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控股二次创业发力多元化,去年营收创新高,金融投资受挫
文|记者何秀兰
5月20日,东莞(000828.SZ)召开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控股表决通过了《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纲要》等议案。次创创新挫
在此前召开的业发元化营收线上业绩说明会上,东莞控股高管表示,力多面对“十四五”战略机遇,去年公司提出“二次创业”变革,高金将加快拓展新兴业务及优化激活既有业务,融投逐步形成以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经营、资受新型综合能源和金融投资“一体两翼”的东莞业务布局。根据规划,控股到2025年末,次创创新挫公司资产规模将从超过150亿元增长到800亿元。业发元化营收
一直以来,力多高速公路的去年运营、通行费构成了绝大多数高速公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其中、粤高速、的通行费收入均占营业收入的80%以上,甚至有的高速公路公司99%以上的收入来源均是高速公路营运。
东莞控股为逐步摆脱通行费依赖进行了新尝试,积极探索营收结构多元化。根据2021年年报,东莞控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3.20亿元,同比增长323.50%;净利润9.30亿元,同比增长1.87%。从营业收入结构来看,2021年占营业收入比重前四名的项目是通行费收入、PPP项目建设服务收入、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业务收入、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收入,营收占比分别为23.89%、72.27%、2.37%、0.91%;而2020年通行费收入的营收占比是78.79%。
不过,新尝试也带来了新考验。一季度东莞控股归母净利润下滑了近三成,原因之一是受投资单位业绩下降的影响。此外,东莞控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负11.9亿元,而去年同期现金流净额为6.63亿元,公司解释原因系下属公司投放的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款增加所致。变动幅度如此之大,加之年初资本市场的波动,东莞控股如何应对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创业圈》人物财经记者联系东莞控股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通行费仍是主要利润来源,一季度营收净利双降
传统高速公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通行费用。东莞控股运营的莞位于珠三角腹地,是连接广州、东莞与深圳的重要快速通道,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莞深高速处于成熟运营期,自运营以来一直是东莞控股的现金“奶牛”,通行费收入占营业收入70%以上。这一营收格局在2021年被打破。
数据显示,2021年东莞控股实现营业收入53.20亿元,同比增长323.50%,创下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年度营业收入的新高。高营收增长下的净利润为9.30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仅为1.87%。营收增速高、净利增速低的原因,是东莞控股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投资建设确认2021年度建造服务收入38.45亿元,这一部分的收入并没有相应的利润。
从营收结构来看,2021年占营业收入比重前四名的项目是通行费收入、PPP项目建设服务收入、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业务收入、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收入,营收占比分别为23.89%、72.27%、2.37%、0.91%。从净利润的构成来看,通行费及对外投资、PPP项目建设服务、金融服务业、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产生的净利润分别为11.16亿元、0元、1.03亿元、0.04亿元,净利润占比分别为91.25%、0%、8.42%、0.33%。PPP项目建设服务提高了营业收入,但对净利润不产生影响,通行费依旧是东莞控股的主要利润来源。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称:“收费公路是‘靠天吃饭’的行业,因为车流量与当地经济水平、工业运行情况、居民出行习惯、交通设施等关联性较大,收费公路企业无法开展营销等活动来促进通行费收入的增长,对外可控因素很少。”
东莞控股一季度业绩也印证了这个观点。一季报显示,东莞控股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8亿元,同比下降25%;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下降29.1%。
在线上业绩说明会上,东莞控股高管提到,受广东地区偶发新冠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莞深高速车流量同比下降 11%。一季度利润下降,一方面由于高速公路受疫情影响通行费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受投资单位业绩下降影响。
开启二次创业,探索营收结构多元化
去年6月,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印发《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实施方案》,提到“要以现行收费标准为基础,差异化下浮”。这意味着受政策的影响,高速公路的收费极有可能缩减。并且,高速公路拥有固定的收费经营期限,一旦收费期满,公司可能丧失经营权。
查阅A股20家高速公路公司2021年年报,《创业圈》人物财经记者发现,近年来,各高速公路公司纷纷投资房地产、新能源、环保、金融投资等领域,未雨绸缪多元化营收结构。
东莞控股是东莞市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充电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经营以及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类金融运营,注册资本10.39亿元,控股股东为东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9.82%。
