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天价薪酬”革新 多家总裁年薪甚至出现“腰斩”
炒股就看,天价薪酬权威,券商专业,革新及时,总裁全面,年薪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甚至 本报记者 罗辑 北京报道 截至4月6日,出现已有28家上市券商公布年报数据。腰斩在已披露年报的天价薪酬券商中,绝大部分券商业绩较上一年度出现增长。券商与此同时,革新这些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总裁券商中却有接近六成出现了管理层(含董监高)降薪。这28家券商管理层年度薪酬总额也较上一年度的年薪总额出现下降。同时,甚至多家券商总裁年薪缩水,出现部分甚至出现“腰斩”。 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在过往年度,若业绩表现突出,券商管理层的薪酬也水涨船高,不时还有“天价薪酬”出现。2021年金融机构高管超高薪话题引发社会热议,今年年初,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向券商下发薪酬管理制度调研的通知。在前期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办法(试行)(草案)》将提交理事会审议并表决。如表决通过,中证协在履行相关程序后将会正式发布。这其中包括加分、扣分指标,薪酬激励过于激进,未能体现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和稳健薪酬制度要求的,最高扣1分。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券商管理层降薪不排除有国企薪酬改革因素的影响,但证券公司管理层薪酬变化有涨有跌,这意味着薪酬改革并非不分情况的“一刀切”。“目前国企领导人员有三种不同的‘身份’,如组织部门管理的干部、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和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的经理层成员,不同身份的国企领导人员,其薪酬体制也不一样。” 记者注意到,上述披露管理层降薪的券商中有不少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央企或国企。在管理层总体薪酬规模下降的同时,这28家券商的整体工资薪酬总额出现了大幅上涨,整体比2020年上涨了65.6%。 管理层整体降薪10% 2021年是券商业绩大年,绝大部分券商业绩实现同比增长。Wind数据显示,2021年已披露年报的28家上市券商中,有24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出现同比增长。 按照管理层薪酬变化与业绩趋同的逻辑,2021年原本也应该是管理层“加薪”的年份。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28家券商中,有16家管理层年度薪酬总额出现了下滑,其中净利润增长的24家券商中,共计14家(接近六成)出现了管理层降薪。另据记者计算,这28家券商管理层年度薪酬总额合计为10.6亿元,较2020年(11.71亿元)整体下降近1.11亿元,降幅接近10%。 管理层年度薪酬下降额度最大的是(601995.SH),其2021年管理层年度薪酬总额为9441.8万元,较2020年减少7384.5万元。而2021年中金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接近50%。 中金公司并非是同比降幅最大的券商。在已披露年报的28家上市券商中,(002797.SZ)同比降幅超六成,其2020年的管理层年度薪酬总额为5781.62万元,2021年则收缩到2145.2万元。其次是(000750.SZ),总额从3791.52万元下降到1708.43万元,同比降幅达到54.94%。 不过,在上述券商管理层降薪的同时,部分上市券商2021年管理层薪酬总额仍然有所上涨。以(600030.SH)为例,这家以高薪著称的龙头券商2021年管理层年度薪酬总额为1.66亿元,较2020年的1.49亿元上涨1711.74万元。 对比这28家券商的领导班子薪酬情况(排除6家董事长并不在机构领取薪酬或董事长人事变更、总经理代行职务的券商),记者发现,有10家券商董事长降薪,12家加薪。整体上看,董事长2021年薪酬比2020年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董事长降薪额度最大的前5家券商分别为第一创业、、、和证券,降幅分别是696.32万元、129.55万元、65.36万元、44.33万元、37.99万元。 总经理薪酬方面,除部分券商存在总经理先后由董事长兼任、不另行计算薪水等情况外,有10家券商总经理降薪,8家加薪。值得注意的是,总经理降薪额度平均值远高于涨薪。总经理薪酬减少额度在200万元以上的券商有5家,总经理涨薪额度达到200万元的券商只有一家。在总经理薪酬下降的10家券商中,不乏如中金公司、国海证券等央企、国企背景的券商,而这些券商几乎都是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 再进一步观察可以看到,在管理层涨薪的12家上市券商中,不少券商董事长或总经理涨薪幅度不及管理层薪酬的平均涨幅,部分甚至出现了管理层薪酬总额上涨,但董事长或总经理降薪的情况。例如,中信证券管理层薪酬总额整体增长1711.74万元,涨薪约11.46%,总经理薪酬较上一年度上涨5.14万元,涨幅约0.52%。 除此之外,董事方面,金额前三的董事薪酬合计数据出现同比下降的券商有11家,同比增长的则有17家。但整体而言,2021年上述28家券商金额在前三的董事薪酬总计较2020年下降了2526.88万元,降幅约在12%。金额前三的高管薪酬合计数据出现同比下降的券商有18家,同比增长的则有10家,而整体来看,2021年28家券商的这组数据总计较2020年下降幅度超20%。