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芽App将下架 小程序仍正常运营!母婴消费还被看好吗?
一则蜜芽App即将关停的蜜芽母婴消息,让这个曾经的下架小程序仍消费母婴电商独角兽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近日,正常蜜芽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运营公司将于2022年9月10日停止蜜芽App服务。还被 对此,看好证券时报·e 公司记者联系蜜芽官网客服电话,蜜芽母婴接线人员表示,下架小程序仍消费即将关停的正常只是App,蜜芽在天猫、运营抖音、还被快手以及微信小程序的看好店铺均正常运营。 股权结构方面,蜜芽母婴企查查显示,下架小程序仍消费目前,正常蜜芽创始人刘楠持股88.41%,为公司控股股东。第二大股东为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持股比例为3.75%。 那么,蜜芽App为何停运?目前蜜芽经营状况如何?吴世春告诉e公司记者,“蜜芽只是关闭App,小程序等将持续运营。公司第二曲线兔头妈妈增长很快,目前儿童洗面奶市场占有率第一,其他以公司公告为准。” 实际上,蜜芽背后的早期投资机构颇具名气,此前曾被胡润评为独角兽公司。据e公司记者统计,成立至今,蜜芽获得过5轮融资,融资总额超20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真格基金、红杉基金、梅花创投等。 值得指出的是,从母婴领域消费看,未来前景依然乐观成为业内共识。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对e公司记者表示,在三孩政策不断落地的背景下,预计我国出生率会保持一定增长增长。在此背景下,母婴消费将向着品质升级方向发展,消费质量和档次也会不断提升。 蜜芽App即将关停 7月1日,蜜芽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公司将于2022年9月10日停止蜜芽App服务。蜜芽在公告中的解释称,随着用户习惯的改变,公司决定停止App服务,未来还将继续在蜜芽微信有赞小程序等为用户提供服务。 该公告还解释,平台关闭前,消费者交易订单继续履行;App关停后公司将对已收集的用户信息进行集中删除与注销个人账户,并停止搜集或使用消费者及入驻商家的信息和数据。 这意味着曾经的运营多年并陪伴千万宝妈的蜜芽App即将离场。企查查显示,蜜芽的运营主体为北京花旺在线商贸有限公司,其成立于2011年8月,注册资本约108.61万人民币。 股权结构方面,企查查显示,目前,蜜芽创始人刘楠持股88.41%,为公司控股股东。第二大股东为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持股比例为3.75%。 值得注意的是,蜜芽App为何停运以及目前公司经营状况等备受关注。对此,e公司记者采访了蜜芽的早期投资人吴世春。他告诉记者,“据我所知,蜜芽这次只是关闭App,小程序等将持续运营。公司第二曲线兔头妈妈增长很快,目前儿童洗面奶市场占有率第一。”他还认为,独立b2c的App 不符合趋势和经济原则。 实际上,蜜芽背后的早期投资机构颇具名气。据记者统计,成立至今,蜜芽获得过5轮融资,融资总额超20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百度、真格基金、红杉基金、险峰长青、梅花创投等。其中2015年百度领投的1.5亿美元融资,一度刷新当时母婴行业的融资金额纪录。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蜜芽最近一轮融资已经停留在2016年。此后,蜜芽快速扩张,由母婴垂直跨境电商,扩展为拥有四大业务板块分别为线上零售、线下体验及加盟(蜜芽乐园)、自有品牌(兔头妈妈甄选)和婴童产业投资。这一系列的扩张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的不到位,或是其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 公司官网介绍,蜜芽创立于2011年,是中国领先的女性生活方式服务平台,覆盖业务集零售、自有品牌和会员营销一体。目前,蜜芽已服务超过5000万中国年轻妈妈,满足母婴、家庭、生活产品和服务等全生活场景需求。 母婴消费被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蜜芽App的即将下架也让一些业内人士对母婴电商的行业表示出担忧。 盘和林对e公司记者表示,母婴电商这样的垂直电商,对于消费者没有产生额外的价值,既没有提高母婴产品的性价比,也没有通过内容分享来提升消费者的育儿能力。“如果垂直电商仅仅是一个分类,没有其他价值增量,那么对于消费者,为什么要选择母婴电商,而不是随意选一家质优价廉的品牌专卖店。” “在流量见顶和综合电商激烈拼杀下,母婴垂直电商的用户正在被瓜分。”