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绘就产业发展蓝图
● 本报记者 杨洁 罗京
全国各地两会密集召开,地方在盘点2022年成绩的绘产同时,多地也在加紧谋划2023年的展蓝产业发力重点,创新举措培育发展新动能。地方新能源、绘产新材料、展蓝数字经济、地方元宇宙等领域成为多地2023年产业部署的绘产重点。
加快布局氢能产业
多地明确把大力发展新能源、展蓝新材料产业作为2023年工作重点。地方
新疆提出,绘产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展蓝大力发展硅基新材料产业。地方甘肃强调,绘产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展蓝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云南表示,要加快建设全电池产业基地,力争产值三年翻三番。贵州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2023年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产值增长100%以上、总量突破1000亿元。
“相比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优势在于拥有富足的风光资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付保宗表示,“丰富的工业原材料和更低的要素成本,也吸引新能源企业到西部投资建厂。”
多地提出了2023年新能源装机规模的具体目标。内蒙古强调,要加快大型风光基地和源网荷储、风光制氢等场景项目建设,力争并网装机2500万千瓦以上。浙江提出,要加强绿色电源项目建设,新增并网清洁煤电装机200万千瓦、风光电装机400万千瓦。陕西争取2023年新增新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安徽争取2023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00万千瓦以上。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氢能及燃料被多地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点名”。例如,重庆提出,要共建成渝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安徽提出,要加快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辽宁提出,要建设北方重要氢能产业基地。山东提出,要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力度,整合锂电、动力系统、整车制造等资源,尽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赛迪顾问高级分析师李宸表示,各地加快布局氢能产业,一方面是响应国家号召,将氢能产业发展落到实处,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另一方面是提前布局,在氢能产业发展过程中把握先发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记者注意到,多地在部署2023年工作任务时,重点聚焦数字经济领域,纷纷明确今年数字经济的发展目标,有些地方还提出要超前布局元宇宙等未来产业。
中国信通院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球经济整体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稳定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复苏的关键抓手。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江西将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支持政策;湖北强调,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跃升工程,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重庆表示,力争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江苏2022年的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万亿元,其表示2023年数字经济规模目标突破5.5万亿元。
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深化赋能实体经济,成为数字经济重要发展趋势,不少省份也结合自身产业特点,明确数字经济发力方向。吉林表示,培育壮大数字经济,要发挥“吉林一号”卫星系统优势,打造全球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系统,加快建设,升级数字农业农村云平台,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升级工程,建设长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山西表示,要推动数实融合、数智赋能,加快推进各行业领域数字化改造,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数字融合应用新场景。启动“灯塔工厂”创建行动。
作为数字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浙江提出,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超百亿元数字企业40家,新增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50家,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支持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元宇宙等未来产业也将成为地方前瞻布局的方向。例如,上海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河南表示,加快省区块链产业园、元宇宙科创产业园建设;山东表示,加快5G、千兆光网、数据中心等建设应用,支持潍坊建设元宇宙产业园。
上海市人大代表陈伟栋认为,元宇宙可细分为消费元宇宙、企业元宇宙、工业元宇宙,他建议将工业元宇宙作为培育元宇宙的阶段性工作重心,可以作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抓手。
强化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要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各地今年两会也敲定了今年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升级工作方面的部署蓝图。
安徽提出,2023年将全面展开创业安徽建设,开拓人力资源红利,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潜能,让各类要素资源加快汇聚、充分涌流。北京提出,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拓展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宁夏提出,2023年要培育引进各领域急需紧缺创新人才1万人以上、创新团队15个以上,着力推动审批、包抓、帮扶、落实等机制创新。
培育新动能势在必行。过去10年,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为湖南GDP跃升至4.6万亿元立下汗马功劳。如今,湖南瞄准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这“新三样”,打造新引擎。
湖南提出,2023年目标新增百亿企业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60个。重点支持工程机械产业拓展海外市场,推动轨道交通向高端整车发展,巩固扩大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产业领先地位,提升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占全国10%以上。
陕西提出,2023年将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上海提到,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3%。深入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强化在沪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配合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
广东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全面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
(责任编辑:娱乐)
-
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引擎,振作工业经济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坚实支撑。11月21日,为加快推动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落地见效,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更好发挥稳住经济大盘“压舱石”作用,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刚刚敲钟5天就宣布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在创造了A股首家“北转创”的纪录后,也将创造转板公司从敲钟上市到公告重大重组的最快纪录。受此消息的影响,泰祥 ...[详细]
-
来源: 国是直通车日本还是没顶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日本再度开始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但规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65%。6月,日本从俄罗斯进口石油量一度缩减至零。日本为何恢复购买俄罗斯石油?一方面,日本 ...[详细]
-
消费者要意识到,真正的无人驾驶还远没有到来。近期,造车新势力处于“多事之秋”。日前,汽车行业人士许先生的小鹏P7疑似因刹车失灵连续追尾。许先生称,8月12日还只是轻微追尾,8月13日的追尾导致车头被撞 ...[详细]
-
“红通人员”冯卫华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违法所得没收案一审开庭
来源:人民网北京11月22日电 倪弋、薄晨棣、李楠楠)2022年11月22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党委原副书记、调研员、上海市新杨工业园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原 ...[详细]
-
一度沉寂的橙心优选有了新动作。近日,多方消息显示,滴滴旗下的社区团购平台橙心优选在兰州恢复运营。界面新闻搜索“橙心优选”小程序发现,兰州市场提供的货物和以往社区团购品类相差不大,多为粮油调味、蔬菜水果 ...[详细]
-
戴恩国际涨超10%,菲利普斯66提出以34.75美元/股的价格收购该公司
戴恩国际DCP.N)涨超10%,此前菲利普斯66PSX.N)提出以34.75美元/股的价格收购该公司。 ...[详细]
-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8月17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其中,任命徐加爱为应急管理部副部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应急管理部官网“领导信息”一栏已更新徐加爱简 ...[详细]
-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尽管迄今为止避免了大规模裁员,裁员却严重打击了美国科技公司,尤其是那些受到低迷的广告市场支持的公司,而谷歌内部的焦虑情绪正在急剧上升。Alphabet高管强调需要提高“专注度” ...[详细]
-
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0027)“买入”评级,目标价57港元。公司今年第二季净收入为24.24亿元,按季下跌41%;经调整EBITDA亏损3.84亿元,表现好过该行/市场预期的亏损5.11/5.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