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预制菜鲜美来更新招股书,2021年净利润下降10.14%
新京报讯(记者秦胜南)4月14日,水产新京报记者了解到,预制水产预制菜公司鲜美来日前更新招股书,菜鲜披露2021年业绩,美更其营业收入为9.15亿元,新招下降同比增长7.69%,股书与2019年基本持平;净利润为8110.77万元,年净同比下降10.14%。利润
对于2021年增收不增利的水产原因,鲜美来称,预制受产品成本、菜鲜商超渠道销售规模变化影响。美更而2019年至2021年,新招下降鲜美来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1.08%、股书23.51%、年净20.76%。
资料显示,鲜美来成立于2006年1月,主要产品包括以虾滑等为主的即烹类预制菜,以虾仁、生鱼片等为主的即配类预制菜。销售模式既有直销模式,也有商超、贸易和经销模式。
鲜美来称,2021年,新增近200家客户,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82%。除商超模式外,其他销售模式的收入同比均呈不同幅度的增长。商超模式收入同比减少6193.75万元,降幅达31.04%,主要原因为下游商超渠道受新零售和疫情影响较大,商超行业的规模有所收缩。
根据招股书,鲜美来拟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募集资金6.06亿元,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募集资金中的2.95亿元拟投入海洋食品产业化项目,1.71亿元拟投入冷冻食品分装冷藏及物流配送项目(二期),1.4亿元拟用作补充流动资金。若进展顺利,鲜美来或将成为“水产预制菜第一股”。
今年3月25日,证监会官网披露鲜美来的首发反馈意见,要求说明规范性问题、信息披露问题、与财务会计资料相关的问题共计27个问题。其中,关于增资相关问题,招股书显示,鲜美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发生3次增资,时间均为2019年,但验资报告出具年代为2021年。证监会要求说明验资报告出具时间与增资入股时间不一致的原因及背景,增资时未进行验资的原因。在信息披露方面,证监会提出鲜美来利息收入与银行存款余额变动不匹配的问题,要求匡算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并说明报告期初短期借款金额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
(责任编辑:娱乐)
-
作者:田子木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一则约谈货拉拉等公司的公告,再度将互联网货运平台恶意压价竞争一事摆到台面上。约谈中提到,货拉拉采用一口价订单、上线“特惠顺路”产品等方式恶意压低运价,严重损害货车司机 ...[详细]
-
文 | 《财经》记者 凌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出现明显改变。入境和密接人员隔离政策、中高风险区域划分、全员核酸检测策略皆有所松动。2022年6月28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详细]
-
来源: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之声 文 | 杜雨萌本轮计价周期内,受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行影响,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迎来了年内第二次下调。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自2022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 ...[详细]
-
2022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第八届)6月28日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江泰国际合作联盟、江泰全球救援联盟主办,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支持,意在帮助中国企业以更为主动的境外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应对当下大变局 ...[详细]
-
2022金融街论坛边会:平安基金董事长罗春风分享ESG框架下的责任投资
11月23日,2022论坛边会活动——“首届国家‘双碳’战略与ESG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平安基金董事长兼CEO罗春风以视频形式出席活动,并发表题为《ESG框架下的平安责任投资》的演讲,与来自国内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6月28日消息,行业利好密集出台,有8大板块有望成为A股明日风口。1、证监会:互联互通下的ETF交易将于2022年7月4日开始6月28日晚间,中 ...[详细]
-
教育部、财政部:“2022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计划选派教师18292名
教育部、财政部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做好2022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有关实施工作,鼓励引导更多优秀教师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贡献才智、建功立业,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详细]
-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呈请人佳盛环球最终实益拥有人为连浩民,其与曾经的“公海赌王”连超之间,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雷达财经出品 文|张凯旌 正在谋划债务重组的恒大,再遭利空。6月28日,中国恒大发布内幕消息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 李云琦)央行副行长宣昌能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将实施并改善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旨在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推动形成市场化的风险防范和处置框架,建立维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6月28日消息,在今日召开的万科2021年股东会上,有投资者问及“截至目前万科仅回购了12.9亿元,而公司的回购下限目标是20亿元,接下来回购额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