这意味着券商高管薪酬的“天花板”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 杜绝“一刀切” 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券商管理层薪酬并没有像往年一样随业绩增长而全员加薪,反而整体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收缩。董事长和薪酬金额排前的董事、高管们整体薪酬较2020年亦有所下滑。这些变化在吴刚梁看来,可能存在着国企薪酬制度改革的影响。 “国有金融企业,尤其是归国资委管的金融机构,薪酬方面往往有较为明确并相对细化的要求。”吴刚梁说道,具体而言,目前国企领导人员有三种不同的“身份”,一是组织部门管理的干部,他们有些保留着公务员编制,或者虽然不是公务员编制,但在档案里仍然保留公务员级别,按照公务员进行管理。总体上,这类人员所占比例极小,一般是集团公司的班子成员。二是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目前所占比例在10%~20%。三是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的经理层成员,从薪酬机制的市场化程度看,这类人员介于职业经理人与组织部门管理的干部之间,目前在国企里面占绝大比例。“不同身份的国企领导人员,薪酬体制自然也是不一样的,这叫‘差异化薪酬’。组织部门管理的国企干部既然是保留着公务员的管理模式,就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化的高管来定薪酬,所以近些年对他们有了各种限薪规定。” 以央企负责人的薪酬为例,吴刚梁介绍,这类人员薪酬由三部分组成: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再加上任期激励收入。其中,基本年薪是要与上年度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联系。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也不是固定的,要根据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来确定。此外,即便是竞争性行业的央企也拥有较多的资源优势,央企的经营业绩也不完全是靠管理人员的贡献,同时其职位相对稳定,所以不能完全采取市场化的激励制度,因此,这类人员的任期激励收入不能超过年薪收入的30%。 而职业经理人、契约化经理的情况则不一样,职业经理人完全实行市场化,这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券商中较为常见,其收入与业绩挂钩,业绩不好也有离职风险。契约化经理按照改革要求,收入水平也应浮动,与经营绩效挂钩。据观察,近年来,证券行业中,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的改革工作推进顺利,不少券商进行了薪酬改革并持续深化。 “改革杜绝‘一刀切’。在不同情况下,薪酬制度、薪酬标准有所不同。这正是为了薪酬制度既能有效激励又不失公平。”在吴刚梁看来,这样的薪酬制度是经过多年探索得出的,已较为规范和成熟,未来国有券商的薪酬改革工作或还将按上述逻辑持续推进。 中信证券相关人士提道:“公司管理层薪酬是按薪酬管理制度、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董事会等制度、流程审议拟定。”而根据2022年1月中信证券发布的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公告,其中拟增加一则关于薪酬的条款内容,即“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与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将廉洁从业、合规诚信执业、践行行业和公司文化理念等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 中金公司方面则暂未回应,不过其独立非执行董事就公司2021年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分配方案提到,(方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公司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金融及证券行业的特点、同类公司支付的报酬、高级管理人员须付出的时间及其职责、个人绩效表现、公司内其他职位的雇佣条件等因素。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苹果Apple Music现身Model S,有望登陆特斯拉车机系统
- 打通物流堵点,上海采取了这些举措
- 聚焦博鳌|数字经济,如何让所有人都获益?
- 光伏大年将至,破局的关键是什么?
- 卷土重来:桥水正重新做空欧股
- 光线传媒业绩“变脸”:预亏超3亿
- 长城基金:金融机构有望在震荡市场中新建生长曲线
- 铁水产量止增转降 铁矿期货早间跳水
- 经合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从3.1%放缓至2.2%
- 广交会传新风向:家电企业争抢“Z世代”,加速掘金海外电商市场
- 梅德韦杰夫引用《孙子兵法》,揭示俄在乌军事行动意义
- 首席策略发朋友圈称当前就是“市场底” 招商证券张夏强调底部到来
- 希捷科技下调Q1营收预期 拖累西部数据一同被Benchmark降级
- 上海:全力以赴努力打通物流堵点
- 同济医院天价罚单:骗保零容忍,机制待完善
- 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郭晓和被查
-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国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功能有待彰显
- 两部委:未发生疫情地区,严禁以防疫为由不让农民下地
- 公安部: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 中泰国际:维持六福集团买入评级 目标价24.8港元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