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称遭遇“李鬼” 大量第三方公司冒充其售后团队
本报记者 贾 丽
7月5日,李鬼发布声明称:近日,格力接到用户反映,电器有不法分子冒充格力电器售后服务团队,称遭充发布虚假售后服务电话,量第还存在乱收费、司冒售后服务质量无保证等问题。团队对此,李鬼公司高度重视,格力并积极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打击。电器
格力电器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很多平台上都有假冒格力电器售后热线的称遭充信息,所以公司才发出声明。量第”
《证券日报》记者在网上搜索后发现,司冒售后网络上带有“格力电器空调售后服务”字样的团队信息很多,甚至连上传图片中也展示出格力电器的李鬼官方标识,但点击进入相关平台网页后,却发现大多数页面并非格力电器的官方网页,而是属于第三方公司。
目前已有多名消费者向格力电器售后客服投诉,称其因误联系而遭遇第三方平台乱收费等现象。上述格力电器市场部人士称:“有消费者向公司反映称,各大网络平台充斥假冒格力电器售后热线的信息,部分假冒格力电器的售后团队上门为消费者维修后存在乱收费现象。这一乱象已引起公司高度关注,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避免更多消费者利益受损,公司特发布严正声明。”
记者注意到,目前部分搜索首页已将格力电器官网客服电话之外的信息进行了隐藏,并标注“未经认证的结果可能存在虚假诈骗风险。”
据了解,冒充格力电器的售后服务团队大多涉及空调业务。目前,空调业务收入在格力电器总营收中的占比超过七成。2021年年报显示,去年格力电器的空调收入为1317.13亿元,占营收比例为70.11%,较上年增长13.96%。业内人士认为,冒充现象频发,与当前处于空调市场旺季有关。
“目前正值空调销售的高峰期,格力电器的空调售后团队才会被频繁冒充。这一现象的背后,凸显出家电行业售后乱象越发严重。”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剑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格力电器发布声明,针对的是相关违规违法行为,以此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近年来,假冒知名品牌官方客服、“返厂维修”不返厂等一系列家电维修陷阱被频繁曝光,“售后乱、维修难”已成家电行业的一大顽疾。在今年央视财经“315在行动”特别节目中,家电行业售后问题再次暴露在聚光灯下,直指家电安装收费不透明、家电维修保养遇“李鬼”等典型问题。
家电行业售后遇“李鬼”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部分冒牌维修网站打着品牌空调授权维修的旗号,在线上吸引客户,在线下安排“李鬼”维修员上门维修,以无病假修、小病大修甚至人为制造故障的方式骗取客户巨额维修费用。
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主席团副主席张彦斌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格力电器声明中提及的情况,在家电行业并不少见。市场经济情况下,厂家与第三方的售后服务合作主要以加盟形式存在,双方大多一年一签合同,部分解除合同的人员依旧会惯性地以品牌服务商的名义承接业务。另外,这几年家电企业的代理商、经销商流动性较大,部分已不合作的代理商仍会打着原先代理品牌的旗号承揽售后服务。这些没有品牌方授权的厂家所做出的一些不法行为,不仅会损害消费者利益,也会损害相关品牌的信誉。”
家电行业售后乱象频发,也导致消费者的投诉量大增。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量以10.8万件位居投诉量榜首。奥维云网出具的《2022家电行业售后服务数字化白皮书》调查数据显示,在服务类型上,维修和安装依然是消费者目前最主要的需求,家电售后服务的许多环节仍被消费者所诟病,维修费、辅材费等项目收费过高、客服响应不及时、服务效率低下依然是消费者反馈最多的痛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电售后企业在维修的收费、效率、规范性、专业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为了有效遏制乱象的发生,格力电器在声明中称,为了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证消费者享受到高品质的官方售后服务,请广大消费者认准格力电器官方售后渠道。
而各地消保委也多次通过官方网站提醒消费者:“选择正规家电维修企业,明确收费项目及服务标准,索要正规发票。”
在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清洁器具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鲁建国看来,家电产品投诉量常居高位,售后则是重灾区。对此,相关企业应该从源头上规范售后体系,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售后服务体系。监管部门对相关违规违法行为,应加大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消费者也应转变消费理念,在购买家电时,不要把价格作为首选标准,还要加大对家电品质的考量,将性价比作为购买家电商品的主要参考依据。
(责任编辑:知识)
-
看一场电影要多少钱?几年前,这个数字可能是十几元,二十几元。但如今,即便在偏僻的乡镇影院,也难觅35元以下的票价。至于一线城市,今年平均票价已正式突破50元。电影行业各项数据几乎完全“透明”,票价上涨 ...[详细]
-
“儿童剧本杀”不是好生意,不能以学科类培训逻辑“杀入”剧本杀经营
文/熊丙奇因一名感染者行动轨迹的通报,“儿童剧本杀”浮出水面。传闻称这家剧本杀馆的剧本设计为学而思语文组,主持人为前学而思名师,在打着剧本杀的名义在地下补习。当晚,学而思培优官方微博发布辟谣声明,表示 ...[详细]
-
A股三大指数低开震荡 教育行业大涨近7% 机构称:指数有望构筑双底形态
10月17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低开震荡走低,创业板指跌幅最大。截至上午11:30,上证指数跌0.10%,报3068.83点;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跌幅分别为0.36%和0.78%;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521 ...[详细]
-
品牌绑定快手头部主播导致矛盾不断爆发:后者压低商品价格挤占商家利润空间
种草正在成为快手电商上一种流行营销方式。今年7月,辛选旗下头部达人赵梦澈与高端美容仪品牌AMIRO合作了专场直播,风控后支付金额1.4亿,客单价2180元,成交量6万+,粉丝成交占比97%。单品GMV ...[详细]
-
今年12月1日,深圳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将迎来一项重大改革,一档参保人计入个人账户的金额从缴费基数的8%降至2%,期间差额纳入统筹基金后用于提升门诊的报销水平。深圳市在相关政策解读中表示,本次改革的核心是 ...[详细]
-
近日,意大利一家能源研究机构负责人塔巴雷利在接受意大利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意大利天然气价格与往年相比增加了两倍之多,电价几乎翻倍,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洲国家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能源冲击。本月早些时候, ...[详细]
-
当地时间10月18日,根据英国舆观数据分析公司17日和18日对530名保守党成员的调研,约83%的人认为特拉斯没有做好首相工作。数据显示,55%的人认为她应该辞职,38%的人认为她不应辞职。如果现任首 ...[详细]
-
产能利用率不高仍欲募资扩产 明美新能持续经营、研发能力引关注
《投资者网》吴微编辑 吴悦2022年,消费电子遇冷已成为市场的共识,即使是被认为“全村人希望”的iPhone14,正式销售后的表现也并不理想,市场一度传出iPhone14放弃增产的消息。据CINNO ...[详细]
-
针对FTX前首席执行官SBF持有价值1亿美元推特股份的Business Insider报道,马斯克回应称,该消息并不属实。 ...[详细]
-
本报记者 王思文随着权益市场的持续震荡,收益相对稳健的债券类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资金的青睐。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16日,今年债券型基金发行规模占比已达49%,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33%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