莫岱青表示,近年来,、、、等头部平台发力母婴市场,对于母婴电商如蜜芽、美囤妈妈、贝贝网等来说是强大的冲击,众多玩家分羹母婴市场也削弱了蜜芽等的优势。而且过去几年,荷花亲子关闭、红孩子卖身、母婴之家跑路、贝贝网下架,再到蜜芽将关闭App,可见行业竞争之激烈,洗牌加剧。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则认为,母婴电商也是垂直电商的一个品类,目前来看全球都很少有成功的标的,这是因为垂直电商的获客成本和经营效率过低导致,没办法与综合电商平台竞争。而在宏观层面,出生率下降也让母婴电商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成本加大。“唯一的出路可以成为供应链公司,入驻综合电商平台和内容电商平台进行发展,放弃独立电商平台的模式。” 不过,从母婴消费行业来看,未来前景依然乐观成为共识。 近日,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发布《中国母婴用品电商行业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母婴市场持续增长,2021年中国母婴消费规模达3.5亿元。线下母婴店、商超等是母婴的主要销售渠道,2021年母婴线下消费占比达66.2%。随着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加之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上母婴消费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母婴线上消费占比达33.8%。 另据艾瑞咨询预测,到2025年中国母婴市场规模将达到4.7亿元,其中线上消费规模占比将达到39%。 莫岱青认为,受益于全面放开“三胎”和教育培训行业“双减”政策落地的影响,母婴消费会迎来非常大的实质性利好。如今以90、95后为主的母婴消费主力拥有更强的消费能力,更看重母婴消费的安全和质量。 盘和林则直言,未来我国母婴消费领域前景依然乐观。“在三孩政策不断落地的背景下,预计我国出生率会保持一定增长增长。在此背景下,母婴消费将向着品质升级方向发展,消费质量和档次也会不断提升。” 中航证券此前的研报也显示,随着三孩政策的落地以及一些生育的配套措施发布,未来人口生育率可能小幅上升,母婴行业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攀升,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增至75460亿元。用户端来看,80后、90后作为当前母婴消费的主力军,从备孕到生育,从教育到生活,这一代际群体普遍有一种“亏欠心理”,精英化育儿理念受追捧,新生代奶爸宝妈们对母婴产品的品质消费要求不断提高,母婴产业链持续升级,专业化、高端化市场将迎来增长契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静悄悄的双十一,热闹的直播间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显示 三年来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 国家移民管理局:三季度出入境人员2218.5万余人次
- 高盛:予中兴通讯中性评级 目标价升至17.5港元
- 光大期货:11月22日软商品日报
- 大发“国难财”,涉嫌通过关联交易向董事长输送利益,现在又想IPO再捞一笔:乓乓响三赢,赢麻了
- 云南城投:前三季度亏损4.7亿,转让子公司优化债务降成本
- 大厂程序员,下班做“果农”
- 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机构名单出炉,23家商业银行、11家理财公司入选
- 凯文教育2022年前三季度亏损6045万元 同比收窄16.86%
- 日本央行维持量宽,投资者为何依旧看空日元前景?
- 邮储银行前9月赚738亿资本充足率蹊跷下滑 回A三年累募千亿股价仍跌30%
- 北京2022“薪酬榜”出炉 哪些行业最赚钱
- 养老理财三季度业绩分化明显,收益率首尾相差4个点
- 广发期货贵金属日评:欧洲央行如期加息75BP美国Q3GDP好于预期 贵金属波动收窄
- 扫两次码就能避免成为密接?多地辟谣!
- 2022年我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预计达2693亿元 产品品质问题系当下痛点
- “浙江籍”两家上市城商行三季报披露:营收净利两位数增长,非息收入占比提升
- 广发农产品日评:豆粕现货价格仍偏强
- 马斯克抱着水槽走进推特总部,英媒:神奇老板或能带推特走出困境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