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反超杭州,宁波到底有多富?
原标题:人均GDP反超杭州,人均宁波到底有多富?超杭|新京智库 2021年12月24日,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州宁图/新华社 近期,底有多富各城市2021年经济数据陆续揭晓。人均 在浙江,超杭各市2021年经济成绩单已全部揭晓,州宁省内城市格局出现了一个比较受关注的底有多富变化,那就是人均人均GDP第一的宝座易主——省会杭州被副省级城市宁波超过。 宁波人均GDP达到15.39万元,超杭一举成为全省第一个人均GDP突破15万元大关的州宁城市。 人均GDP15万元到底是底有多富什么概念? 从世界范围来看,按照最新的人均汇率换算,宁波人均GDP已是超杭世界银行最新国别收入分组标准中“高收入经济体”水平的1.8倍左右。 从全国来看,州宁这一数据不仅反超了杭州,也超过了广州等核心城市,在全国GDP万亿俱乐部城市中,可以轻松跻身前10。 那么,宁波到底是如何“炼”成的? 外贸打了翻身仗 宁波人均GDP在2021年能够反超杭州,成为浙江人均GDP第一城,除了常住人口显著低于杭州带来的平均优势,首要因素就是GDP总量的快速增长。 2021年,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94.9亿元,增量达到了2186.3亿元,均创下历史新高。其GDP名义增长率达到17.62%,居全省第一,远超杭州的12.44%。 而GDP增长上的优异表现,主要离不开两个主打产业的“定海神针”作用。 一是外贸。 2021年,宁波全市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11926.1亿元,位居全国第6,增速达到21.6%,一扫2020年6.7%的低速增长阴霾。 众所周知,宁波是全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城市之一。 可以说,外贸稳,宁波的经济才会稳。 2020年,受疫情影响,宁波外贸增长明显放缓。2021年,在克服多种困难之下,宁波的外贸打了一场翻身仗,为GDP的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宁波舟山港完成年货物吞吐量12.24亿吨,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08万标准箱——宁波舟山港也成为继上海港、新加坡港后,全球第三个跻身“超3000万箱俱乐部”的港口。 “单项冠军”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 除了外贸,宁波经济的另一大引擎就是工业。 2021年,宁波实现工业增加值6297.5亿元,首次晋级全国第7,增速达到11.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9%,更是创下了近5年来的最快增速。其中,代表高质量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材料产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3%、17.5%、16.6%、16.1%和16.1%。 2021年,宁波还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8家,累计达63家,占全国比重为7.4%,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 而在2019年以来,工信部先后公示的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宁波占据了182家,总数仅次于上海、北京,位居全国第3。 按照相关规划,宁波力争将全市工业增加值规模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到2025年,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800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8100亿元,争取进入全国城市前5位。 尤显特色的是,宁波的民营制造业一马当先。据公开资料,宁波民营制造企业多达12万家,规上工业企业中的80%都是民营企业。这也自然为“民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宁波还素有“中国品牌之都“的称号。有公开报道称,早在2004年,宁波在全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制造企业就有100多家。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品牌,如公牛、方太、、奥克斯、杉杉等均系“宁波造”。 宁波到底有多富? 人均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程度,或者说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 而宁波的富裕,除了人均GDP,在其他多个指标上都有直接体现。 比如,2021年,宁波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5436元,居全国城市第8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6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46元,分别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三和第一。 同期,全市财政总收入达3264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723亿,跃居全国城市第10位,列副省级城市第5位。 这些指标均高于宁波在GDP总量上的排名。 而由于民营经济发达,宁波的富裕尤其体现在“藏富于民”之上。 根据一项研究报告,宁波600万元资产富裕家庭达到9.86万户,排在其前面的城市,仅有6座。 此外,在缴纳总额排名中,宁波也常年位居全国前10。 补齐短板,宁波发展潜力巨大 其实,近期宁波还有一个不错的消息,那就是2021年常住人口增量达到了12.4万。 虽然这一数据比前些年有明显下滑,但在各地人口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此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大概率能够跻身全国前10。 应该说,拥有外贸、工业两大支撑,同时又是民营经济重镇,还有着不错的人口增量,宁波作为副省级城市,其综合实力在我国城市中算得上是佼佼者了。 宁波被称作“闷声发大财”的城市。在讲究“网红经济”的今天,宁波似乎缺了点与其实力相匹配的存在感。 无论是在对外的城市形象上,还是在产业结构上,宁波都显得有点“老派”。 比如,尽管宁波诞生了诸多知名品牌,但少有人知道它们出自宁波。 在产业上,宁波还有一个短板,就是第三产业偏弱。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宁波三大产业比例为2.4∶48.0∶49.6,是全国GDP万亿俱乐部城市中,第三产业GDP占比低于50%的少数几个城市之一。 公开报道显示,此前也有宁波主要官员指出,“宁波城市能级不高、核心功能偏弱,说到底是服务业,特别是总部经济、平台经济不够发达。” 或许也正是因为服务业不够发达,尽管宁波的富裕程度、民营经济发展水平都较高,但在消费方面,宁波的表现却并不突出。 2020年,宁波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49.1亿元,这一数值排名在全国险些跌出前20强。不但弱于一些强省会城市,就是与GDP和人口都明显更低的普通地级市泉州相比,也少了很多。 这在消费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的今天,显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软肋。 此外,相比经济实力,宁波在高等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软实力”,也还需要补课。 因此,一个足够“富”的宁波,目前还同时面临着提升城市形象、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品牌、增强发展“软实力”,以及强化外贸抗风险能力等诸多挑战。 当然,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意味着宁波依然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 文 |朱昌俊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百度高管解读财报:Apollo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现阶段收入贡献很小
- 辽宁铁岭划定3个高风险区和4个中风险区
- 商务部:正抓紧制定完善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
- 美媒:特朗普披上“受害者斗篷”,首席骗子的危险游戏
- 银保监会明确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
- 日媒:日企与俄“萨哈林2号”新运营公司签署购气合同
- 新能源汽车之路何止一条 氢燃料成选择之一
- 紧急通告!河北、甘肃各有一地实行静默管理
- 广发小盘成长A:基民吐槽刘格菘调仓不如睡觉,规模已经跌破百亿
- 创业板285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在成长,总市值破两万亿,以实际创新行动助力数字经济建设
- 又“降息”了,有人房贷要多还六七十万元利息!购房者纷纷提前还贷,划算吗?
- 交通运输部:昨日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096.1万吨 环比下降9.2%
- 25万人集会,差评率61%的尹锡悦遭遇新危机
- 昔日“国产神车”ST众泰如何复活?大股东铁牛集团破产 还欠近140亿没还
- 中国石化赵东:预计非化石能源2037年左右将成第一大能源品种
- 高温限电带火虚拟电厂,背后的千亿级市场会就此爆发吗?
- 评论:净值化环境下的风险必修课
- 华创证券首席张瑜:假如我是美联储主席 定用这一招整治通胀
- 社交媒体洪流涌动:Meme股卷土重来
- 太平洋人寿清仓杭州银行累计套现超34亿元,投资13年为何“分道扬镳”?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