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房企前5月销售拿地大缩水:6成零拿地,仅碧桂园万科保利发展销售额超千亿元
尽管楼市利好政策不断加码,百强碧桂但无论是房企开发商还是购房者对市场信心仍不足。市场何时触底反弹是前月业界都在期盼的事情。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许倩
楼市利好政策加码的销售5月份,市场并未出现拐点。拿地
记者根据克而瑞数据计算发现,大缩地仅今年前5个月,水成售额百强房企累计实现操盘销售金额2.32万亿元,零拿利同比下降52.3%;权益销售额1.71万亿元,园万亿元同比下降52.9%;全口径销售额2.64万亿元,科保同比下滑52%。展销
前5个月,超千销售额超千亿元房企仅碧桂园、百强碧桂万科、房企3家,前月较去年同期减少12家;超百亿元房企有70家,较去年同期减少48家。
从5月单月业绩表现看,百强房企全口径销售额为5192亿元,环比增长5.5%;同比下降59.8%。TOP50强房企中,除越秀地产、万达集团外,其余房企销售额均同比下滑。
这些数据都说明,楼市销售仍面临不小的压力。6月份,是房企冲刺半年度业绩目标的最后一个月,目前来看整体市场信心并不足。
研究报告认为,个别资金紧张的开发企业存在出现信用风险的可能,同时,疫情仍可能在局部地区出现反弹。房企盈利能力已经受到很大影响,预计2022年中报业绩很可能承受压力。
百强房企业绩大调整
龙头房企的销售压力不小。
数据显示,1~5月份,销售额排名TOP 10、TOP 11~30和TOP 31~50房企累计全口径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42.7%、52.1%及64%;权益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42.9%、51.3%、57.1%。
1~5月,碧桂园、万科、保利发展分别以2012亿元、1673亿元和1592亿元继续占据销售榜前三甲,但与2021年同期碧桂园、万科、恒大合计销售9142亿元相比,共缩水了3865亿元,同比下滑幅度为42%。
市场分化下,不同阵营企业数量产生了较大变化。
百强房企中,千亿元规模以上房企有3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2家,为几个阵营中减少企业最多阵营,销售额均值1759亿元;第一阵营(500亿~1000亿元)和第二阵营(300亿~500亿元)企业分别为9家和11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0家、10家;第三阵营(200亿~300亿元)企业为12家,减少3家;第四阵营(100亿~200亿元)企业共33家,较去年同期增加3家。
百强房企销售门槛从去年前5月的125亿元降到今年的48.6亿元。最典型的是中国恒大,去年前5月销售额为2868亿元,今年前5月仅卖出了174亿元,同比下滑93.9%;在百强房企排名中从第三名降至49名。
前5月销售额同比降幅超过70%的还有、正荣集团、世茂集团、中南置地;降幅在50%~70%的有22家,如富力地产、龙光集团、祥生集团、禹洲集团、华侨城、弘阳地产、、融创中国等。
从5月单月业绩表现看,有2家房企销售额实现同比增长,分别是越秀地产、万达集团。1~5月,越秀地产实现销售额346亿元,同比减少15.6%;5月单月销售额为99亿元,同比增长20.7%。
这次,万达集团重新跻身TOP50强房企阵营,前5月实现销售额186亿元,同比增长48.1%。
从5月销售额环比变动来看,TOP50强房企中31家房企出现环比增长;建发房产、、美的置业环比涨幅超过50%。
在公开披露年度销售目标的规模房企中,多数企业截至5月末的目标完成率不足30%,有近半数企业甚至不足25%,业绩表现较去年同期逊色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行业“国进民退”在销售端也愈发明显。TOP50强房企中,国企和民企前5个月全口径销售额分别为1716亿元、2709亿元,环比分别增加15.9%、3.2%;同比分别下滑37.4%、64.2%,降幅分别较前值缩小6.3个基点、扩大1个基点。
分析师陈立认为,国企表现优于民企反映了其较强的拿地能力及融资能力。由于去年二轮集中供地以来,央企国企持续为拿地主力,预计央企国企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
6成百强房企零拿地
销售回款情况直接决定房企投资力度。销售压力下,房企拿地投资规模亦出现大幅收缩。
据中指院统计,前5个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4681亿元,同比下降64.7%,降幅比前一个月扩大8.8个百分点。百强房企中,仅有34%房企在2022年有土地入账,超过6成房企一块地未拿。
国企、央企仍然是今年土地市场“主力军”,绝大部分民企则继续“隐身”,只有一些区域深耕民企表现较为突出,如、大家房产等。
克而瑞数据显示,前5个月,万科地产、华润置地、中海地产、滨江集团、绿城中国占据新增土地货值前5强。其中,万科地产以累计新增货值865亿元占据榜单第一;华润置地、中海地产紧随其后,累计新增货值规模分别为849亿元和616亿元。
龙头房企拿地座次出现明显调整。万科地产、华润置地、中海地产持续发力拿地的同时,融创中国、等则暂未有土地入账。
