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To B急赚钱,不怎么商业化的企业微信也不例外
编辑/苏建勋
的腾讯To B业务继续承担着收入“挑大梁”的角色。
5月初,赚钱企业微信宣布了一个重磅规定:服务商平台收费模式将进行调整。不商不例原有按照应用交易额收取的业化业微“平台技术服务费”,将变为按服务商接口调用收取的信也“平台接口调用许可费”。
这一规定已经在5月16日正式开始实施。腾讯5月16日后,赚钱用户如果在企业微信平台上新增部署第三方应用,不商不例须向企业微信提供一定的业化业微额外互通接口费用。
“这对厂商来说影响是信也重大的。”一位头部SaaS企业创始人对说。腾讯
简单来说,赚钱企业微信生态以前都是不商不例采取抽成制,也就是业化业微第三方应用厂商在平台上达成多少软件交易,企业微信按照交易额收取固定比例的信也服务费。新规出台前,这一比例在10%左右。
企业微信也公布了接口调度费的相关标准,并有90天的适应期,让服务商顺利过渡。企业微信第三方服务商的接口分为基础接口和互通接口,大致区别在于一个是对内沟通,另一个是对外沟通(即发送消息给客户),两种类型接口有不同的阶梯收费策略。
阶梯收费标准来源:企业微信官网今年,加快商业化的不止是企业微信,巨头们都加强了对To B业务的商业化预期。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态中的服务商也要随之而变。
涨价,还是自己消化?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一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肯定是大事不好,但也没有办法。”一位SCRM厂商创始人告诉36氪。
企微的这一新规相当于将收费前置。从服务商达成交易后分成,到只要用了企微的接口服务客户,就必须得交费。企业需要按照提供服务的账户数进行交费——也就是说,受影响最大的,是那些账户数较多的厂商。
比如,企微生态中的一个SCRM服务商,服务1000家中小企业,平均每个客户用到10个账户,那么就会产生每年1万个账户的接口调度费用。
这对服务商来说成本不菲。36氪询问了数家SCRM厂商,经过测算后,厂商们表示,自身服务成本上升了15%-35%不等。
2019年12月31日,企业微信和个人微信正式打通,私域流量创业迎来又一个黄金期。前两年,企微生态的准入门槛相对宽松,一大批SCRM厂商涌入,不久后就进入了同质化竞争阶段。一些厂商开始低价争夺市场,常见手段是随便找个第三方开发SaaS,对外定价每年/账号数百元,但并不给客户提供其他任何服务。
企微收费新规明显指向的,就是这些低价倾销、乘着企微生态红利赚钱的服务商。从源头提升成本,意味着再做低价产品肯定亏钱,厂商要给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如今生态中的服务商,有的选择涨价,有的则采取其他方式消化。
一位SCRM创始人表示,其产品价格在市场中并不算低,本次调整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并不打算对客户涨价。他对36氪表示对这一规定的赞同:“收费是迟早的事,这样才能让生态稳定,阻挡一批乱七八糟的低价竞争者。”
也有厂商选择改变产品。SCRM厂商「半城云」主要服务餐饮、零售的线下门店,创始人晏艺铭在得知新规后,迅速与团队重新测算定价,以及转变产品策略。
“如果说以前一个门店会用到10个账号或更多,我们会从产品上调整,比如让单个账号能够实现的功能更为多元,团队也会为客户提供更深度的增值服务,客户减少账户使用数量的同时,服务效果还更好。”他解释。
巨头To B业务要当家
企微新规调整,是巨头To B业务转型的小切面。
以腾讯自身为例,最近刚发布的一季度季报中,腾讯实现营收1354.17亿元,同比去年持平。但各个业务板块中,广告业务本季该业务营收同比下滑达18%,游戏业务仅有微弱增长。从2021年Q4开始,腾讯的营收增长引擎,已经换成了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
To C业务严重承压,巨头对To B业务的态度有了质的变化——不能再是烧钱换规模,而是要开始当家。大家都不约而同加快商业化步伐,以及调整收入结构。
认清定位是第一步。在进行“云钉一体”(阿里云+钉钉)整合后,阿里云开始加速盈利步伐,已经连续五个季度盈利。
钉钉也拓展了不少大客户,加强商业化——今年3月,钉钉在春季发布会中就给自己定下了清晰边界,宣布专注PaaS化,不再涉足Saas(软件即服务),而是交由生态伙伴建设。而今年上任的钉钉新COO库伟,负责钉钉大客户战略及商业化业务。他曾任中国联通市场部副总经理、联通华盛总经理,有丰富政企大客户经验。
巨头们的决心坚定,从这两年的各项改革动作可见一斑。
腾讯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从去年开始,就从组织到业务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后退一步”是核心。在近期36氪的采访中,腾讯副总裁、CSIG负责人汤道生就表示,腾讯To B正在从过去很多低质量、转包项目的模式,转为基于腾讯自研产品为主导、健康可持续的业务模式。CSIG主动缩减了许多亏损项目,并对不适合自己的业务“说不”。
