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格局调整需要新动能
东 艳 顾客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世界超市选购商品。 (新华社发) 受地缘政治冲突、经济新冠肺炎疫情的格局不确定性、全球供应链的调整动调整以及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刺激政策激进退出等因素影响,下半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显著增加。需新但在应对疫情、世界地缘政治紧张等冲击过程中,经济世界经济发展处于不断修复和完善的格局过程。数字技术不断发展,调整动国际政策协调以及国际发展合作有利于应对危机溢出,需新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世界 受地缘政治冲突、经济新冠肺炎疫情的格局不确定性、全球供应链的调整动调整以及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刺激政策激进退出等因素影响,下半年全球经济面临的需新风险和下行压力显著增强,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而数字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国际发展合作等,有助于世界经济发展增长动力和转换模式。 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显著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22年世界经济将呈现低迷状态,经济增速将由2021年的6.1%下降至2022年的3.2%;联合国《2022年中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计2022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1%。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动放缓。美国经济增长势头显著放缓,衰退风险增加。工厂新订单减少,消费对美国经济难以发挥实际的支撑作用,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在6月份跌至50.2,创下20世纪50年代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8月份略有回升,达到55.1。美国货币政策的收紧对投资将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2022年连续两个季度经济负增长,美国已经陷入技术性衰退。除了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下行压力也显著提升,乌克兰危机使欧洲面临能源短缺引发溢出效应,对依赖低成本能源的欧洲制造业发展带来挑战并引发民生相关问题。金砖国家的经济复苏前景有所分化,东盟新兴经济体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全球整体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存在,预计下半年仍将处于较高水平。美国2022年7月份的通胀率为8.5%,在6月份9.1%的基础上有所下降。欧元区2022年7月份的通胀率按年率计算高达8.9%,在6月份8.6%的基础上又继续增长,而2021年7月份这一数值为2.2%。2022年7月份,对欧元区通胀率影响最大的是能源(4.02个百分点),其次是食品、烟酒(2.08个百分点),服务业(1.60个百分点)和非能源工业产品(1.16个百分点)。欧盟2022年7月份的通胀率按年率计算高达9.8%。主要经济体的长期通胀预期上升。供给和需求对通胀产生双向促进作用,供应链受阻和能源危机从供给侧引发物价上涨,而新冠肺炎疫情后各国的财政支持政策则促进了由于需求增强引发的通胀。欧洲受能源危机的影响显著,通胀水平将持续上升,欧盟经济增长前景明显恶化,经济面临的滞胀风险增加。 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务风险压力增加,全球债务危机正在酝酿中。疫情引发的公共支出增加,提升了政府赤字率和债务率,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空间减小。而融资环境的收紧将加剧债务问题,影响经济未来增长的潜力。下半年,美联储将继续加息以应对通胀,欧洲央行于7月份启动十余年来首次加息。美欧的加息政策预示着全球低利率时代的结束,使得发展中国家的融资成本增加,资本外流趋势增强。而外部需求的下降使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收入降低,引发流动性不足和融资受限,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全球化处于回调状态,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动能不足,地缘政治的紧张对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影响日益明显,全球需求下降引发贸易下滑,疫情的反复导致中间品和最终产品短缺风险依旧存在,加剧供应链的不稳定性,经济局部“脱钩”的风险加大。区域经贸合作的性质、原则和内容正在发生系统性调整。大国竞争的加剧使国际经济协调从双边利益最大化向限制追赶者的发展空间转变。“维护国家安全”成为主要经济体对外经贸政策及构建国际经贸新秩序的战略工具。印太经济框架(IPEF)等为亚太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负面溢出效应持续增加,粮食危机常态化风险加大。能源短缺问题依旧是世界各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挑战。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使世界经济的稳定性下降。下半年全球粮食短缺将持续,易引发饥荒、动乱等情况,特别是在以往就存在营养不良、粮食不安全等问题的地区。 调整中孕育新发展机遇 在应对疫情、地缘政治紧张等冲击过程中,世界经济发展处于不断修复和完善的过程。在增长动力转换过程中,数字经济、绿色产业等领域的发展将孕育新发展机遇,技术创新提升全球增长动能,国际政策协调和国际发展合作有利于应对危机溢出。 疫情加速数字化转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并进一步促进产业变革,引发数字产品消费、电子商务、远程工作模式、数字平台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引入生产函数,使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发生实质性的调整,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发展。2022年,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速将达到4.6%。经过几个月的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经产生了积极成效。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今年1月份至6月份,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额同比增长5.6%,贸易便利化、服务贸易自由化、国际监管合作和粮食安全合作将有助于各国降低贸易成本。各方在区域经济合作中需要增强共识和互信,构建发展导向的全球合作框架。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研究员)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楼市再迎利好!“金融16条”出炉: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优质房企发行债券融资
- 罕见!近期有北交所个股单日成交额不足1万,流动性困局怎么破?
- 消费复苏“年夜饭”回归 市场监管保“舌尖安全”
- 3只科创板股2022年业绩快报亮相(附股)
- 审查审批不尽职等九项违法行为,重庆农商行被罚1285万元
- 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3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 巴斯夫与Eramet拟投26亿美元在印尼建镍钴精炼厂
- 网易手撕前任,连夜上架饮料“暴雪绿茶”被指内涵?还痛斥“离婚不离身”
- 超强台风轩岚诺大概率不登陆我国,9月5日或越过上海同纬度
- 去年全省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 石头科技沦为提款机?小米系拟大手笔减持,此前套现已超20亿
- 基辛格:中美有必要采取有限和具体的措施改善关系
- 涉190亿,盛大金禧传爆雷?湖南监管:已成立专项小组
- 万达酒店股权被王健林全部质押 万达商管3次递表仍未成功“上岸”救火
- 摩根大通CIO再敲衰退警钟 预计美联储利率峰值将达到6%
- 中信建投均衡成长合同不生效 !开年首现基金发行失败 新基金发行“冷热不均”
- 内地及澳门经机场抵港人士无须现场等候核酸检测结果
- 深圳住房保障制度再变革 拟推共有产权住房
- 中信里昂:上调携程目标价至48美元 维持“买入”评级
- 奥哈洛伦:技术可以解决我们的问题,但前提是拿到钱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