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营红利下的贵州茅台:找到新的撬动点
每经记者 余蕊均 黄名扬 每经编辑 杨欢 基础设施建设被提到关乎经济和安全的自营找重要位置。 4月26日,红利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下的新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贵州会上强调,茅台“要适度超前,撬动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营找基础设施,同时把握好超前建设的红利度。” 在此之前,下的新政府工作报告中亦提出,贵州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茅台且进一步明确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撬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自营找 纵观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变化,红利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下的新比重曾连续8年上升,经济增长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局面转变。 不过近两年,消费地位连年攀升的同时,投资表现却在快速下滑—— 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4%、20.9%。对比之下,资本形成总额对应的数据,却只有13.7%。尤其是第四季度,前两者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已达85.3%和26.4%,后者却跌破零值为-11.6%。 “不是因为消费增长得有多快,是因为投资收缩得太快了,这样收缩下去对经济增长是不利的,所以必须发挥投资在稳增长方面的作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如此评价。 我们盘点了31个省份固定资产投资的大盘,以及2022年的年度计划投资、重点工程项目名单,看看哪些省份冲在了最前面?这些资金又重点投向了哪些领域? 固投大盘 投资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回看疫情以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大盘—— 2020年,全国31个省份中,有4个固定资产投资为负数,分别是湖北、青海、内蒙古和福建;同期增速高于10%有3个,即新疆、山西和上海。 到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为负的同样有4个,分别为西藏、贵州、山西和青海;增速高于10%的数量虽有所增长,但总数仍停留在个位数,共有8个省份:浙江、四川、湖北、江西、新疆、吉林、甘肃、海南。 今年,不少省份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就给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标。梳理来看,黑龙江、安徽、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份,今年设定的固定投资增速目标高于去年。河南、安徽、辽宁、广西、新疆、黑龙江等地,增速目标更达10%。 在此背景下,今年“一季报”中各地的固投增速上涨明显:目前已公布数据的28省份中,仅剩天津一地的固投增速为负,多达21省份增速高于10%,内蒙古的固投增速甚至接近60%,今年需要“跳起来摸高”的辽宁,固投增速较前两年也近乎翻倍【猜你想看:28省份“一季报”:湖南超湖北、安徽超上海、江西超陕西】。 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重大项目的作用至关重要。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广东、福建、江苏、山东、湖南等多地公布了本年度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名单,大多数地方也已公布年度计划投资的总金额。 其中,长三角的浙江和安徽,以及中部的河南和江西,年度投资计划都在1万亿以上。广东2022年省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约9000亿元,比去年计划增长12.5%;甘肃年度计划投资2225亿元,较去年增长18.44%;河南较去年年度计划投资增长19%。 各地政府大笔投资,或许只是一个支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民间投资在投资中占大头,要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许多地方今年的投资计划已着重强调引进民间投资。例如,北京近日发布的2022年“3个100”重点工程,明确提出以民间投资为主的社会投资项目占比要超50%,投资额占比逾七成。 钱流向哪? 不只是投资总盘子,更引人关注的是,数千上万亿的真金白银投向何方。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此前在解释“精准把握投资重点”时提到了四个方面—— 一是“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这是个“大套娃”,目前已分解出2600多个项目,正在稳妥有序地推进实施。 二是基础设施补短板、推进“双碳”领域项目、发展新兴产业、推进老旧设备更新等。 三是实施新型城镇化。重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特大城市要瘦身健体,大中城市要补齐短板。 四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养老、托育、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投资。 从各地投资领域看,重大项目均可在上述范围内找到“精准”对应,其中,产业项目占比颇高,“分量”十足。 比如,广东今年共安排省重点项目1570个,其中产业重点项目有691个,占比达44%,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化工业、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产业、现代服务业、新材料产业等领域。 江苏在《2022年省重大项目清单》共安排实施项目220个、储备项目27个,年度投资5590亿元。具体在创新载体、产业、民生、生态环保、基础设施五类中,产业项目达到166个,超过项目总量的一半,年度投资高达2015亿元。 江苏省发改委方面早前表示,今年产业项目较去年多出24个,目的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比如,有113个项目就属于江苏省50条重点产业链的强链补链项目。 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固投增速分别达到59.6%、20%的贵州和湖南,也在产业项目上集中发力。 贵州今年安排新型工业化项目945个,年度计划投资1921.59亿元,数量和投资额分别占全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28.23%、29.8%。包括新能源电池及产业链、恒力(贵阳)产业园等新兴产业项目和习酒、国台酒、珍酒改扩建及盘江新光电厂、磷化集团磷酸铁等转型升级项目; 湖南今年重点建设项目共309个,其中178个为产业发展项目,涉及12个高端装备制造类、40个先进材料类、15个电子信息类、7个文化创意类等。