2021年3月,王崇恩出任东莞控股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王崇恩历任东莞市东莞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总经理,东莞巴士有限公司董事长,东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等职,现任东莞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东莞市轨道一号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立足东莞“双万”新起点的历史机遇,东莞控股开启“二次创业”新变革,打造交通基础设施、新型综合能源和金融投资“一体两翼、三维互动、多元融合”的业务布局。而“二次创业”中最受关注的当属东莞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投资建设,在多次业绩说明会上都被提及。
2021年9月,东莞控股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对投资者介绍说,轨道交通1号线总投资规模达263亿元,该项目为PPP性质的特许经营项目,公司享有项目公司的分红比例为 95.5747%。经测算,公司投资该项目的收益率约为 6.84%。项目进入运营期后,预计项目公司年均净利润约9亿元/年。
在今年5月11日的线上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问及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点在哪里,东莞控股表示,除了改扩建莞深高速和投资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外,未来将响应国家提出的“新基建”政策,继续拓展新能源充电业务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在股权投资方面,积极推动投资单位东莞证券IPO,增厚投资收益。
东莞证券首发今年2月已获证监会审核通过,历时七年,东莞证券终于拿到A股上市“入场券”。东莞控股持有东莞证券3亿股,占其首次公开发行前总股本的20%。
不过,金融投资业务并非一帆风顺。2021年,受新增业务规模较小、利率下行等因素的影响,东莞控股的融资租赁与商业保理业务规模出现下降,实现营收1.3亿元,净利润 1.03亿元,同比均下降了约三成。
此外,东莞控股的主要投资单位东莞信托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7.44亿元、净利润0.77亿元,分别同比下降35.93%、85.09%。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公司对持有的东莞信托股权进行了减值测试,根据测试结果2021年度计提减值损失约7900万元。未来东莞控股能否真正实现营收和净利结构多元化,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百科)
-
以“智联世界 元生无界”为主题的2022第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9月1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李彦宏在WAIC演讲。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开幕式上做视频演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A股行情反弹,叠加近期新股发行价和发行市盈率下降,6月上市沪深新股首日无一破发的纪录本周继续保持。据目前安排,若无变化6月27日到7月1日)共有 ...[详细]
-
中房报记者 付珊珊丨上海报道一份辞呈结束了林龙安近13年作为禹洲集团董事会主席的生涯。6月24日深夜,禹洲集团发布公告称,林龙安因工作安排调整而辞任董事会主席、公司首席执行官、董事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华夏时报在2022年上半年超过200座城市为提振楼市各出新裁的背景下,诞生于棚改高峰期的“房票”又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当中。6月20日,郑州 ...[详细]
-
“宇宙行”上半年业绩出炉!8月30日在港交所公布的2022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上半年,工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438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5.0 ...[详细]
-
据甘肃“平凉日报”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26日上午,平凉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甘肃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秀娟出席会议并宣布省委决定:王旭同志任中共平凉市委书记,周伟同志不再担任中共平凉市委书记、常委 ...[详细]
-
德云社艺人陈霄华深夜闯民宅,人民网评论:德云社以德打头,更需守住道德底线
◎事件发生后,德云社对陈霄华作出辞退决定,要求其不得再以任何德云社艺人的名义进行任何行为、开展任何活动。目前,德云社官方微博在已发布的演出节目单中也去掉了陈霄华的名字。 ◎原本是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德云 ...[详细]
-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记者 孙诗卉 上海报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中国太保已经正式设立了太保源申康复股权投资基金武汉)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康复产业基金”)。康复产业基金由中国太保旗下子公司太保 ...[详细]
-
2022论坛年会11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金融街举行,反垄断专家黄勇在一场平行论坛上建议,金融领域应落实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探索完善公平竞争审查规则,增强金融政策 ...[详细]
-
安徽农商行招聘考试多人作弊后续:两名嫌疑人被抓,12名考生成绩作废
时隔一个月,安徽农商行招聘考试多人作弊一事有了调查结果。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官网日前发布通报称,5月28日晚间发现网传“安徽农商行考试疑似有考生作弊”等舆情后,该农信社立即会同考试承办机构于当晚22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