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超40亿元,零跑汽车仍在悬崖边
在过去三年,亏损零跑汽车累计亏损43.74亿元,超亿车仍据公司预计,元零2022年亏损仍将继续。跑汽上市成为零跑汽车继续留在这个战场上的悬崖必由之路。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任娅斐 王玄璇
编辑|马吉英
蔚小理之后,亏损造车新势力或将迎来第四家“赴港上市”的超亿车仍新成员。不过,元零既没有享受时间红利,跑汽又非含着金钥匙出生,悬崖连第二梯队都还没有进入的亏损公司,很难靠上市就打出一把好牌。超亿车仍
3月17日,元零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跑汽车)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跑汽、悬崖花旗、摩根大通、建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长达605页的招股说明书,详细披露了零跑汽车的财务情况、融资历程和未来的业务规划。招股书显示,自2018年至2021年,零跑汽车共获得7轮融资,募集资金118.66亿元。
与此相对的是,亏损也在逐年扩大。数据显示,零跑汽车2019年至2021年营收分别为1.17亿元、6.3137亿元和31.32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8.1亿元、9.35亿元和26.29亿元。三年来总计亏损43.74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零跑汽车成立于2015年,创始人朱江明也是安防巨头的创始人、CTO。“我们不玩概念,不讲故事。”IT出身的他,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和其他新势力不同的造车路径,从零开始,核心技术部件自研自产,实现底层接口、算法和数据通讯协议的统一,简化供应链并降低生产成本。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零跑汽车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具有全域自主研发能力的新兴电动汽车公司,同时也是中国垂直整合程度最高的新兴电动汽车公司。
朱江明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工程师、产品经理。摄影:史小兵
朱江明说,这是典型的IT企业的模式。实际上,零跑早期的高管团队均来自IT企业,之后才逐渐引入来自汽车行业的高管。如吴保军,就是在2020年5月加入零跑任总裁,此前曾任职于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加入零跑之前为众诚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去年7月,朱江明发布零跑2.0战略,定下了“三年超越特斯拉、2023年进入造车新势力Top3、2025年销量80万辆”的目标。但公开数据显示,零跑汽车2021年仅交付了43748辆,且极度依赖其微型车T03,后者去年全年销量占比超过90%。
“从产品定位、融资规模和体量上看,零跑汽车都不占优势,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IPO的融资规模。”有业内人士向《中国企业家》表示。
随着造车新势力名单越来越长,以及行业竞争加剧,上市融资已经成为造车新势力的当务之急。
在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看来,相比于目前销量、融资表现都比较一般的第二梯队造车新势力,财务投资人更愿意把钱投资到巨头企业上,诸如阿里巴巴投资的智己汽车、吉利与百度成立的集度汽车,还有阿维塔科技等等。不过他也表示,目前这些巨头资金充裕,并没有太大的融资需求,投资机会不多。因此,资本的目光开始从整车向产业链上下游、智能化等领域转移。
上市公司高管再创业
1993年,26岁的朱江明拿着5000元,与傅利泉创办了后来成为安防领域第二大巨头的大华股份。
朱江明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在大华股份,朱江明牵头做技术,先在通讯调度领域打开市场,后用专利技术HDCVI打破国外摄像头垄断,进入安防行业。2008年大华股份登陆港交所,最新市值约500亿元。
根据大华当时的招股书,朱江明持股比例为7%。2015年,大华股份高速增长,2014、2015年两年营收增长达到43.35%、37.4%,本来已经可以刀枪入库,但48岁的朱江明却再一次选择重新出发。