字节旗下的飞书,也完成了一系列变革。首先,飞书在去年11月字节组织大调整时,被提为六大BU之一。而从去年开始,飞书开始高举高打做商业化,客户群从原来的互联网、文娱等中小企业,延伸到零售、新能源车、制造业等行业的大客户,如元气森林、、新希望等等。
互联网寒冬中,巨头们的To B业务要开始挑起大梁,但对生态中的服务商而言,其实利好更多。
“市场上钱不多了,又有反垄断等因素,巨头们正在回归To B业务的本质,这对SaaS厂商反而是利好。不是前几年那种资本驱动,而是客户驱动。大家都做商业化的时候,To B生态才会开始进入到良性的循环。”一位头部SaaS厂商创始人对36氪表示。(来源:36氪)
(责任编辑:休闲)
-
中国网11月21日讯 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以下简称“二十条”)发布以来,各地按照“二十条”部署调整防疫方案,针对核酸检测、风险区域管控以及新冠疫苗接种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取得了积极防控效果。 ...[详细]
-
新京报讯 据东城政务服务官微消息,按照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现就东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暂停现场服务公告如下:一、暂停现场服务自2022年11月21日周一)起,东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东城区金宝街52号)暂时关闭 ...[详细]
-
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迭纪”)宣布,其第三款3D打印药物产品T21获得美国FDA的临床试验批准,这是三迭纪两年内在FDA获批的第三个IND。据了解,T21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了精准的结 ...[详细]
-
买房门槛降至历史低点:超百城首付两成 多城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
首付比例降至两成、首套房贷利率降至4%以下......今年以来,多地优化信贷政策,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及购房门槛进一步宽松。超百城购房首付比例降至20%地方层面出台的楼市新政中,“降低首付比例”已成为多个 ...[详细]
-
每经记者 李沛沛 每经编辑 叶峰 11月21日,富荣基金旗下的富荣中短债净值大跌12.08%,引发市场和投资者广泛关注。就在不久前,富荣基金发布了一则赎回款项安排的通知,将这只基金支付赎回款项延长到T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雁争)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成果发布会21日在湖北武汉举行。会上发布了系列研究报告,推介了一批典型实践案例,展示了一批创新发展成果,为更多行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 ...[详细]
-
石墨烯电暖器、碳纳米管电地暖、空气源热泵…… 这些黑科技带来冬日里的别样温暖
◎科技日报 记者 陈 曦立冬节气后,气温不断走低,各式各样的取暖设备“粉墨登场”。如今,除了取暖“老三样”——暖气、热水袋和电热毯外,我们身边还出现了一些科技感很强的“取暖神器”,如石墨烯电暖器、空气 ...[详细]
-
11月21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了由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监测 ...[详细]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持续干旱的背景下,美国西部一些城市为了节水甚至开始拔除绿化草坪。据美联社18日报道,管理凤凰城、盐湖城等城市的水务机构近日签署协议,将在美国西部大量拔除装饰用草,以保护枯竭的科罗 ...[详细]
-
中泰证券:维持阿里巴巴-SW买入评级 非核心业务成新增长亮点
中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9988)“买入”评级,由于2023财年Q2业绩受到消费需求减少、疫情以及竞争持续影响等种种挑战,下调2023-25财年营业收入至8922/9915/10936亿元,调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