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汽车消费挖潜挖出新机遇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期中央和地方不断出台的经济机遇促汽车消费政策无疑是业界最为关注的焦点,“能出尽出”的参考车消出新政策不仅进一步释放出汽车消费潜力,而且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多重新机遇。报汽 在业界看来,费挖这一轮促汽车消费政策出台速度快、潜挖范围广,经济机遇政策力度超市场预期,参考车消出新原因在于消费是报汽经济主拉动力,是费挖当前推动经济运行回归正轨重要发力点,而汽车消费又是潜挖重中之重,这是经济机遇因为汽车产业链条长、辐射范围广,参考车消出新是报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同时,费挖汽车消费占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的潜挖比重高,带动效应强,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关键领域。的确,尽管疫情以及原材料短缺等利空因素仍存,但超预期的政策带来超预期的市场热度,不仅资本市场反响热烈,各地汽车市场也呈现出红红火火的新景况,不少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在促汽车消费政策的“临门一脚”之下纷纷出手,汽车服务等相关市场也被带动起来,有预测显示政策实施将使今年汽车及相关消费增加大约2000亿元。 在热热闹闹的市场背后,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也迎来了新机遇:不仅是汽车本身需求增长,还将带动上游原材料、零部件,以及汽车“后市场”如维修、保养、保险、金融等行业发展。不难发现,这一轮促汽车消费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最为利好。虽然补贴逐渐退坡,但是新能源汽车配套政策支持力度和引导正在加强。例如“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延期”,有利于稳定消费者预期,提振消费信心,从而进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而“活跃二手车市场”,对于困扰新能源车已久的保值率低的问题将带来改善,从而有望盘活新能源二手车存量,推动新能源车迭代消费。此外,汽车下乡等促消费政策也在向新能源汽车倾斜。 新能源汽车的机遇如此显而易见,而站在更高的维度可以看到,中汽车市场的蓬勃之势正在吸引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向中国集聚。据媒体报道,近日德系三大豪华车制造商BBA(奔驰、宝马、奥迪)同时在中国举行新工厂的投产或奠基仪式,这是过去十几年中未出现过的事,而这三家德国车企在华扩张的都是电动车。磁吸国际汽车巨头的不仅是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更来自中国的技术、中国的产业链优势。以电池为例,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已占全球总装车量的一半以上,全球10大动力电池装机量厂家中国占了6家,外媒甚至称中国锂电池已成欧洲电动车的“新心脏”。特别是在技术这一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赛场,最新发布的“麒麟电池”能量密度超过了特斯拉4680电池,表明电池企业的技术实力已经站稳全球第一梯队,不仅在生产规模上,就连技术上也已经开始超越。 在先发优势的基础上,中国企业正在抓住新能源赛道这一历史性的机遇。数据显示,在电动车销量上,中国电动车企全球优势明显。在电动车全球4月最畅销品牌中,宝马、奔驰、大众、奥迪四大品牌一共销售68617辆,还不足一家的销量。今年前5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量就已经突破了百万,同比增幅更是超过了40%,而这是在疫情波及汽车供应链造成部分工厂停产的情况下取得的。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日前表示,预估2022年全年汽车出口量接近300万辆,大概率将超过德国。事实上,有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量已经超越德国,跃居第二。 正如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撰文称,电动汽车让中国加速崛起为汽车出口大国,而一个更大的趋势也由此开始,如果电池取代内燃机,而且中国在汽车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其颠覆性将是巨大的。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滚滚天雷!董事长、实控人夫妇纷纷被立案,5.8万股民亏麻了
- 商务部修订发布《商务领域标准化管理办法》
- 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累计达17.4万亿元 深圳人民币国际化排头兵地位愈发巩固
- 快递公司单票收入环比下降,价格战又起?业内人士:淡季所致,四季度将回升
- 一城一策: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提支持住房刚改需求
- 百强家电服务商实施家电售后服务提升行动
- VC没有放弃数字藏品
- 林毅夫|比较经济系统的现状与未来: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 竞逐首年3000亿元个人养老金市场 各路机构“开卷”了
- 算力经济激活数据潜能:近五年平均增速超百分之三十 关联产业规模超八万亿元
- 放弃互联网大厂,应届生为何更青睐新能源车企?
- 经济日报:对违规举牌顽疾需下猛药
- 华商智能生活灵活配置混合A过去3年上涨189% 高居同类6/431
- 浙江9月18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在杭州市
- 君乐宝要“喝”掉银桥?乳业格局洗牌仍未到“决战”……
- 环球时报社评:哈贝克的“对华天真论”,其实很无厘头
- 汪小菲的麻六记,够赚回电费吗?
- 快递公司单票收入环比下降,价格战又起?业内人士:淡季所致,四季度将回升
- 闪电速度!从上报到发行仅用时一周,5只硬科技ETF将于9月23日公开发售
- 大摩就客户信息问题与SEC达成和解,同意支付3500万美元
- 搜索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