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高温下冰块卖爆了!制冰成了好生意?
冷链是罕见好生制冰未来方向
7月15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双福制冰厂,高温工人们正在冰块储存车间内运输冰块。下冰图/中新社发 陆志鹏 摄
今年夏天,块卖高温天气肆虐大江南北:中央气象台连发35天高温预警,爆制冰成打破历史纪录;川渝地区40℃+成标配,罕见好生最高气温极值堪比吐鲁番;长江流域出现罕见的高温“主汛期反枯”。
持续高温之下,下冰空调、块卖电扇已经不够用了,爆制冰成冰块成了很多场所降温的罕见好生选择。从写字楼到核酸点,高温从农贸市场到工业厂房,下冰纷纷成了“用冰大户”。块卖冰块需求也带火制冰厂生意,爆制冰成企业加班加点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不过随着季节变化,南方高温天气行也将逐渐结束,制冰还是门好生意吗?
冰块卖爆了
炎炎夏日,只靠空调已经无法为打工人续命了,冰块成为新的消暑神器。
湖南长沙一家茶饮店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气温长期居高不下,令冷饮消费需求增多,因此对冰块的需求也相应增多。“随着气温升高,奶茶销量从此前的每天500杯增加到现在的每天800杯,其中99%都是冷饮杯,每天需要消耗大约200斤冰块。”
数据显示,7月底至8月初美团外卖上全国冰块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82%,售卖“食用冰”商家数量同比去年增长近90%。其中北京、深圳、成都、广州、天津成为购买冰块最多的城市,相关商品销量增速均超全国平均水平,增速超过200%。
而在食用冰块之外,一种专门用于降温的“工业冰块”也火了。这些冰块不同于可直接入口的食用冰,重量通常在80斤左右,采用含盐的卤水制作,降温快,化水慢,室内情况下可以使用10个小时以上,室外也能使用6-8个小时。
8月21日,成都最高气温达到了43.4℃,这也是成都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
然而刘祎所在的公司却被通知要开始限电。“物业告诉我们,公共区域的中央空调要全部关闭,办公区的空调制冷温度也不能低于28℃。公司让部分员工居家办公,但我们部门因为工作性质需要,还是必须到岗。”为了给大家降温,公司准备了绿豆汤、藿香正气液,还搬来了好多条状冰块,摆放在办公区各个角落。
成都成华区踏水桥北街设置了多个核酸点,虽然都在凉棚下,但依旧挡不住烈日炎炎。为此,社区第一时间采购了许多冰块,分放在小区的各个核酸采样点位,帮助“大白”降温。社区还号召周边居民,有冰的捐冰,没冰的冻冰,争取给“大白”提供一个更凉爽的核酸检测环境。
7月1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亳州路街道畅园新村小区,采样员正在利用冰块降温。图/中新社发 赵明 摄
农贸市场也用冰大户。一位水果商贩表示,夏季新鲜水果最容易变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高于16°C时,便会使用冰块降温。比如荔枝上市的时候,如果每天要运输1000吨左右的荔枝,就需要用100吨冰块来保鲜。此外,叶菜在装箱运输前,也都会先铺上一层碎冰。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智能建筑系一位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像叶菜这种含水量高的蔬菜,一进冷库就会发蔫。而冰块在融化时会挥发成水汽,更有利于保鲜。
冰厂供不应求
冰块需求激增,也带动制冰厂生意火爆。
成都双流一家制冰厂负责人表示,夏季向来是冰块的“热销季”,但今年由于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生意格外火爆,订单量比去年翻了一倍不止。
据她介绍,之前每天的产能是1000块,如今已经增加到了2000块,一块冰重80斤,也就是说日产能已经达到80吨,但依旧供不应求。“出冰后不到半个小时,就被客户拉走了,都来不及放冷库。”
上述负责人表示,其实自己的产能还能再加一倍,但由于近期电力供应紧张,为了保障居民用电,工厂从早上7点开始都是处于停工状态,只有晚上8点以后才能开始制冰。
四川乐山的孙乾则没有这样的烦恼。他的制冰厂不受限电政策影响,因此可以满负荷生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他让员工24小时三班倒,昼夜奋战,争取做到“歇人不歇机”。如此一来,每天就能生产150吨冰,差不多是3000多块。“在乐山这边,我已经是规模中等的制冰厂了。从今年6月底到现在,已经生产了超过1万吨冰块。”
那么,如此大量的冰块是如何生产的呢?据前述专家介绍,制冰的本质与家用冰箱制冷同理,技术门槛并不高。其原理是利用盐水凝固点比淡水低的特性,将注满淡水的模具放到零下十几摄氏度的盐水池中冷却若干小时。待冷却完毕,再将模具浸入常温的水中,使冰块边缘融化,与铁皮分离。
工厂制冰中。图/中国制冷学会科普部主任李晋灏提供
技术门槛虽然不高,但其实这种条状冰块的价格并不便宜。中国新闻周刊以消费者的身份联系了成都多家制冰厂,价格在15元至30元不等,两块起售,而且还不一定有现货。
下游“冰块热”,上游制冰设备企业的业绩也十分亮眼。制冰设备龙头企业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0万元-100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28.16%-135.20%。
看到冰块生意这么好,不少网友跃跃欲试,表示来年也要开个制冰厂。据红星新闻报道,上海一家制冰厂在工厂满产的情况下,每日收入约为27万元。若全月无休,月营收可达810万元。
但孙乾表示,制冰厂看着红火,但其实赚个辛苦钱而已。受高温影响,再加上电费、油价、人工成本都在上涨,今年的制冰成本较去年贵了不少。“平常生产一条冰要7块多,现在得差不多10块钱。”
制冰产业前景可观
8月25日,今年的三伏天正式结束。据中国天气网消息,未来一周,在冷空气和台风的南北“夹击”下,副热带高压整体有东退南压的趋势,强度也将有所减弱。这也意味着南方今年旷日持久的高温天气过程将进入尾声阶段。那么,随着高温天气结束,制冰业是否会迎来降温?