2017年12月朱江明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回忆,2015年3月去西班牙旅行时,他看到街边很多雷诺的电动小车,觉得可以解放骑电动自行车的人。几个月后,27号文件《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发布,可以给满足条件的新能源车企发放生产资质,朱江明判断电动车将迎来风口。
筹备初期,团队内部反对声音不少,主要是“做汽车听起来投入太大”。但这没能动摇朱江明的信心。
朱江明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工程师、产品经理,在大华,几乎每一次面对新挑战都是朱江明带头,包括研发出后来卖给摩托罗拉的数字机顶盒,朱江明也因此在摩托罗拉工作了三年。他认为电动汽车是一个电子产品,大华在相关领域已经有几十年的积累,部分技术可以用到电动车上。
最终在傅利泉及大华其他高层的支持下,朱江明开始在内部搭建团队,2015年12月24日平安夜这天,正式把大华汽车电子部门20多人的团队独立出来,成立零跑汽车。
零跑的第一款车S01是辆电动轿跑,朱江明希望用这款不一样的车型吸引关注。S01销量不佳,截至2021年底共交付2708辆。
第二款车T03是走量的微型电动车,同类产品有长城欧拉的黑猫、奇瑞的小蚂蚁等,竞争激烈。从2020年5月开始交付到2021年底,T03共交付4.62万辆。
T03的市场表现让零跑在新造车的队伍中有了一席之地。2020年底朱江明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下半年,前来公司的资方数量明显增加,一方面是T03带来的销量增长,第三款车中型纯电SUV C11也让资方看到希望,同时蔚小理已经上市,吸引了资金,而“零跑很可能是他们(资方)最后的一张门票”。
2021年10月,零跑开始交付第三款中型纯电SUV C11,进入到智能电动车的主战场。截至2021年底,C11交付3965辆,获得2.25万个订单。
2021年,零跑的渠道也开始扩张。截至2021年底,零跑共有23家直营店及268家合作门店,2020年才仅有6家直营店及89家合作门店。
在外界看来,“性价比”几乎是零跑最主要的标签。
河南一位车主首款车买了理想后,想再买一辆小车。去年看车时发现,“零跑T03是性价比最高的,7万元内能买到400公里续航的只有它,而且配置比其他品牌高很多”。可使用近一年后,这位车主告诉《中国企业家》,该车型的缺点是软件能力不足,“每次OTA都没什么新东西”。
他同时也认为,“性价比是零跑唯一的出路,因为别的路线都有人做了,这条路零跑做得挺好,目前就差营销和宣传。”
现实危机
与多数造车新势力一样,成立7年的零跑汽车仍未实现盈利。
企查查数据显示,零跑汽车自2018年1月启动Pre-A轮融资,截至目前获得共7轮118.66亿元融资。最近一次融资是去年7月,投资方包括中金资本、杭州市创投基金、和中信戴卡等,融资额为45亿元。
过去三年累计亏损43.74亿元之后,据零跑汽车预计,2022年亏损仍将继续。
毛利方面,2019年至2021年,零跑汽车毛利率分别为-95.7%、-50.6%和-44.3%。2021年,零跑汽车共交付汽车43748辆,营收31.32亿元,销售成本45.20亿元。若不考虑不同车型的影响,相当于每卖一辆车,零跑便亏损近3.2万元。而蔚小理阵营中,理想汽车的毛利率超过20%,蔚来和小鹏汽车毛利率也分别达到了19.7%和12%。
现金流方面,截至2021年底,零跑汽车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38亿元。作为对比,截至去年底,理想的现金储备为501.6亿元;截至去年第三季度,蔚来汽车的现金储备为470亿元,小鹏汽车的现金储备为453.6亿元。
此前,一位行业分析师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表示,虽然微型电动车销量可观,但其实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而且消费群体增长的天花板也非常明显。如果车企仅仅依靠微型车想要实现盈利,难度非常大。
资金问题之外,零跑汽车更大的挑战还在于交付和品牌定位。
朱江明为零跑汽车定下了“2025年销量80万辆”的目标。按照市场研究机构IDC的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约542万辆。这意味着,如果朱江明定下的目标实现,零跑汽车的市场份额将达到15%。对比今年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第一的宏光MINI,占比才9.6%。
为了实现品牌向上,继S01之后,2021年零跑又推出了中型SUV车型C11。但C11在2021年的销量还不足4000辆。
有业内人士认为,零跑汽车制定的目标,是在为登陆资本市场营造话题。“新能源车的窗口期红利正在消失,新势力也形成稳固的市场认知了,头部是蔚小理,第二梯队的也有威马和哪吒,零跑的生存空间并不乐观。”
