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责郑州红码事件
来源:经济观察报
最近几日以来,追责郑州民众聚焦于河南滥用健康码事件。红码河南几家村镇银行的事件线上储户反映,尽管其来自低风险地区,追责郑州但赴郑州后,红码本为正常状态的事件健康码被转成红码。被赋红码的追责郑州,还包括一些并未到访郑州的红码相关储户。
作为电子通行证,事件健康码具有极强监控力和强制性。追责郑州按照相关防疫规定,红码红码持有者应立即向社区疫情防控部门报备,事件在没有转码前,追责郑州禁止外出。红码前述被赋红码的事件储户,随即被工作人员带往相关隔离点。
所以,尽管在表现形式上,是否赋于某个人红码是一个技术问题,但在实质上,这是一个关乎每个人的人身权利问题。
在疫情爆发期间,健康码通过识别个人数据,对可能有染疫风险的人群予以识别、管理,有其一定的正当性,但这个服务于防疫的功能,并不意味着健康码,可以在其他方面随意使用,就像此次因为事涉存款纠纷的储户被赋红码,一时实质上人身自由受限。
其实,民众高度关注储户红码的问题,不仅仅是“随意红”或者防疫过度。更核心的是,大数据背景下的行政权力如何不被滥用。
这种滥用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当政府掌握海量个人信息,借助大数据手段,很容易限定某些特定人群的权利,包括人身的自由等。
因为疫情防控,政府收集了很多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身份、健康、交通等各方面信息,这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数据安全,乃至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个人隐私不受侵害等问题,包括相关数据的使用——不能用于非正当的用途。
其次,大数据技术加持下,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从储户红码事件看,更重要的是如何依法依规行事,不越界。
技术拓宽了政府行动的可能性范围,但是并不是所有有能力做的行为,法律都赋其行使的权力。当行政部门获得了更强大的能力之后,必须考虑,怎样做才是合适的。
其三,当有相关部门的越界行为发生时,这时候谁来监督,谁来纠正。
上述三个方面,就储户红码事件看,河南有关部门的表现都没有及格。
就健康码的使用,2020年2月出台的《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就明确规定,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个人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针对此次河南发生的“储户红码”事件,法学专家认为,有关做法涉嫌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乃至相关公职人员可能涉嫌《刑法》中的滥用职权罪等。
但是事件发生到今天,没有一个权威解释,互相推诿,没有谁来纠正、问责。
民众之所以不停追问,就是因为,这样的事情一旦轻易放过了,这种大数据技术的能力和行政权力的滥用捆绑起来,必然有权任性,造成对人的基本权利的肆意侵害,后果不可想象。
此次储户红码事件,并非偶然,之前发生过多起与健康码信息相关的过度防疫甚至滥用行为。
比如,在收麦农忙期间,一地方甚至曝出“没有核酸证明,不能下地割麦”的奇闻;外省人士“入豫即赋黄码”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从全国看,一些地方其实早已出现将健康码集成到其他“码”的延展应用。其法律依据如何、延展应用正当性如何、审查程序如何、个人权利保障如何等等信息,都很难从公开渠道了解。
或许是一批没有被及时纠正和追责的事件,形成了很多人对于法律的轻慢。一定意义上,此次储户红码事件,是上述若干“小病”,最终变“重疾”的结果。
就健康码的储户红码事件,当务之急就是尽快调查清楚事实,追究直接相关人责任。除此之外,应综合分析问题,理清权责边界、失责情形,追究相关部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并行动: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这是大数据时代的新课题。
就健康码的案例,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社会首次全国性、高效率、高精准地收集、掌握个人信息的案例”,也有人认为是“在非常时期一举突破诸多制度和规范的非常之举”,是“数字时代社会治理的第一场全局性大考”。
“储户红码事件”,明示了中国数字社会建设和治理的潜在风险已经在不断累积。
终究,助力抗击疫情的健康码,不能因为各种私利的扭曲,成为危及全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负面因素。
民众期待着所有的过程能够在正确的伦理和法治的轨道上顺利前行。
(责任编辑:娱乐)
-
楼市再迎利好!“金融16条”出炉: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优质房企发行债券融资
每经记者 袁园 11月23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央行及银保监会表示,《通知》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 ...[详细]
-
欧盟玩火自焚?继煤炭、石油之后,俄罗斯天然气禁令也提上了日程
来源:金十数据欧盟国家对俄罗斯的惩罚似乎上瘾了一样,丝毫不考虑所带来的后果。在能源方面,欧盟先是禁运了俄罗斯煤炭,后又将禁运提上了日程。如今,欧盟似乎还考虑禁运。5月11日,欧洲理事会首脑夏尔·米歇尔 ...[详细]
-
“苹果市值一夜蒸发1296亿美元”登上热搜 网友:跌了苹果能便宜点嘛
新浪科技讯 5月12日上午消息,#市值一夜蒸发1296亿美元#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据报道,截至当地时间5月11日美股收盘,苹果大跌5.18%,一夜之间1296亿美元市值蒸发,总市值失去全球第一宝座 ...[详细]
-
中新社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 杜燕)《2022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状况报告一季度)》简称“报告”)11日发布。报告显示,北京今年一季度“高、新”热招岗位集中在技术领域,超八成岗位薪酬中位值达每月2 ...[详细]
-
但斌已与林园合力“布局”!建仓了基建,“弯腰捡钱”机会出现?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受到利好政策刺激,地产产业链近期连续走强,而在一些产业链个股的背后,就有但斌“布局”其中……在近期风格不断切换的市场当中,“弯腰捡钱”的机会—— ...[详细]
-
国际油价大幅上行近期,国际油价波动剧烈。周三,油价大幅上行,WTI原油盘中最大涨幅超过6%,逆转前两日的下行走势。截至收盘,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上涨5.95美元/桶,收于105.71美元/桶,涨幅为 ...[详细]
-
5月1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官网披露,新增11家中概股公司被列入《外国公司问责法》HFCAA)确定的发行人临时名单即“预摘牌名单”),包括新氧、Antelope Enterprise、爱点击 ...[详细]
-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登记该公司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维权、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 ...[详细]
-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电 陈得)日前,2022第六届海南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健博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从2017年开始,健博会已经举办5届。本届健博会进行了全面提质升级,以“构建全 ...[详细]
-
美电动车企Rivian第一季度亏损低于预期 盘后股价大涨超9%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12日早间消息,据报道,当地时间周三,美国纯电车制造商Rivian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该公司表示,将继续维持原定的2022年纯电车生产目标,即全年生产2.5万辆。该公司还透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