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会展业协会理事长潘耀荣:业界冀推出“会展基金” 培育和扶持中小型会展项目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蔡依莹 澳门报道 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将于6月至7月在澳门举办“第13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会展基金“2022粤澳名优商品展”、澳门“剧本杀”会展等15项会展活动,展会理和扶会展预计参与人次逾10万。业协 澳门会议展览业协会理事长、事长澳门特区会展发展委员会委员潘耀荣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潘耀培育内地市场将会是荣业澳门会展业的发展重点。潘耀荣指出,界冀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下称“大湾区”)、推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深合区”)以及澳门将建立起相互依存的持中三角关系,地区和城市之间优势互补趋向明显,小型项目业界一直在思考如何打破瓶颈将澳门未来的会展基金发展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澳门特区政府近期推出“澳人食住游”、澳门“旅游+会展、展会理和扶会展体育、业协节庆、文创”等一系列活动。澳门立法会议员、经济民生联盟副主席罗彩燕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称,粤澳两地政府可通过政策支持,鼓励商业机构或国际组织将澳门国际优质盛事的部分项目移到横琴,带动城市间人员和经济流动,助琴澳两地共同发展。 高品会“一会一展”发挥粤澳合作优势 中国(澳门)国际高质量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下称“高品会”)计划以“一会一展”的方式举办,会议安排在横琴,博览会于澳门举行。深合区总体方案中提到,要制定政策支持参会人员多次往返横琴和澳门。潘耀荣认为,以高品会为突破口,外国客商可以很容易进入横琴,加上深合区“一线管人,二线管货”的海关分类管理模式,海外商品、奢侈品在深合区内自由流通,这将对国外的会展主办方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也将有利于更多大型展会未来落地琴澳。 潘耀荣认为,若“高品会”未来持续举办,对粤澳两地、特别是深合区来说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招牌。他指出,优秀的对外品牌不仅促进国际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更是国家和地区软实力的一种体现。 澳门作为旅游休闲城市,其经济仍然十分依赖旅客入境消费。罗彩燕建议,政府要积极与内地省市沟通交流,争取放宽更多来澳签注。“可以争取试行开放小型气泡旅行团,以增加访澳旅客,”她认为,在防疫常态化之下,特区政府应考虑与内地疫情受控的城市联结成“气泡”,有限制地互相开放旅游通关。 会展行业产业链长 具“一带n”联动优势 “开会、办展,既能吸聚人气扩大国际盛事影响力,又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罗彩燕认为,会展行业产业链长,具有“一带n”的联动优势,除本身产值外,利用其产业关联效应能带动交通、通信、酒店、餐饮、旅游、零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工作岗位,对贸易及经济的恢复具有较强的助推作用。 潘耀荣指出,疫情之后国内和国际的会展产业都产生了变化。“随着疫情的持续,很多会展主办方倾向于采取hybrid的形式,即‘在线+线下’混合,以线下的展会作为骨干,辅以在线展会吸引因各种原因而无法亲身参与的展商和观众。”潘耀荣观察到,不少会展的在线平台已经常态化,转化成永不落幕的展览会。“这对比以往仅持续数天的会展期来说,也是一个行业的新机会,”他认为,要如何营运在线平台,也是很多国内和国际的主办方需要研究的。 未来依靠AI及元宇宙等,在线平台的优势有望进一步发挥。潘耀荣告诉记者,会展业突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电话和网络等在线沟通普及的情况下,线下人与人之间深层次交流的核心体验也难以被取代。他认为未来沉浸式体验是一个大方向,如何创造条件让参展商、与会者之间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元宇宙沉浸式的构思和建设将有可能颠覆整个会展业的生态。 国际会展是城市间的竞争 澳门的会展旅游业虽然受到疫情的冲击,但随着时间过去,终究会回到正轨。罗彩燕认为,澳门要重振旅游业,必须要认清自身优势和定位。“一个地方或者城市的旅游产业,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其自身悠久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底蕴,也需要在此基础上延伸和发展各类旅游配套,进而逐步发展为成熟的旅游胜地。” 罗彩燕指出,澳门本身具备数百年中西文化交汇背景,也因为历史原因,拥有诸多历史文化建筑遗产,加上世界知名旅游企业进驻,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城市及休闲娱乐中心。政府可通过城市规划、交通配套以及对业界提供支持,完善整个城市的旅游配套及营商环境,吸引世界各地的旅客慕名前来。 “竞投国际会展项目不是业界与业界的竞争,而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潘耀荣认为,疫情之后澳门的经济复苏短期内可能难以全部实现,在这期间很多会展也无法举办。对比其他地区,澳门的服务能力、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等优势较为突出,结合“线下+在线”模式对多技能会展人才的要求,潘耀荣建议政府在人才培养、行业联合、政府支持等方面做好准备。 “其实不少东南亚、欧美国家的传统会展大城市已经开始启动,如果澳门停留原地不做准备,很快这些城市就将占领更多的国际会展市场份额。” 潘耀荣表示,希望澳门政府及业界能做好准备,在地区开放之后马上组织和落实之前由于疫情无法落地的国际会展项目,吸引外国买家和客商到澳门以及内地其他城市来。 吸引外来展会和培育本地“潜力股”双管齐下 会展业界期望政府推出“会展基金”等,以培育和扶持中小型会展项目。潘耀荣指出,会展行业中的客商更愿意到大城市参展,但在澳门等城市办展成本较高,中小型的、有潜力的展会承担会展成本较为困难。“会展基金”可以辅助“潜力股”项目,投入2至3年时间将其培育成更大规模的展会。 潘耀荣向记者表示,如何增加本地会展项目其实是一个鸡跟鸡蛋的问题。“会展行业要蓬勃发展,需要举办更多的会展项目,吸纳周边地区的国际会展项目是一种方式,增加培育也是一种方式。”着眼于中长期的发展方向,潘耀荣认为,吸引外来展会和培育本地“潜力股”双管齐下,会展在澳门和深合区的发展才能走得更远。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深交所总经理:今年已有24家公司强制退市,一批问题企业集中出清
- 北京疾控:近一个月北京经历数起输入性疫情 外防输入是当前重点
- 光大证券:维持阿里巴巴-SW增持评级 业绩表现略超预期
- 网易有道CEO周枫:硬件是“全村人”的希望
- 踔厉奋发启新程 勇毅前行向未来——基金行业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 广州万隆:技术上仍是趋势偏弱,但系统风险有限
- A股年内第二大IPO来了!联影医疗开启申购,拟募资125亿元
- 恒大地产转手广州增城富沁房地产30%股权,中航信托接盘
- 中国证券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安青松:促进新时代证券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
- 因组织策划传销活动 “今日爆团”运营主体上海优动网络被罚65万元
- “东风”呼啸“远火”猛烈,将如何深远改变台海局势
- 乌鲁木齐部分区域进入静态管理:旅行社大量退改,酒店续住不涨价
- 寺库集团拟调整ADS与普通股换算比率至1:5
- “电动车征税是必然趋势”!乘联会最新报告内容引热议,网友调侃:“开始打预防针了?”
- “聪明钱”早已行动,军工股迎配置良机?
- 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SoC排名:联发科、高通、苹果、海思、紫光展锐前五
-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稳步上升
- 快讯:两市弱势盘整创指跌超1% 光伏板块继续走强
- 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被责令停产整顿
- 能源价格飙升,近三分之一英国家庭今冬或将面临贫困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