此外,威马、哪吒、高合等一众造车新势力也在加速冲击IPO。“造车新势力大多是依靠融资往前走,借助‘资本游戏’,谁先做稳自己的产业链谁就是胜者。”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公司总裁曹鹤说道。
招股书显示,此次零跑汽车IPO募资的40%将用于拓展智能电动汽车品类、扩大团队,以及自动驾驶等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其他则将用于提升生产能力和提升品牌知名度。
新的挑战仍在继续。据了解,蔚小理在研发上的投入逐渐增加,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除零跑汽车之外,蔚小理、威马和哪吒也都将在2022年亮相或交付一款或多款全新车型。
在此背景下,零跑汽车若想借助港股IPO抢占一席之地,目前看挑战依然很大。
参考资料:
《零跑汽车的“逆袭”:一家新造车企业突围记》,经济观察报
《零跑上市,只为圈钱?》,《财经天下》周刊
(责任编辑:知识)
-
大和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中通快递02057)“买入”评级,基于毛利率优于预期,上调今年每股盈利预测3%,目标价由280港元升至285港元。公司Q3总收入同比增21%至89亿元,季内包裹量增12%,单票 ...[详细]
-
本文来自cnBeta三个AirTag追踪器帮助越野车车主找到了车辆,然后被警方找到。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大道和劳伦斯大道地区的一名男子在一个月前其第一辆路虎揽胜被盗后又购买了一辆相同的汽车。据悉,第 ...[详细]
-
来源:慧保天下始自2015年“宝万之争”的万能险恐惧症,迄今依然在行业蔓延,“万能险/投连险=理财=保险不姓保=高风险”的观念在很多人头脑中扎根。但现在,这个市场利率逐渐下行的时刻,是时候为万能险正名 ...[详细]
-
涌上马德里街头的数千名抗议者,还有他们高举着的“不要北约,不要战争,为了和平”横幅,没能阻止美国主导着它的盟友正式进入“北约峰会时间”,并将矛头集中对准俄罗斯和中国。北约快反部队扩至8倍,重点转向全面 ...[详细]
-
汽车行业共议“缺芯、贵电”破局之道 推动核心零部件技术国产化,智能化竞争需开放共赢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李星 每经编辑 裴健如 2022年,是中国汽车产业从“电动化”上半场转向“智能化”下半场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自主品牌大跨步发展的一年。“要成为制造业强国,就要做汽车强国。”日前,工业 ...[详细]
-
报告:2021年欧盟成员国收到64.8万份庇护申请,同比增长三分之一
新华社消息,欧盟庇护局28日发布年度难民庇护报告显示,2021年欧盟成员国共收到64.8万份庇护申请,比2020年增长三分之一。报告显示,2021年欧盟成员国对53.5万份申请做出了初审决定,给予11 ...[详细]
-
据知情人士称,美国化工巨头亨斯迈公司Huntsman)正在就将其纺织部门出售给私募股权公司SK Capital Partners进行深入谈判。这些知情人士说,此项交易对该业务的估值可能低于10亿美元。 ...[详细]
-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网站消息,鉴于此轮强降雨过程基本结束,沭河重沟站流量降至编号洪水标准以下,流域汛情平稳可控。根据《淮河防总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淮委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会商决定,6月29日10时 ...[详细]
-
里昂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电子00285)“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27.5港元。该行认为其为强劲的汽车电子公司,具备优势包括比亚迪出货量强劲增长、消费电子产品方面增长以及消费电子产品利润率见底。此外,在 ...[详细]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第三批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吴某违规摊派案
【执纪执法要点】基层“微腐败”发生在群众身边,群众所受侵害最直接,反映也最强烈。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深入推进,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但滋生“微腐败”的土壤尚未彻底铲除,损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