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圈沸腾!中芯集成科创板IPO过会,拟募125亿,机构名单曝光!
近年来,创投成科创板在国产替代机遇下,圈沸半导体行业蓬勃发展,腾中产业链相关公司也加快了上市步伐。芯集 11月25日,募亿名单绍兴中芯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芯集成”)首发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会议。机构此次IPO的曝光保荐人为,拟募资125亿元。创投成科创板 值得一提的圈沸是,中芯集成成立于2018年,腾中至今不过四年多时间,芯集但成立后,募亿名单公司的机构业绩年年亏损,成为市场关注的曝光焦点。对此,创投成科创板公司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公司生产线建设及扩产过程中无法及时形成规模效应,在短期内面临较高的折旧压力,且研发投入不断增大。 不过,公司此前在回复交易所问询函时曾表示,在公司不进行其他资本性投入增加生产线的前提下,预计公司2026年可实现盈利。 与联系紧密 中芯集成是国内少数提供车规级芯片的晶圆代工企业之一,在MEMS领域,公司拥有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MEMS晶圆代工厂。 目前,公司第一大股东为绍兴市越城区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第二大股东为中芯国际。 据招股书介绍,公司前身为中芯集成电路制造(绍兴)有限公司,由越城基金、中芯控股和盛洋电器于2018年3月共同出资设立。 中芯控股为中芯国际全资子公司,越城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及基金管理人为中芯科技,中芯国际为其间接控股股东。成立初期,越城基金、中芯控股对中芯有限的持股比例分别为68.03%、23.47%。 基于此,中芯集成与中芯国际的业务往来十分密切。公司最近回复交易所提问时提到,中芯国际曾向公司转让了MEMS及功率器件业务相关的固定资产,并授权了知识产权使用许可,原中芯国际体系内从事相关业务的人员转移至公司。 公司分别于2018年3月21日、2021年3月21日与中芯国际上海、中芯国际北京、中芯国际天津签署了《知识产权许可协议》《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之补充协议》,中芯国际授权许可公司使用微机电及功率器件相关的573项专利及31项非专利技术从事微机电及功率器件的研发、生产和经营业务,许可期限长期有效。 与此同时,为保证公司顺利承接并持续经营相关业务,自2021年3月21日起三年内,中芯国际在中国境内的所有控股子公司及其他实际控制的子公司不使用上述相关知识产权开展微机电及功率器件业务。 但在2024年3月20日后,中芯国际将不再对限制竞争期限进行续期,届时存在与公司从事相同、相似业务的可能。 不过,公司认为,目前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迫切的国产替代等机遇下,国内厂商更多聚焦于如何实现海外厂商产品的国产化替代,中芯国际不会与发行人产生恶性竞争。此外,中芯控股已承诺避免与发行人之间出现不正当同业竞争,即不会与发行人进行利益输送、相互或者单方让渡商业机会,亦不会对发行人的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公司的采购也有不少来自中芯国际。数据显示,中芯集成2019年、2020年向中芯国际上海和中芯国际深圳合计采购占比分别为55.76%、30.48%。中芯集成解释称,主要系公司自有生产线尚处于建设期,为快速提高业务规模,公司委托中芯国际上海和中芯国际深圳进行晶圆部分工序加工制造,向其采购半成品晶圆、光罩等所致。 预计2026年可实现盈利 中芯集成成立于2018年,成立后公司业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招股书显示,中芯集成在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1-6月,营收分别为2.70亿元、7.40亿元、20.24亿元、20.31亿元,晶圆代工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报告期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2.11%、86.07%、92.09%及91.66%。 但对应报告期的净利润分别亏损7.72亿元、13.66亿元、12.36亿元、5.73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5.68亿元。 公司表示,由于公司生产线建设及扩产过程中无法及时形成规模效应,在短期内面临较高的折旧压力,公司产品结构尚待优化、成本尚需进一步管控,且研发投入不断增大,公司在未来短期内可能无法盈利。 