雪人股份市场部总监陈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南方大范围持续高温,对于制冰行业而言,市场有效需求量增加不少,不过制冰行业并非仅仅是因为高温炎热天气催生而出的应用细分行业。“大型制冰机主要用作大型商业超市、肉类研磨、冰蓄冷空调、混凝土冷却、纺织化工等行业;小型制冰机主要用作酒店餐饮、商业场所、医疗生物等领域。”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国内制冰相关现存企业超4500家,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山东、江苏、福建、海南等地,而四川、重庆当地的制冰企业数量并不多,分别为44家和30家。陈炜表示,这是因为制冰厂的需求往往与渔业有关,所以普遍位于沿海地区。
就在高温天气结束的同时,我国沿海地区的禁渔期也陆续结束,届时渔船对冰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为捕鱼做足准备,这才是冰厂的大客户。”陈炜指出。
另一方面,出于美味、医疗和安全性的需要,我国农产品、生鲜食品、海鲜和超市零售市场对冰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在中国制冷学会科普部主任李晋灏看来,制冰算是冷链物流中的一部分。去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到2025年,肉类、果蔬、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达到85%、30%、85%”。这也意味着制冰产业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近年来,随着冷链物流的飞速发展,制冷设备的需求在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为3832亿元,比2019年增长440.8亿元,同比增长13%。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2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500亿元。
李晋灏进一步表示,随着市场对冷链物流的重视,未来食品保鲜冷藏运输等环节会越来越依靠全程冷链。“但全程冷链由于成本原因,目前主要用于国内高端食品、海鲜和蔬果保鲜等场景。对于一些附加值并不高的农产品的保鲜,还是需要以冰为主,预计这种情况还将在未来多年存在。”
不过,陈炜也提醒道,目前对于冰的使用,仍然有提升的地方。他指出,可食用冰的生产不同于工业用冰,一方面需要对水源进行过滤,另一方面则需要在全程无接触的环境中生产,这样才能保证食品安全。但时至今日,我国还没有关于可食用冰制作的国家强制标准。
作者:余源
(责任编辑:热点)
-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每经记者 刘嘉魁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11月22日,2022中国资本创新成都)峰会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启幕。本届峰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承办,以“凝聚资本力量 助力创新创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据海关统计,2022年3月份我国氯化钾进口量在63.85万吨,环比减少16.12%,进口均价416.17美元/吨,2022年1-3月份总进口量在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4月21日下午消息,投资人如何挑选医疗赛道企业?进入癌症早筛市场还有机会吗?在今天举行的由新浪财经出品、新浪财经App及新浪科技联合主办的创投沙龙《财之道》2022年第四期节目中,北创投合 ...[详细]
-
国美回应与美的员工冲突:已要求济南分部慰问美的员工,将继续与美的合作
记者/姜菁玲4月19日,一份落款为美的集团中国区域的公函称,由于4月15日济南国美分部员工对美的员工“物理殴打”一事,美的系全品类即日起全面撤出国美济南分部,撤回全体国美济南分部美的集团派驻导购,暂停 ...[详细]
-
永辉超市后沙峪店)顺义区商务局工作人员张海亮告诉记者,目前,顺义区组建了以石门市场、顺商集团等4家国有企业,物美、山姆等6家连锁品牌企业和美团买菜、叮咚买菜等3家重点电商平台为骨干的保供企业队伍,连同 ...[详细]
-
北京市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小户型为主 建筑面积不超70平方米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北京市规自委发布了《北京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对保障性租赁住房以下简称保租房)的整体规划、配套设施、单体设计、室内装修等提出了基本要求,力求强化技术服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4月21日下午消息,投资人如何挑选医疗赛道企业?进入癌症早筛市场还有机会吗?在今日新浪财之道节目中,北创投合伙人于芳表示,癌症早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她表示,其实科学家、创新企业、工业界致力 ...[详细]
-
茅台五粮液舍得等头部酒企增产扩能 业内人士:名酒产能依然稀缺
红星资本局4月21日消息,继600519.SH)、000858.SZ)、603369.SH)等酒企先后发布扩产或技改计划之后,600702.SH)也发布公告称,拟投资70多亿元建设增产扩能项目。该项目 ...[详细]
-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巍娥 金秋时 王瑶11月,吉祥草等根茎类中药材采收结束后进入冬季管护期。所有采收的中药材洗净泥土后,经过风干被送往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这里,中药材经过洗、切、破、煮、提 ...[详细]
-
由于美国出口前景乐观,新豆播种进展缓慢,有助于提振大豆价格上涨,隔夜美豆上涨至两个月来的最高水平,进口成本上涨提振国内豆二及两粕继续跟涨,豆二今日小幅收涨1.51%,连续第三日增仓大涨,9月合约收盘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