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大幅加息75基点,中国央行跟不跟?
北京时间16日凌晨,美联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1.50%-1.75%区间,幅加加息幅度为1994年以来最大。息基行跟
加息消息公布后,点中美股短线跳水,国央此后直线拉升。不跟截至发稿,美联道指涨1.3%,幅加纳指涨2.7%,息基行跟标普500指数涨1.7%。点中
资料图 中新经纬 摄大幅加息75基点
美联储表示,国央高度关注通胀风险,不跟“坚决承诺”将通胀率恢复到2%,美联并重申认为持续加息是幅加适当的。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发布的息基行跟经济预期显示,2022、2023、2024年底联邦基金利率预期中值分别为3.4%,3.8%,3.4%;2022、2023、2024年底GDP增速预期中值分别为1.7%,1.7%,1.9%。美联储预计在2024年开始降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利率决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坚定致力于让通胀回落,有需要的工具来恢复价格稳定;必须降低通货膨胀来帮助就业人口,目前的情况很明显,劳动力市场极度紧张,通货膨胀太高;预计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将达到更好的平衡,并缓和工资增长。
鲍威尔还表示,加息步伐将取决于未来数据,下次会议最有可能是加息50个基点或75个基点,预计加息75个基点的举措不会成为常态。
此前,鲍威尔出席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时,对于未来加息步伐,他曾表示,“未来两次货币政策会议各加息50个基点是可能的,但其并没有积极地考虑单次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
梳理发现,年内除去此次加息,美联储已加息两次,分别是3月17日,加息25基点;5月5日,加息50基点。
研究所分析称,美国超预期的5月CPI数据公布后,美联储7月加息50基点仍是大概率事件,市场预计9月继续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增大;预计今年总共加息幅度冲高至300基点(以一次25基点计、约加息12次)。
中国央行跟不跟?
本周是央行超级周,除了美联储,英格兰银行、日本央行等都将公布利率决议。美联储持续加息、“缩表”预期下,也为市场走势增加了一层变数。
今年以来,多国央行纷纷开启或加速加息进程。上周,印度、澳大利亚再次开启新的加息周期;欧洲央行也宣布终结量宽,将于7月加息。中国央行下一步货币操作引人关注。
6月15日,中国央行公告,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不变。1月17日,央行将一年期MLF利率和7天期逆回购利率均下调10BP至2.85%和2.10%。
继今年3月增量平价续做之后,MLF在4月、5月和6月均保持等量平价续做。从操作利率上看,MLF操作利率已连续5个月保持不变。
东方金诚认为,在美国高通胀压力下,美联储正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受此影响,近期美债收益率冲高,中美利差倒挂幅度扩大,美元升值给人民币带来一定贬值压力。由此,我国货币政策在“以我为主”的基调下,现阶段也会更加关注内外平衡,尽量避免两国货币政策在政策利率调整上“直接相撞”。
6月20日公布的LPR(市场贷款报价利率)会降吗?王青认为,本月LPR报价将保持不动。这是考虑到,一来,作为LPR定价基础的MLF利率未变;二来,5月5年期LPR报价下调15个基点,幅度较大,政策面将观察这一定向降息措施对楼市的刺激效应;同时,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消化近期引导银行负债端成本下降带来的影响。
股市方面,此前受美联储即将加息影响,美股出现较大幅度回落,而A股则走出独立行情。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告诉中新经纬,不必过于担心美联储加息,美联储加息缩表主要是为了应对美国高通胀,对于A股市场影响并不大。
杨德龙还分析,美股处于历史估值高位,A股处于历史估值底部,两个市场位置不同,这也意味着,美股今年可能会出现大幅杀跌。
(记者 张澍楠 万可义)
(责任编辑:知识)
-
新京报讯 据北京地铁官博消息,针对昨日官方通报的北京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曾于8月28日乘坐地铁5号线、13号线情况,地铁公司立即行动,在执行日常消杀标准基础上,重点针对涉及的车站和列车车厢进行全面消杀 ...[详细]
-
不再只是“世界工厂”卡塔尔世界杯激战正酣,尽管中国队未能走上赛场,但从裁判、大熊猫、赞助商、场馆到各种“中国制造”……令人连连感叹 “中国除了中国队没去其他都去了”。如此高的“含中量”,也让外界关注到 ...[详细]
-
来源:华夏时报继韦博英语、华尔街英语之后,美股上市公司美联英语也陷入“破产”风波。11月22日,《华夏时报》记者走访了深圳美联英语的部分线下门店,发现均处于闭店状态,拨打多家门店电话也均显示关机以及空 ...[详细]
-
继硅谷高科技企业后,华尔街大型投行也悄然掀起裁员潮。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花旗银行集团已解雇约50名交易员,高盛银行部门也裁减数十人,摩根大通与摩根士丹利则正在研究裁员计划。最令市场惊 ...[详细]
-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曾刚:第一是收益上的优势。首批特定养老储蓄试点产品涵盖5年、10年、15年、20年四个期限,每5年为一个计息周期。目前定出的利率大概在4%左右的利率,这与我们现在银行很多5年 ...[详细]
-
德莱建业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54.1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
01546)发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业绩,该集团取得收入1.05亿港元,同比增加16.12%;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54.1万港元,去年同期则亏损897.8万港元;每股盈利0.32港仙。公告 ...[详细]
-
红杉资本针对投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FTX一事向投资者致歉。《华尔街日报》11月22日报道,知情人士称,因FTX造成1.5亿美元损失,红杉资本在周二的电话会议上向基金投资者致歉,并表示要改进其未来投资的尽 ...[详细]
-
建立金融科技良性循环体系 促进全球经济实现合作共赢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深入,金融科技在提高金融的普惠性、韧性,甚至社会保障方面都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日益成为全球金融创新和金融竞争的一大焦点。然而, ...[详细]
-
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团队宣布成功研发了三种针对猴痘的候选mRNA疫苗VGPox 1-3。据中国生物公众号消息,11月22日,国药集团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团队宣布成功研发了三种针对 ...[详细]
-
11月23日,行长刘金出席“2022论坛年会平行论坛——金融科技践行ESG理念 推动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发表主旨演讲。刘金认为,当今世界金融科技已深入到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成为服务客户不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