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动车质量投诉不断,重营销轻研发问题突出
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小牛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 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
来源:消费者报道
■按:
不少消费者投诉小牛电动车存在质量缺陷、售后服务缺位等问题。电动断重
有“两轮特斯拉”之称的车质出小牛电动,在经历了过去数年的量投辉煌后,开始走下坡路。营销
财报数据显示,轻研2022年三季度,发问小牛电动营收11.53亿元,题突同比下降6.00%;净利润为290万元,小牛较去年同期的电动断重9170万元下降了96.84%。
销量方面,车质出2022年第三季度小牛电动销量为320798辆,量投同比下降19.2%。营销其中,轻研中国市场的发问销量为263189辆,较去年同比下降32.9%。
从红极一时的电动车新贵到近期业绩疲软,小牛电动经历了电动自行车市场的风口,也涌现了各种问题,其中,消费者投诉小牛电动车质量缺陷、售后服务缺位的问题尤为严重。
就消费者的投诉、小牛电动销量和营收下滑等方面的问题,《消费者报道》向小牛电动方面发送了采访函进行问询,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复。
▲来源:小牛电动官方网站主打智能化却重营销,轻研发
11月21日,小牛电动公布了2022年三季度的财报,其业绩增长乏力在其中可见一斑。
三季报显示,2022年三季度,小牛电动实现营收11.53亿元,同比下降6.00%;净利润为29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9170万元下降了96.84%,调整后的净利润为0.2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2亿元同比下降了80.23%。
▲来源:小牛电动官方网站今年第三季度,小牛电动在销售和营销方面的费用为1.7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0.90亿元增长了89.6%,营销费用占收入比例为14.8%,较2021年同期的7.3%增加了7.5个百分点。
然而,在营销费用不断走高的时候,以智能电动自行车为卖点的小牛,却出现了重营销而轻研发的问题。
▲制图:消费者报道《消费者报道》发现,2022年小牛电动第三季度的研发费用为0.50亿元左右,仅是1.70亿元营销费用的三成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营销费用远高于研发费用,在小牛电动的财报中不是孤例。2022年Q1与Q2,小牛电动的销售费用分别为0.70亿元与0.93亿元,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仅为0.42亿元与0.44亿元,与高额的营销费用相比显得相形见绌。
从财报上看,小牛电动的研发费用总体较低,而营销费用却不断加码,对于将“黑科技”作为主要标签的小牛电动而言,研发费用的不足显然难以支撑起更加智能化的产品供给。
重营销而轻研发,让小牛电动在市场上尝到苦果。
小牛电动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小牛电动销量为320798辆,同比下降19.2%。其中,中国市场的销量为263189辆,较去年同比下降32.9%。
值得注意的是,小牛电动销量下滑并非一日之寒。2022年第二季度,小牛电动销量为20.89万辆,同比下滑17.4%;同期,小牛电动在中国市场销量为18.03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26.7%。
此外,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小牛电动的美股股价整体呈现大幅下滑趋势,截至美东时间11月17日收盘,小牛电动的股价为3.720美元,与美东时间去年11月22日的20.010美元相比,跌幅超过八成。
小牛电动患上“富贵病”
“黑科技、时尚个性、创始人是天才少年、创立4年即敲钟纳斯达克”,这些是小牛电动昔日的亮眼标签。
在电动自行车走性价比路线之时,小牛电动率先在高端化和智能化上发力,接连推出爆款车型,时尚的车身设计和丰富的智能化配置,让小牛电动车迅速成为市场宠儿。
▲小牛与雷神联盟车型(来源:小牛电动官方网站)然而,在高端化和智能化方面,小牛虽然是先行者,但是在后来居上者面前却显得力不从心,有“两界特斯拉”之称的小牛电动,在这个过程中患上了“富贵病”。
受近年来钴、锂、镍等锂电材料的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小牛从今年4月1日起对全系锂电产品进行调价,涨价幅度在200~1000元不等,走高的售价也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小牛电动公布的今年双十一销量数据显示,其在某电商平台5000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达82.7%。
售价始终处于高位,也让小牛电动很难实现走量。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小牛电动车销量为103万辆,仅排在行业第九位。
▲来源:艾瑞咨询《2022年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白皮书》在高端电动自行车领域,小牛电动的独特性和优势也在丧失。《2022年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白皮书》显示,在5000~6000元的价位,小牛仍然保持着领先优势,位居出货量第一名。不过在4000-5000元的价位,小牛已经被雅迪反超。
▲来源:艾瑞咨询《2022年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白皮书》不仅如此,小牛电动的“富贵病”也蔓延至汽车行业。在质疑声中,小牛牛创旗下自游家NV车型在今年10月上市,售价区间为27.88~31.88万元。
▲来源:NIUTRON官方网站不过,自游家NV的长续航版纯电车型CLTC续航里程560公里,标准版CLTC续航里程440公里,这对于一款中大型SUV而言显然难以解决续航焦虑。增程式车型与问界M5展开正面竞争,自游家NV的售价也注定不具备性价比上的优势。
质量问题层出不穷
