中国联通营业收入达到人民币890.22亿元,同比提升8.2%;利润总额达到人民币57.14亿元,营收、利润均实现上市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可以说,经历了2019年的“谷底”之后,三大运营商都已走出4G流量见顶、5G网络建设投入巨大的“尴尬期”,财报都好看了不少。5G套餐用户方面,今年一季度,中国联通5G套餐用户达到1.71亿户,中国电信5G套餐用户约2.11亿户,中国移动的5G套餐用户则达到了4.67亿户,三家5G用户总和达到了近8.5亿。5G套餐渗透率的逐渐提高,也让三大运营商的移动ARPU(用户月均收入)得以走出“跌跌不休”的窘境。 早在5G开始大规模建设之前,行业内部关于5G应用的前景,就有了“行业占八成,个人占两成”的共识。“无论个人流量用量怎么上涨,流量的单价都是越来越低的,这样算下来,能给营收带来的增量都是有限的,公司内部从上到下都知道,2B才是出路。”不止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曾这样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说道。而在5G网络到位之后,围绕着更好网络条件的行业技术和解决方案创新,就水到渠成地成为了发展重点。 目前,三大运营商都在其财报中单独陈述其产业数字化方面的经营情况。中国移动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当季DICT(大数据与信息化)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37亿元,同比增长50.9%。中国电信也表示,公司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294.14亿元,同比增长23.2%。中国联通财报则指出,一季度联通云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91.2亿元,同比提升114%;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实现收入人民币62.31亿元,同比提升14.5%。 产业数字化业务高速增长,低研发投入水平成隐忧 整体上,三大运营商产业数字化收入的增长速度要远高于移动、固网等传统业务。不过,从绝对数量上来看,这部分收入还无法跟传统业务相提并论。而且运营商也都没有披露这部分业务的盈利情况,增收之后能否增利,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即便成立了产业数字化的专业公司,运营商企业也要面临外部竞争和内部创新等方面的挑战。在消费互联网已经相对饱和的当下,产业互联网是被不少科技企业和传统企业押注的领域。一位运营商省级分公司中层曾在与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交流时表示,虽然运营商都是大型央企,但是地方上也有不少从事相关领域的国企,围绕一些大型政企数字化项目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 而像华为、腾讯、阿里这样的科技互联网公司,近年来也都在产业数字化方面投入颇多,运营商要避免在方案集成的过程中被“管道化”,就需要有自身的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有意思的是,中国电信此次成立数字科技公司时,也称其为“争做核心技术自主掌控的科技型企业的重要举措之一”。这里的“核心技术自主掌控”,恐怕不只是相对国际科技巨头而言,也是相对国内众多科技企业而言。 不过,三大运营商长期以来以规模见长,在研发投入上的比例相比科技企业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中国移动、中国电信2021年的研发投入占比都是略微超过2%,而中国联通的同期研发投入则只有1.4%。三大运营商要真正实现业务转型,研发能力上的补缺将是一个关键任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许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皖滇闽甘等省份已成立省级教材委员会,省领导挂帅
- 美银证券:重申农夫山泉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53港元
- 靠卖防盗门和配件半年收入3个亿,但众泰还是最想造车
- 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印发《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
- 专家论道2022金融街论坛 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支持有力有效
- 微信大更新:一次可发99张图片,朋友圈支持修改可见范围
- 贵州省财政厅紧急下拨6500万元,支持抗旱救灾工作
- 游戏芯片也卖不动了?英伟达称正在调整价格
- 长城基金陈良栋:哪些股票适合高仓位?信息筛选加工能力很重要?
- 安信证券回应前员工参赛世界小姐事件:个人行为,与安信无关
- 微软Xbox CEO:对收购动视暴雪交易进展满意
- 钱坤投资:大盘走出强劲修复行情 继续关注通胀主线
- 欧阳娜娜个人品牌“nabi”定价太高引争议
- LPR降降降!提前还贷退退退?
- 瓷砖龙头蒙娜丽莎“过冬” 计提巨额坏账由盈转亏 股价今年已腰斩
- 人社部:目前正在抓紧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 刘强东发布内部信:集团员工及高管待遇将“一升一降”
- 新浪财经2022第四届金麒麟最佳证券分析师评选启幕(附规则)
-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涨近6%,京东集团、百度涨超10%,阿里巴巴涨近9%
- 深圳农商银行上半年投诉量居深圳农村中小银行机构之首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