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月销量连续冲过20万辆大关,比亚迪打出什么牌?
转自:新京报贝壳财经
在特斯拉降价攻势下,月销亚迪打响了涨价“第一枪”。量连辆
11月23日,续冲比亚迪汽车官方微博发布了车型价格调整的过万关比说明称,将对王朝、打出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什牌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月销亚迪具体车型的量连辆调价通知将另行发布。
至于涨价原因,续冲比亚迪在说明中称,过万关比根据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打出系列政策及规划,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什牌在此之后上牌的月销亚迪车辆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现有补贴额度:插电混合动力车4800元/台、纯电动车12600元/台)。量连辆同时,续冲下半年以来,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此次调价或许源自今年销量大涨的底气。11月3日,比亚迪在港交所发布公告,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1.78万辆,去年同期为8.10万辆,同比增长168.8%;1-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39.79万辆,同比增长233.92%。
而回望整个第三季度,随着月销量冲过20万辆大关,是特斯拉销量的两倍有余,比亚迪稳坐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第一的宝座。此外,仅今年第三季度,比亚迪归母净利润就已超去年全年。与此同时,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超比亚迪过去三年归母净利润总和。
新能源汽车带动业绩起飞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比亚迪的业绩支柱。
继9月单月销量突破20万辆强势夺冠后,比亚迪又交出超预期的第三季度成绩单。
10月28日,比亚迪披露的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93.11亿元,同比增长281.13%;其中,仅第三季度比亚迪归母净利润就实现57.1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7亿元同比增长350.26%。
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比亚迪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4亿元、42.34亿元和30.45亿元。
此前比亚迪曾在业绩预告中表示,2022年第三季度尽管面对多重不利因素,但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加速上行。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强劲增长,持续创下新高,市场占有率领先并持续强化,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推动盈利大幅改善,有效缓解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
根据比亚迪2022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汽车相关产品营收占比已达73%,手机相关产品营收占比下降至27%。今年第三季度,比亚迪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5.59%至1170.81亿元,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2676.8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4.37%。比亚迪在三季报中表示,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业务增加所致。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在仅仅10页的三季度业绩报告中,“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业务增加所致”或“新能源汽车业务销售增加所致”这样的描述出现了7次。
单车盈利从828元涨至4500元
自今年3月停止生产燃油车以来,比亚迪月销量始终保持在10万辆以上,稳居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冠。9月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实现20.4万辆和20.1万辆,双双突破20万大关,同比分别增长188.1%和183.1%。
得益于旗下汉、元、海豚等车型的持续走红,前三季度比亚迪累计销量达到118.51万辆,同比增长161.76%,超越特斯拉问鼎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全球销冠,距其150万辆的年度目标仅剩31.5万辆。
受销量拉动,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的占比也逐步提升。根据乘联会统计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市场份额约30%,排名第一,相当于每卖出10辆新能源乘用车约有3辆为比亚迪。
“相比于一线造车新势力年销量仍在10万辆左右徘徊,比亚迪前9个月销量已超百万辆,且旗下新能源车型还在持续放量。”中博联智库特聘专家、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表示,通过规模效应,比亚迪业绩实现了高速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高速增长和规模效应的逐渐凸显,比亚迪单车成本在继续下降,单车利润持续走高。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比亚迪的单车利润仅为828元,但在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单车均价突破17万元,单车盈利为4500元。
研报认为,比亚迪第一季度产品涨价在第三季度进一步集中显现;比亚迪产品结构改善,多款高价值新车型上市放量,如新款汉、新款唐、海豹、护卫舰07等,产品均价有望提升;下半年销量保持成长,规模效应持续强化。
比亚迪插电混动卖得多,进击百万级高端品牌
