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轨道交通线网总规模已增至1148公里 居全国首位
转自:北京商报
发展轨道交通是北京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轨道公里国首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交通居全有效途径。9月21日,线网北京轨道交通十年发展成就媒体座谈会举行。总规增至会上介绍,模已十年来,北京北京不断推进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轨道公里国首推动轨道交通与城市生活深度融合,交通居全构建“轨道上的线网都市生活”。目前,总规增至北京轨道交通路网总规模已增至1148公里,模已居全国首位。北京未来,轨道公里国首北京将继续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交通居全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442”到“783”
北京持续发展轨道交通,在十年建设中已取得不错成绩。据北京市交通委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马川介绍,当前,北京交通行业以解决海量人口出行问题为出发点,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便捷市民出行为目标,共同推进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由16条增加至27条,总里程由442公里增至783公里,线路覆盖12个行政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据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服务管理部部长张文强介绍,北京地铁公司在原有基础上开通了6、7、11、S1等线路,以及8、9、10、15、昌平、八通等线路的延长线,运营规模由2011年底的11条线370公里200余座车站,发展到目前17条线路538公里390座车站。
同时,市域内市郊铁路由1条增至4条,里程由73公里增至365公里,北京轨道交通线网总规模1148公里,居全国首位。
“可以说这一成长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在国际上也是遥遥领先。”首都经贸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北京的城市定位和与周边城市的关系密不可分。”
据悉,北京将继续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始终保持国际最先进水平,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随着轨道新线的陆续开通,线路的通达性和便利性有效提升,轨道交通的吸引力也日趋增强。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日均客运量由2012年的672万人次增至2019年的1300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达1378万人次。同期在公共交通出行中的占比也从32.3%增至57.4%,提高了25个百分点。
“轨道交通因其便捷、准时、快速等特点成为市民通勤的首选,有效遏制了道路交通拥堵进一步恶化,我市交通指数近年来稳定在‘轻度拥堵’级别。”马川介绍。
缩间隔提运力
十年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逐步由追求建设速度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率转变、由相对独立发展向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向聚焦创新驱动转变,轨道交通运行更加安全、快捷。
一方面,北京通过优化行车组织、改造设备设施、应用科技手段等措施,不断提升路网安全和服务水平。马川介绍,当前,北京路网兑现率、正点率等主要运行指标在CoMET(国际地铁协会)均排名前列,同时,列车服务可靠度达到3000万车公里/次,比2012年的267.02万车公里/次提升近11倍;自动售检票、电扶梯等服务设备可靠度均常年保持在99.9%以上,并固化形成了消毒、通风、测体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策略,筑牢轨道交通疫情防线。
另一方面,北京不断缩短发车间隔,提升运力。2012年至今,全路网累计缩短行车间隔近150余次,目前有10条线路最小行车间隔已达到2分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其中,据张文强介绍,北京地铁通过创新网络化运营思路,优化网络资源配置和网络客流分析调度,精准投放运力,持续动态优化17条线路列车运行图,核心区9条线跑进2分钟运营间隔,其中1号线、6号线最小运行间隔达到1分45秒,10号线最小运行间隔达到1分40秒。
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运营运输总管王英也指出,针对近年来大兴线客流的变化,2021年,京港地铁创新性提出并在4-大兴线成功实践了复合交路套跑模式,即8点前把迎来峰值的大兴线客流快速运出,8点后把大运力北移,重点削峰4号线大客流,实现运力与客流的更精准匹配,由此,大兴线正式进入了2分间隔。
轨道“融合”生活
十年来,北京市不断推进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推动轨道交通与城市生活深度融合,构建“轨道上的都市生活”。在推进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融合发展方面,北京市实现了北京西站、清河站等的地铁、铁路和市郊铁路的安检互认,探索研究了轨道交通“四网融合”顶层设计,推动轨道交通融合发展。
