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发文怒怼代工厂不良率达20%,网友:不关心谁代工,乐视或在推卸责任
原标题 乐视发文怒怼代工厂不良率达20%,乐视良率乐视网友:不关心谁代工,发文乐视或在推卸责任 发文怒怼代工厂,怒怼乐视又“火”了。代工达网代工 8月10日,关心乐视超级电视官微发布《乐视致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的或推公开信》(下文简称《公开信》),指责其代工厂南京中电熊猫液晶屏不良率接近20%,卸责要求对方承担售后责任。乐视良率乐视 乐视称:“这两年《甄嬛传》给乐视带来的发文收入都被南京‘熊猫’当竹子吃了。”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怒怼此前有消息称,代工达网代工《甄嬛传》平均每年能为花儿影视(2013年被乐视收购)带来一千多万的关心收益,还一度登上热搜。或推 不过,卸责也有网友质疑:20%不良率的乐视良率乐视数据从何而来?这么高的不良率如何通过乐视方面的质检并对外销售?针对上述问题,8月11日,红星资本局致电乐视,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复。 ↑乐视 资料配图 图据IC Photo 发文怼代工厂不良率达20% 网友质疑乐视推卸责任 乐视称,2019年,乐视旗下的“乐融致新”和“天津智融”两公司与南京中电熊猫东莞分公司达成合作,截至今年3月份,对方已完成39万台乐视电视的生产与交付,累计合作金额4.3亿元。 然而自2020年7月起,乐视方面陆续收到消费者投诉称屏幕出现横线、竖线、漏液等问题。经查,南京中电熊猫方面生产的相关液晶面板不良率竟接近20%,远远超出行业内2%的不良率标准。 据乐视《公开信》所说,液晶屏不达标的责任在中电熊猫一方,其理应进行积极的售后服务,然而中电熊猫态度消极,售后费用由乐视垫付,至今换屏数量高达11590台,换机数量2160台,预计后续还要更换6300台。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乐视并未透露具体售后费用为多少,只是表示:“这两年《甄嬛传》给乐视带来的收入都被南京‘熊猫’当竹子吃了。”此前,有消息称,《甄嬛传》平均每年能为花儿影视(2013年被乐视收购)带来一千多万的收益,还一度登上热搜。 从《公开信》中可以看到,乐视与南京中电熊猫从2020年7月起就在沟通,乐视还提出了禁用和赔偿要求。但如今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乐视表示,承担了双方合作97%订单的南京中电熊猫东莞分公司临近关闭,但未主动通知乐视方面,“依然对售后问题推三阻四,拒不支付乐视前期的垫款,拒不商谈解决方案,发邮件也置之不理。” 乐视斥责南京中电熊猫此举不负责任,并表示将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用户权益。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乐视公开信发出后,不少网友对乐视此举表示支持,评论称:“支持乐视维权到底”。但也有自称购买了乐视电视的网友指出,乐视发文指责代工厂有转移视线的嫌疑,并表示:“我不关心谁代工的,我只知道是乐视的,大家冲着乐视来的,代工厂是你们的内部问题,不要试图转移视线推卸责任。” 此外,也有网友质疑:20%不良率的数据从何而来?这么高的不良率如何通过乐视方面的质检并对外销售?针对上述问题,8月11日,红星资本局致电乐视,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复。 乐视怒怼的代工厂是什么来头? 上个世纪曾是“国货之光” 公开资料显示,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法定代表人为邓伟明。天眼查APP显示,其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新型工业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新港开发总公司持股共同投资打造的高世代液晶面板专业生产企业。 其中,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为南京中电熊猫的大股东,持股占比50%。针对乐视公开信中的内容,8月11日,红星资本局致电大股东熊猫电子集团,对方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该情况,需要询问相关部门后作回复”,截至发稿,红星资本局暂未收到回复。 乐视发文至今,代工厂南京中电熊猫并未公开回应。8月10日、11日,红星资本局连续致电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对于乐视提到的“中电熊猫东莞分公司临近关闭”一事,8月11日,红星资本局致电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对方工作人员表示,并未听说东莞分公司要关闭,不清楚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中电熊猫的第二大股东——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华东科技,曾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000725.SZ),在2020年完成了国内液晶面板产业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并购案。 当时,京东方收购了华东科技旗下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80.831%和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权,交易总金额约为121.2亿元。 百亿并购的背后,中电熊猫曾是“国货之光”。在上个世纪50年代,南京无线电厂创建“熊猫”品牌,此后熊猫牌电视机风靡全国,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据北京工商报报道,上世纪80年代,中国彩电市场开始崛起,但由于技术落后,国产电视品牌始终被东芝、松下等洋品牌压制。1996年3月26日,长虹宣布所有品种彩电一律大幅度让利销售,拉开了国产电视价格战的序幕。没做好准备的熊猫电视,开始退居“幕后”。 虽然无法与熊猫牌电视的历史相比较,但乐视电视曾经拉开了互联网电视的篇章,一时风头无两。有公开数据显示,2014-2016年,乐视电视销量分别达到了150万台、300万台、600万台。如今,随着乐视版权优势的消逝,乐视电视或早已掉队。乐融致新CEO张巍在2021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乐视电视2020年销售规模约为40万~50万台。此后的销售数据再未公开。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强亚铣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抖音活动“翻车”,被网友质疑“玩不起”!星巴克回应→
- 侠客岛:中科院都用不起,知网凭啥这么牛气?
- Stellantis暂停在俄生产
- 市监总局抽查1033批次水暖卫浴产品:不合格率15.2%
- 北京顺义:进一步降低到岗率,坚决杜绝聚集性疫情发生
- 人口第一大省的家底:6市常住人口增量由负转正,佛山成增量冠军
- 汪文斌:美高官37年后突然兴师动众访问太平洋岛国,究竟是关心岛国,还是另有所图?
- 通达吃饱顺丰跌倒,快递业这一年怎么了?
- 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规划方案发布:提升跨境再保险交易的透明度、规范性和便捷性
- 808亿资金争夺20股:主力资金重点出击6股(名单)
- 会员抢先看剧却要邀请好友助力?优酷回应
- 网传上海一警察背居民上楼,背的是假人?这种揣测是一种误解,更是一种伤害
- 法国监管机构致函推特,要求后者确保履行控制非法内容等法律义务
- 网传上海一警察背居民上楼,背的是假人?这种揣测是一种误解,更是一种伤害
- 北京银行等回应网传“京医通”停运纠纷
- 天津市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实现网上办理,全国省际互认
- 刘纪鹏:资本能够为人民服务
- 上汽、特斯拉复产了,首台车下线!供应商闭环生产,物流恢复中!
- 三特索道收深交所关注函:说明公司控制权是否存在不稳定的风险
- “龙溪河漂浮不明泡沫”调查,系成都新津区污水外溢所致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