按照今年走势,比亚迪稳坐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第一的宝座几乎是确定性事件,但在具体指标上仍与特斯拉有差距。
今年9月,在比亚迪超20万月销量中,10.6万辆是插电混动车型,9.49万辆是纯电动车型。而特斯拉在中国8.3万辆的交付记录均为纯电车型。尽管只看纯电车型,比亚迪仍然领先特斯拉,但差距已经缩小。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行业高级研究经理向贝壳财经记者指出,此次比亚迪有望夺得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更大程度上意味着多年专注电动化的名誉奖励。因为仔细看比亚迪的销量可以发现其中大部分是插电式混动车型,特斯拉只有纯电车型,而且比亚迪的价格区间跟特斯拉还有差异,二者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竞品。
“比亚迪的智能驾驶技术跟特斯拉还有一定差距,弥补上这一短板才能真的在荣誉宝座上坐稳。”上述人士表示。
对此,张翔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比亚迪与特斯拉产品结构不一样,也导致了二者销量不同。比亚迪车型与系列铺开较为广泛,“孩子多了好打架”。而特斯拉都是纯电动车型,主打车型是Model3和Model Y。
在产品战略上,一方面,比亚迪的销售网络中经销商较多,销售效率较高,特斯拉采取自营模式,铺开的店面比不上比亚迪,销售效率也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比亚迪的车型定价主要在30万元以下,特斯拉整体定价相对较高,比亚迪的受众更为宽泛,市场容量也会更大。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今年9月,比亚迪宋家族实现了46475辆的销量,宋的混动系列销量同比增长294.3%。汉家族销量达31497辆,其混动系列同比增长645%。
官网显示,2022款宋Pro DM-i最低指导价格为13.88万元,汉EV最低指导价格为21.48万元,汉DM-i最低指导价格为21.58万元。
相比之下,特斯拉目前在中国市场售价最低的车型是Model 3后轮驱动版本,官网售价27.99万元,高性能版本售价36.79万元。另一款颇为畅销的车型Model Y后轮驱动版本,售价31.69万元,高性能版本41.79万元。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虽然比亚迪在数量上超过了特斯拉,但其品牌、单车售价与定位仍然与特斯拉有差距,要想长期坐稳第一的位置,必须继续抬高“小分”。
11月8日,比亚迪正式公布旗下高端汽车品牌,并定名“仰望”。
11月16日,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上表示,将以颠覆性技术与产品构建全新百万级高端品牌“仰望”,首款车型将于2023年一季度正式发布。
除仰望品牌外,比亚迪还将推出一个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打造专业级产品,与用户共建共创,将于2023年面世。未来,比亚迪将形成比亚迪品牌、腾势品牌、仰望品牌和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的全新矩阵,覆盖从家用到豪华、从 大众到个性化,满足用户多方位、全场景的用车需求。
(责任编辑:百科)
-
11月21日,港股大盘缩量回调,下跌336点或1.87%,收报17,655点。恒生科指下跌2.96%,收报3,631点。大市成交金额减少1,102多亿港元,港股通录得47.17亿港元的净流入。总体上, ...[详细]
-
在发布会落幕之际,巽风数字世界还准备了一场盛大的舞蹈派对。“所有前来巽风数字世界参加线上发布会的用户,都可以和小巽一起跳起来,以舞蹈的形式,在烟花满天里共同庆祝巽风数字世界的诞生”。据了解,癸卯贵州茅 ...[详细]
-
利率飙升车价大涨,美国月供超1000美元购车者比例首次突破15%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随着美国利率上升和车价上涨,购买新车或二手车的贷款成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汽车网站Edmunds发现,车贷月供超过1000美元的新车买家比例飙升至历史新高,在2022年第四季度首次 ...[详细]
-
岁末年初本是消费旺季,猪肉行情却有些波澜起伏。2022年12月起,生猪价突然快跌。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全国批发市场猪肉均价由12月1日的每公斤31.87元跌至12月22日的27.50元,降超13%。好在 ...[详细]
-
据时尚商业快讯,明星欧阳娜娜日前正式推出个性生活方式品牌“nabi”,上线官方小程序,首个“云朵胶囊新系列”产品涵盖围巾、卫衣、睡衣套装、浴袍、袜子、眼罩和玩偶等,售价在148元至988元之间。目前微 ...[详细]
-
英国财政部当地时间1月4日表示,英国政府将在下周制定新的能源补贴计划,并减少对企业的能源补贴。目前英国政府正在向企业提供总计18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495亿元)的能源账单补贴,这一为期6个月的补贴计划 ...[详细]
-
来源:经济参考报美国标普全球公司和英国特许采购与供应协会3日公布的月度调查显示,英国2022年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至45.3,为31个月以来的最低点,也是连续第五个月下降。“由于新订单 ...[详细]
-
财联社1月5日讯编辑 史正丞)当地时间周三,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选举的僵局仍在延续,这场“共和党内斗”目前仍未看到解决的出路。根据发稿前的最新消息,在刚刚结束的第四轮选举唱票中,共和党众议院领袖凯文麦卡 ...[详细]
-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11月22日,2022中国资本创新成都)峰会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启幕。本届峰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承办,以“凝聚资本力量 助力创新创造”为主题,围绕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2023年伊始,002581)祭出了卖房大招。1月4日,未名医药披露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北大未名合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未名”)拟将其位于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319号的6套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