然而,价格上去了,小牛电动自行车的质量和售后问题却层出不穷。
2022年8月7日,福建漳州的方女士花费5000元,在当地的一家小牛电动门店购买了一辆小牛UQI都市版电动自行车。然而,这辆电动自行车自购买后却故障不断,方女士还为此在黑猫投诉发帖。
▲方女士购买的小牛电动自行车(受访者供图)据方女士介绍,这辆小牛电动自行车在停车断电之后,在没有人或动物触碰车辆的情况下,会自己发出警报声。
▲方女士的小牛电动自行车多次发出警报提示(受访者供图)为此,方女士多次将车辆送至购车所在的小牛电动门店维修,不过均未能消除故障。对于车辆警告多次检修均未能消除故障的问题,方女士向门店提出退车或者换车的要求,不过遭到对方拒绝。
知名法律博主@谈典看法、上海中联(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小明表示,如果故障是电动自行车本身质量问题引起,门店和小牛方面需要免费为方女士维修,若三包有效期内经多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经检测鉴定为产品质量问题,方女士可以要求退换车辆。
实际上,方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消费者报道》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有多条针对小牛电动的投诉,累计投诉量超过1900条,主要涉及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多位网友投诉小牛电动车(来源:黑猫投诉)比如,有消费者表示购买不久的小牛电动车,出现车辆无法行走、黑屏断电、控制器故障等问题。同样有小牛用户遇到新车无法行驶的问题,更换电瓶后故障又再次出现。此外,还有消费者表示在小牛电动车门店更换电池,结果车辆被换上了旧的电池。
另外,小牛电动车的产品和营销更偏向于年轻化和小众化,甚至成为电动车玩家的首选,这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改装的现象。今年央视“315”晚会,小牛电动车部分门店因提供解码装置,违规提高车速上限而被点名。
▲小牛回应非法改装问题(来源:小牛电动官方微博)井喷式增长之后,加上监管措施不断完善,电动自行车市场逐渐趋于理性,功能配置过剩的产品难以长远立足,实用且性价比高的产品才是消费刚需。对于小牛而言,在成为“网红”不断“出圈”之余,更需要提升品控质量和服务水准,才能成为电动自行车市场的常青。
就消费者的投诉、小牛电动销量和营收下滑等方面的问题,《消费者报道》向小牛电动方面发送了采访函进行问询,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复。
(责任编辑:综合)
-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编辑 廖丹 11月18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确定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机构名单,其中包括23家商业银行和11家理财公司。同日,证监 ...[详细]
-
文/甘甜综合报道,当地时间25日,全球首富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与董事会达成最终协议,以每股54.2美元的价格对其进行收购,交易价值约为440亿美元。路透社报道称,推特交易已获得董事会批准,目前尚需股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4月26日,开盘继续跌停,盘中出现拉升,目前已翻红。截至最新发稿,步步高股价回升,涨1.27%,报10.35元。此前,步步高连续2个交易日跌停。 ...[详细]
-
购买保险是现代社会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金融市场繁荣和人们风险意识增强,保险产品与个人、社会愈加息息相关。为更好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预防销售误导虚假宣传等风险,减少保险消费 ...[详细]
-
新浪娱乐讯 据媒体21日报道,大S指控汪小菲未履行离婚协议,3月起不再支付她生活相关费用,至今累积欠超500万元约114万元),因而向台北地方法院声请强制执行。由于事证明确,法院已裁准,汪小菲在台资产 ...[详细]
-
银保监会资金部明确保险资金存款银行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监管的口径
财联社4月26日电,财联社记者从业内获悉,银保监会资金部近日向各保险公司、保险资管公司发函,明确保险资金存款银行的资质要求,保险资金应选择“最近三年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商业银行作为存款银行。其中 ...[详细]
-
近日,江西萍乡。姐姐未将父亲去世消息告知弟弟,致弟弟未参加吊唁,祭奠,感情受到严重伤害。法院判决姐姐赔偿弟弟精神损害抚慰金一千元。 ...[详细]
-
一旦违约10年白干,华创证券爆出最狠竞业协议!员工:为了高薪,忍了
“一旦违反,十年白干。”最狠竞业协议规定引发热议。4月25日,网络流传:华创证券要求员工签订竞业协议,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应当一次性向公司支付前12个月工资收入的10倍作为违约金,并将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 ...[详细]
-
央视网消息:昨天11月21日),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5G+工业互联网舆情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报告》显示,我国5 ...[详细]
-
中国信通院:2022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投融资金额同比减少76.7%
证券时报e公司讯,中国信通院公众号消息,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互联网运行分析团队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互联网投融资运行情况》报告。报告指出,我国互联网投融资延续下降走势。2022Q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