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专家详解:上海为何要持续坚持动态清零?
记者 | 原祎鸣
上海新冠疫情仍在高位运行,多位动态4月9日,详解上海卫健委公布,上海全市新增1006例本土确诊病例和2393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为何但好消息是持续,上海本轮疫情已有1.1万余名患者出院。坚持
当前,清零上海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多位动态从严从紧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详解界面新闻记者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薛迪、上海病毒学家常荣山、为何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吴少龙分别进行了专访,持续探讨为什么我们要努力实现动态清零。坚持
界面新闻:面对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清零亚分支BA.2,为何疫情防控形势更为复杂严峻?多位动态
薛迪:奥密克戎最大的特点除了传播速度太快,还有一点是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很高,病毒的传播是隐匿的。此前新冠病毒感染的时候,感染者一般会出现症状,会到医院就诊。现在大多数感染者没有症状,很难被发现,也就更容易蔓延,主要依靠筛查的方法来发现感染者。因此,在发现有症状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时,可能已发生社区传播。
常荣山: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亚分支BA.2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太快,R0值大约在13左右,换言之,一名感染者在理想状况下可以传染给13人。所以防控奥密克戎的难度比防控新冠变异毒株德尔塔要难5~10倍左右。
与新冠原始毒株比较,武汉疫情爆发时期,两个医生戴着口罩在一米以上两米以内的距离面对面交流长达半个小时,新冠传染的概率在5%,但是对BA.2来说,只需要五分钟就可以达到5%的传染概率,较原始毒株的速度增快了6倍。
从一个例子也可以对比看出奥密克戎的传染速度之快,在2020年武汉封城以前,确诊病例的增长速度是22.3%±3,但是现在上海的确诊病例的增长速度是22.5%左右,上海已经做了一部分管控措施,但是增长速度仍然比武汉封城以前高。
界面新闻:上海的疫情吃紧,何时能回归正常未可知,为何仍然要坚持管控和动态清零政策?
薛迪:由于新冠病毒的传染性与易变异性特点,因此需要有防控的策略与措施。一般而言,在疫情防控策略与措施制定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疫情防控策略与措施对人群中的个体与总体的健康影响、经济影响,包括经济风险与可能获益,以及社会影响。
从公共卫生伦理的角度,公共卫生措施制定需遵循有效性原则、比例原则、必要性原则、最小侵权原则和向公众阐明正当性原则。为此,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的策略与措施制定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策略与措施对新冠病毒感染及健康影响的程度,对医疗与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及因此产生的其他健康影响及可能的健康风险;对社会和个人的经济影响,如损失或获益;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如百姓的工作和生活影响、社会运行与管理的影响等。
吴少龙:面对新冠病毒的时候,人与人所面临的危险并不是等同的,虽然每个人都有感染与死亡的可能性,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奥密克戎对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是更不利的,对年轻健康的人群的影响较小。所以我们是必须要进行管控的,但管控的同时也要注意配套的公共措施是否落实到位,要考虑癌症患者、血透患者、孕妇生产等一系列问题,不能因为新冠会导致死亡就让另一部分人陷入危险之中。
如果不进行隔离,就会出现大量的死亡病例,虽然奥密克戎的死亡率比较低,但其传染性太强,感染人群的基数很大,如果大面积人感染,一定会有更不好的负面影响,香港就是一个案例。
现在的上海只能严防死守,不要让其外溢,没有更好的办法。从深圳经验看,基于早期严防天天核酸的防控体系可以战胜奥密克戎。国外假装是流感彻底放开,必然会被病毒反复教育。只要统一思想,疫情防控优势不会变成劣势。
界面新闻:上海目前已经实施了多轮的抗原和核酸检测,对感染者和密接实行隔离,这将如何帮助实现动态清零?
常荣山:实践证明,物理隔离非常有用,一定要减少5个人以上的聚集并且减少人员的流动。目前对比国外的增长速度,中国的增长速度要慢很多。因此我们一直强调一定要尽可能的阻断传播,降低感染人数,这也有助于进一步缩短需要管控的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建议群众在家里做抗原检测的原因,抗原检测可以减少室外聚集做核酸检测的情况,对抗原检测显示有问题的再施行单独核酸检测的策略。
可以对比的是德国,德国现在的感染病例80%都是感染奥密克戎BA.2,并且德国的前期防控、快速检测以及新冠疫苗的接种率都较好,但是中国仍然是确诊速度增长最少的,这就说明隔离是非常有用的。
界面新闻:上海目前遇到防疫困难还可能和哪些因素相关?
薛迪:上海除了有着大城市人口密集度高的特点外,更重要的是上海这两年始终保持较开放的状态,有国际机场、国际港口,是外来人员与物品的重要入境口,与国内其他地域也有密切的人员与交通运输往来。
常荣山:上海的特点是人口非常密集,常住人口近2500万人口,聚集在6340.5平方公里的面积内,更容易造成传播,因此防疫的难度更大。我也一直强调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定要打新冠疫苗,现在大多数群体完成两针新冠疫苗接种也已经有4-6个月,也可以考虑补种新冠疫苗。
(责任编辑:知识)
-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每经记者 刘嘉魁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11月22日,2022中国资本创新成都)峰会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启幕。本届峰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承办,以“凝聚资本力量 助力创新创 ...[详细]
-
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了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报告提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 ...[详细]
-
易纲:最近我们扩大了支持民企发债的“第二支箭” 为民企发债提供风险分担
【易纲:最近我们扩大了支持民企发债的“第二支箭” 为民企发债提供风险分担】财联社11月21日电,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2年论坛年会上讲话表示,房地产业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其良性循环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文 夏子航 李少鹏 在碳酸锂价格持续大涨的背景下,锂矿争夺战变得更为火热了。 最新公告显示,锂矿巨头——决定出手,一方面有意参与竞拍雅江县斯诺威 ...[详细]
-
矫 月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呈现业绩两极分化的窘状:一方面,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业绩大涨;另一方面,下游电池生产商业绩下滑,并连带新能源汽车生产商业绩欠佳,甚至亏损。究其根本原因则在于“疯狂的锂价”。据 ...[详细]
-
吕建明扩张尚未收效涉信披违规遭立案 通策医疗净利下滑16.9%市值蒸发894亿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长江商报从不低调的吕建明又“火”了一把。11月18日晚间,600763.SH)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吕建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雁争)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成果发布会21日在湖北武汉举行。会上发布了系列研究报告,推介了一批典型实践案例,展示了一批创新发展成果,为更多行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 ...[详细]
-
来源:安徽日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一系列要求,为我省婚俗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省围绕婚俗改革试点主题,通过健全机制、建强阵地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易纲:阶段性工具有明确的实施期限或退出安排 在达到预期目标后可以有序退出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于11月21日至23日在金融街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演讲时表示,我国货币政策有“总量与结构相结合”的特点。他介绍说,稳健货币政策不仅有总量上的支持,也有结构上的特色。央行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