同时,顺应支付电子化趋势,轨道交通全路网实现了支付宝、微信二维码、银联云闪付等移动支付方式全覆盖,省去了乘客排队买票的烦恼。目前,北京轨道交通已与北京地面公交、国铁实现了“一码通乘”,并先后与上海、天津、广州、重庆、呼和浩特等5座城市实现轨道交通的票务互联互通,还与航空合作推出空港联运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便捷乘客出行。
此外,北京市推进规划建设轨道微中心,实现轨道交通与城市用地、功能、交通、景观、市政的一体化融合:公布了第一批71个轨道微中心名单;规划100个一体化项目,包括11座车辆基地和89座车站。去年,134处便利店、药店等站内便民设施上线运营,丰富了乘客出行体验,方便了乘客生活。
但同时,叶堂林认为,要进一步增强轨道交通吸引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发挥轨道交通在优化城市产业空间布局、推进职住平衡的向导作用,还需继续打破行业及地域壁垒,实现北京与其他城市间、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间的互联互通。
“当前,北京的轨道交通里程和密度虽然已经十分领先,但与各种‘建在轨道上的世界城市’相比还有提升空间,尤其跟东京相比。”叶堂林表示,“例如,东京同一条线路在地下开了好几层,越往下越是大站,对于较远的目的地乘客可以选择地下较深的线路‘一站即达’,从而解决长距离通勤问题,目前东京的轨道最多建设了7层,而北京目前最多3层,没有比较快捷的快线,因此,还需继续推进‘大站快车’模式,将轨道建设加长、加密。”
对此,8月17日公布的《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0年-2035年)》中规划了总规模约2683公里的线网,包括区域快线1058公里和城市轨道交通1625公里。同时,马川介绍,《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实现后,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进一步突破1000公里;此外,《北京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2-2027年)》已进入公示阶段。
“待相关项目陆续落地实施,‘轨道上的都市生活’日渐展现,市民生活和出行品质将同步提升。”马川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冉黎黎
(责任编辑:知识)
-
来源:央视新闻据俄新社8月31日援引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戈尔巴乔夫的去世深感哀痛,并将在31日早上给他的亲友发去唁电。俄罗斯总统事务局中央临床医院当地时间30日夜间发布消息 ...[详细]
-
交通运输部传达贯彻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交通运输部传达贯彻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力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 为“民生托底、货运畅通、产业循环”提供坚实保障交通运输部迅速传达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 ...[详细]
-
作者 | 闫淑鑫 编辑 | 熊思怡 审校 | 贾亦夫来源:V观财报曾遭老教授维权的知网再度陷入舆论漩涡。4月18日,“知网续订费近千万”引发网友热议。随后,知网方面回应“V观财报”称,上述消息“不 ...[详细]
-
【相关阅读】记者辛继召 深圳报道在基本面并无大幅波动的情况下,等银行股的股价出现异常波动。4月18日,招商银行600036.SH)股价开盘大幅下跌。当日跌幅一度逾8.5%。截至午间收盘,招商银行跌幅收 ...[详细]
-
日前,人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火锅料理师”成为中式烹调师职业下的新工种。 据官方定义,“火锅料理师”是指从事火锅锅底、酱料、蘸料制作、菜肴预制、菜品切配并具备一定餐饮 ...[详细]
-
大宗商品价格、疫情对经济影响、房地产发展……统计局发布会回应这些问题
4月1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2022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以下为主要内容:我国经济有望保持恢复发展态势付凌晖表示,总的看, ...[详细]
-
今天4月18日),北京市召开第307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通报,为了首都安全和市民群众能够度过一个欢乐、健康、安全的“五一”假期,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 ...[详细]
-
南京的水果商严光宇请人从云南运到浙江嘉兴贩销的近20吨西瓜,因疫情管控3月底滞留在嘉兴水果批发市场外围。眼看西瓜将放烂,严光宇上网发布求助视频,询问交通管控下如何将整车西瓜无偿赠予嘉兴市民。没想到,当 ...[详细]
-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高 山 任寒飞】9月3日是“摩天大楼日”,这是被誉为“摩天大楼之父”的路易斯·沙利文1856—1924)的生日,早期美国芝加哥和纽约的许多摩天大楼都是他设计的。摩天大楼曾被认为 ...[详细]
-
“专精特新”企业揭秘高成长“密码” 资本市场为创新注入新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专精特新”企业作为解决“卡脖子”难题、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增强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坚实保障,近年来备受市场各方关注。近年来,以深交所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力量始终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