从布局城市等级来看,二线城市成为房企最为热衷的区域,尤其是22个热点城市,其中又以长三角区域为拿地重中之重。数据显示,TOP50强重点房企前5个月在二线城市拿地占比超过60%。
与4月杭州、深圳等城市土地拍卖火热氛围相比,5月份有6个城市完成集中土地拍卖,但整体热度却在降温。其中,苏州首轮集中供地中,土地成交平均溢价率仅3%,广州平均溢价率仅有1.2%,济南和无锡溢价率也仅在1%左右,厦门和福州的二轮土地拍卖也明显遇冷。
5月单月,50强房企拿地金额不足400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下降95%和70%。
尽管楼市利好政策不断加码,但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对市场信心仍不足。市场何时触底反弹是业界都在期盼的事情。
(责任编辑:综合)
-
河南安阳火灾事故致38死2伤 消防:员工无证违规进行电焊作业
记者从11月22日晚10点安阳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指挥部初步判定,这起事故是因为企业人员违规操作,电焊引发火灾。这起火灾事故主要暴露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不够,没有有效 ...[详细]
-
光伏一体化愈演愈烈:组件企业采购200亿硅料,龙头低价竞标订单
9月14日,南玻集团相关人士在回复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经过十余年的建设运营和技改升级,公司已经“打造了一条涵盖高纯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及光伏电站运营的完整产业链,并持续在光伏产品制造领域发力。”垂 ...[详细]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记者|司林威在争议与期许之中,以太坊主网还是有条不紊地完成了近年来最大升级。北京时间9月15日,OKLink数据显示,世界上最活跃的区块链网络以太坊在区块高度15537393触发合并 ...[详细]
-
央行缩量平价续作“麻辣粉”4000亿元 分析人士:MLF利率年底前有可能再度下调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陈旭 9月15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今日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75%、2.00%, ...[详细]
-
中国基金报 吴娟娟日前,投资管理环球平衡风险控管团队在媒体交流会上表示,通胀可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随着时间推移,人们会形成通胀预期。通胀预期一旦形成,美联储遏制通胀的难度增加。它过度加息以遏制通胀的可 ...[详细]
-
外汇局:2022年8月银行结汇2335亿美元 外汇市场表现出较强的韧性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8月,银行结汇15864亿元人民币,售汇14162亿元人民币。2022年1-8月,银行累计结汇116814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09719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值, ...[详细]
-
9月15日, A股市场全线调整,上证指数收跌1.16%,创业板指跌3.18%。市场成交额近9200亿元。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41.33亿元。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市场点评如下:外部事件冲击,景气赛道领跌市场 ...[详细]
-
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第十一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表示,数字人民币属于特殊动产,同时数字人民币也是典型的消费物。“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具有价值特征。价 ...[详细]
-
财联社11月21日讯编辑 刘海)信用债市场在连续下跌后企稳,各期限信用债收益率多数下行,Wind数据显示,前一日银行间及交易所信用债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定向工具)共成交2426只,总成交金额2 ...[详细]
-
图/IC新股遭弃购,作为承销保荐机构的券商成了“接盘侠”。如今,包销金额5亿元俱乐部即将纳入一只新个股——华宝新能。9月12日晚,华宝新能发行结果出炉,其中,网上投资者弃购221.14万股,弃购金额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