公司晶圆生产线按照较高规格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金额较高,需要产品结构和价格达到一定目标值才能实现盈利。公司设立时间较短,中高端产品需要较长验证周期,导致目前产品价格尚未达到目标水平,公司实现盈亏平衡的时间相对较长。 公司现有一期晶圆制造项目生产线包括一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和一条封装测试产线,公司正在建设二期晶圆制造项目。据公司测算,一期晶圆制造项目整体收入实现4.65亿元/月、晶圆销量达到10万片/月、封装测试达到1.36亿只(块)/月的情况下,在2023年10月首次实现月度盈亏平衡。二期晶圆制造项目收入实现2.66亿元/月、晶圆销量达到7万片/月的情况下,于2025年10月首次月度实现盈亏平衡。 在不进行其他资本性投入增加生产线的前提下,公司预计2026年可实现盈利。 据公司介绍,一期晶圆制造项目投产以来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于2022年4月晶圆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100%。二期晶圆制造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新增7万片/月晶圆产能,目前正在按照计划建设并于2022年10月已经开始量产。假设该项目建设和产能释放按照计划实现,预计二期晶圆制造项目将于2023年3月达到满产且持续处于满产状态。 背后投资机构阵容豪华 中芯集成成立四年后便取得上市资格,背后的投资机构无疑是主要受益者之一。 据天眼查显示,中芯集成成立经历了三轮融资,背后的投资方包括兴橙资本、中芯聚源、中芯国际、艾想投资、富德创投、上海纳米创投、TCL创投、软银中国资本、胡杨林资本、深创投、盈科资本、同创伟业、盈富泰克、海通开元、谢诺金融、招银国际、银润资本、赛睿基金等,阵容可谓华丽。 软银中国资本投资中芯集成的时间相对较晚,其主要通过旗下私募股权基金青岛软芯和软银欣创参与其中。据公司招股书显示,2020年12月14日,越城基金与宁波东鹏、青岛盈科、天津源峰、招银成长、、青岛同创、盈富泰克、尚融创新、苏州胡杨林、青岛软芯、广州辰途、宁波万芯及中芯有限共同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越城基金将其持有的中芯有限19.35%股权以2.00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宁波东鹏等12名受让方。 同日,青岛聚源芯越二期、青岛聚源芯越、Masterwell、深创投、上海泓成、青岛盈科、宁波东鹏、天津源峰及苏州和基与越城基金、中芯控股、硅芯锐、日芯锐、共青城橙海、共青城秋实、共青城橙芯、宁波振芯、宁波芯拓、青岛聚源银芯、宁波芯宏及中芯有限共同签署了《增资协议》,同意中芯有限增加注册资本至70.50亿元,新增注册资本由青岛聚源芯越二期等9名股东以货币认缴,增资价格为2.00元/注册资本。 上述股权转让、增资完成后,兴橙资本旗下私募股权基金共青城橙海、共青城秋实、共青城橙芯分别持有中芯有限3.01%、3.01%、2.48%股权。软银中国旗下私募股权基金青岛软芯持股占比1.42%。深创投、厦门国贸、招银成长、青岛同创、盈富泰克等多家机构的持股比例也是1.42%。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站在世界之巅选人才!上海等你来……
- 令人震惊!这家券商连续6年财务造假 金额超63亿!时任董事长、总经理统统被罚
- 收受红包礼金讥讽歧视学生,江西九江双峰小学教师被调离教学岗位
- 科技股下跌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 红杉资本也未能幸免
- 深交所提及的达科为,什么来头?
- 哈萨克斯坦新星莱巴金娜收获温网女单冠军
- 蚂蚁财富:盛京银行提现一切正常,提现时间自2021年从未改变
- 预增250%!二价HPV疫苗真香,钟睒睒的万泰生物半年净赚超25亿
- 宗校立:ADP数据不及预期 美元下一步怎么走
- 恒丰银行挂牌泰禾投资集团36.33亿元债权,抵押物为其全部股权
- #河南对村镇银行客户开展先行垫付#登上热搜,网友:期待妥善解决!
- 《谭谈交通》全网下架,涉事公司还起诉爱优腾华为,版权到底属于谁?
- 特斯拉投资者“上书”马斯克:希望公司回购股票
- 中国M2增长继续加快,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2.81万亿元
- 外交部:呼吁美方倾听国际社会正义呼声 全面取消对古巴的单边制裁
- 涂鸦智能“赴港求生”,上市难救萎靡业绩
- 欧盟委员会提议从2023年1月1日起引入为期一年的天然气价格调整机制
- 上海地产水果今年喜忧参半:预计减产近一成,但比往年甜,背后原因是……
- 安踏体育:二季度安踏品牌和FILA品牌零售额均实现负增长
- 推特发动反击,马斯克根本不在意?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