具体包括、三一集团的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视窗触控玻璃面板扩产项目、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方投资版图上,“补短板”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一直强调的民生保障满足美好生活需求外(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市政管网老化更新、教育医疗养老设施建设等),“水利”已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的一大重点领域。 陕西提出,今年将继续加快水网建设,一体推进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全年计划完成水利投资406亿元,较2021年增长8%。 这里面,既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000平方公里、改善灌溉面积77.5万亩,还要提升15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新增县城设施供水能力12万吨,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4.5%。 同属黄河流域的河南,则把“推进水利和损毁工程修复加固”纳入了扩大有效投资的十条措施之中。包括“汛前基本完成4227项受损水利工程修复”“对25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等。 在今年初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河南亦明确表示将在修复提升防洪抗灾工程方面,实施359个总投资2471亿元的重大水利项目。 适度超前 “回顾我国发展的历程,无论是1998年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和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都是刺激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产生了持续性影响。”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吴文化、向爱兵此前在《经济日报》撰文称。 基建投资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工具,已然成为稳增长的主要抓手。去年以来,“适度超前”走进大众视野,释放了基建投资提速的信号。 去年12月,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在对外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表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要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注重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结合部分发力。要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减污、降碳、新能源、新技术、集群等领域加大投入,既扩大短期需求,又增强长期动能。 落到地方层面,尽管发展阶段不同,“适度超前”的内容有一定差别,但时序上都提前了。 以北京为例,在今年实施的3个“100”市重点工程中(注:自2019年起连续每年推进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把预计于2023年及以后年度开工的200个重大项目列入今年前期推进项目,并力争推动一批项目提前至年内开工。 而四川为支持“适度超前”开展基建投资,今年初曾专门发文表示,对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确定2023年以后开工的基础设施项目,提前到2022年开工的,由省级统筹协调资金配套和要素保障。 同时,对论证多年、方案比较成熟的重大水利工程,将积极争取国家尽快批复,推动尽早开工;对纳入“十四五”规划优先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行启动地方配套项目建设。 上海则是从三个领域推进“适度超前”,除在新基建领域加快拓展5G应用,布局工业互联网集群外,交通基础设施、环境基础设施同样重要。 一方面,长三角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加快推进上海洋山深水港小洋山北作业区开发、大芦线东延伸、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 另一方面,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防御能力,积极推进黄浦江中上游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浦南东片南排海通道骨干河道整治工程、中心城区三大片区污水厂升级扩容和跨区域输送管网建设,以及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 换句话说,“适度超前”就是早晚都要干的重大项目,经科学论证后,提前到“十四五”前期实施。 今年一季度,全国投资新开工项目3.5万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2万个。长远看,促进扩大有效投资这场竞逐,依旧是营商环境的比拼,补短板、增后劲、稳增长,真·环环相扣。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退市常态化: A股市场在渐进中重塑“生态圈”
- 一财首席调研:疫情反复经济承压,年度GDP增速预测均值5.19%
- 中金:维持比亚迪电子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22港元
- 北京海淀某小区确诊病例所在楼宠物一律留在家中集中扑杀?官方:不属实
- 广州昨日社会面40例,大部分区域疫情已基本阻断,海珠呈现重点片区集中发病特点
- 燕郊楼市首付降至20%?中介和售楼处:已叫停!
- 光大期货:锡一季度消费转弱 二季度预期国内供需过剩逐步显现
- 因阀门卡住,NASA再次叫停太空发射系统火箭测试
- 杭州江南布衣起诉温州森马!两大浙江头部服装品牌对簿公堂
- 百度因擅自转播春晚被央视起诉,判赔超50万
- 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宗文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2022胡润全球房地产企业家榜发布:全球前100名房地产企业家总财富4.2万亿元
- 上周食用农产品价格有所下降 生产资料价格略有上涨
- 巴西收到了最后一批俄罗斯化肥,5月起全球粮价将感受“化肥风暴”
- 机构:三星电子一季度利润或创2018年以来同期新高
- 2月低谷后3月居民中长贷仍承压,楼市限购限售松绑或年中显效
- 市场分析:加拿大经济疲弱并非长期 短期紧缩并未终止
- 比亚迪回应“将要新一轮涨价”传闻:消息不实
- 自然资源部:202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0385亿元
- 营收“虚胖”、FILA减速,安踏离真正的第二还有多远?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