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健康”,乐享银龄生活
树立积极老龄观 促进健康老龄化 “主动健康”,主动健康乐享银龄生活(健康直通车(第97站)) 家中老人,银龄如何做好健康管理?生活如何保证日常膳食营养?如何防治老年常见病和慢性病? 今年7月25日—7月31日是第四个“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今年的主动健康主题是“改善老年营养,促进老年健康”。乐享近日,银龄在健康报主办的生活“促进老年健康,从疾病预防开始”媒体沟通会上,主动健康多位专家学者就预防老年常见慢性病和感染性疾病、乐享合理膳食等开展科普,银龄提供专业指导。 一般老年人膳食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对于65—79岁的老年人主要有以下4个核心推荐: ★ 食物品种丰富,动物性食物充足,常吃大豆制品。 ★ 鼓励共同进餐,保持良好食欲,享受食物美味。 ★ 积极户外活动,延缓肌肉衰减,保持适宜体重。 ★ 定期健康体检,测评营养状况,预防营养缺乏。 高龄老年人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对于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的膳食推荐主要有以下6个核心推荐: ★ 食物多样,鼓励多种进食方式。 ★ 选择质地细软,能量和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 ★ 多吃鱼禽肉蛋奶和豆,适量蔬菜配水果。 ★ 关注体重丢失,定期营养筛查评估,预防营养不良。 ★ 适时合理补充营养,提高生活质量。 ★ 坚持健身与益智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健康管理,要“座位”不要“床位”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7亿。“十四五”时期,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超过3亿,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中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长寿不该只是自然年龄的长寿,更是要有尊严的健康长寿。”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王建业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但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有待提升。在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的同时,要调动老年人主动进行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的意识。 “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也就是说现在是以低龄化为主的老龄化。”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指出,这些低龄老年人退休不久,他们有强烈的愿望去完成人生目标、为社会贡献力量,这就需要健康的体魄作为基础。实际上,“想健康却不知如何健康”是现在大多数老年人的真实写照,这就要求我们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把健康关口从关注高龄老年人、失能失智老年人前移到低龄老年人。 如何树立积极老龄观理念?“我们倡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树立终身的学习观。”吴玉韶表示,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的主动参与和健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老年人的健康状态会越好,“与养老院的床位相比,老年大学的座位是一种更经济、更实用、更积极的选择。总之,要更积极地看待老龄化、更积极地看待老年人的生活、更积极地看待养老。” 坦然面对,学会与慢性病共存 对老年人来说,具体应从哪方面入手进行健康管理?多位专家指出,主要从慢性病和感染性疾病入手。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系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刘晓红介绍,常见的慢性病一般分成三类:一类是非癌的,与代谢、血管相关的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第二类是恶性肿瘤,也就是癌症;第三类是退行性病变,例如骨关节疾病发生率几乎是100%,还有白内障、听力下降等发生的比例较高。 “慢性病是不可治愈的,我们要做的是稳定它,维护老人身体的正常功能状态,让老人们能够做想做的事。”刘晓红强调,慢性病对于老年人而言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老年人要学会坦然面对,学会与慢性病共存。 值得注意的是,慢性病与营养不良关系密切。刘晓红介绍,多病共存的老年人可能要服用多种药物,很多药物会影响食欲。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会使代谢异常;恶性肿瘤会使身体营养素消耗增加;骨折后、外科手术后需要更多蛋白质帮助伤口愈合。 “要保证老年人摄入充分的营养,重视营养平衡。”刘晓红强调,西北地区的老年人要注意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以免造成B族维生素缺乏。有的老年人红肉摄入较少,当心缺乏维生素D。 接种疫苗,预防感染性疾病 除了慢性病,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时也要重点关注感染性疾病。专家指出,流感、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带状疱疹是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应引起重视。 刘晓红强调,流感不是“大号感冒”,程度较轻的流感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流感造成的发热和肌肉疼等全身症状更明显。如果此时人体免疫力较低,可能继发细菌性肺炎,可以导致休克、呼吸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损害等多脏器功能的并发症。 社区获得性肺炎多数是由肺炎链球菌所致,多发生于老年人、婴幼儿及患有慢病者,如慢性心、肺和肾脏疾病,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也容易发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典型表现为在身体单侧出现沿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的皮疹,常伴有神经痛。50岁以后发病率显著上升,九成发病是由于人体免疫力下降。 令人欣慰的是,上述三种感染性疾病都可通过疫苗接种进行预防。 “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预防感染可以帮助缓解老年人伴发的慢性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医师葛彩英指出,为了更好管理健康,老年人可以在家附近的社区医疗机构签订家庭医生服务,“一医一户一家庭”,实现由被动服务到主动管理的模式。签订后,家庭成员可得到个体化治疗方案、每季度的面对面回访、健康教育等服务。 “当前,我国新冠疫苗第一剂次接种覆盖率已经超90%,但仍有一些老年人没有完成全程接种或加强接种,其中慢性病患者特别是多病共患的老年人比例较高。”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指出,疫苗作为提升特异性免疫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式。建议老年人尽早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积极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 有的老年人担心自己患有慢性病而对接种疫苗心存顾虑,慢性病会影响疫苗接种的效果和安全性吗? “患有慢性病本身并不是疫苗的禁忌证,它并不影响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它影响的是接种时机。”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白云骅说,慢性疾病可能要长期伴随老年人,要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待慢性病处于平稳状态时再接种疫苗。 疫苗会影响慢性病的控制吗?“目前,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老年人疫苗接种(包括季节性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新冠疫苗),收集到大量的安全性数据。”白云骅指出,疫苗不会影响慢性病的控制,反而可能通过接种这些疫苗,减少很多感染性疾病甚至交叉感染的发生和发展,降低慢性病和慢性病的并发症导致不良结局的风险,也就是说,接种疫苗有利于老年群体控制慢性病。(本报记者 王美华)
- 最近发表
-
- 国是金融改革智库首席专家刘胜军:推进金融改革要注重整体改革 要找准突破口和爆破点
- 千余名滞留海南旅客返蓉背后:“温暖”全程,100多人保障一架包机,两万多人“在线”服务
- “蜘蛛侠”宣布退出社交媒体令人唏嘘
- “理财节”一波三折 券商宣传高开低走
- 多家银行积极落实“金融16条” 房企抓住机会力求稳健发展
- 陕西渭南公布新增病例基本情况,划定高风险区11个、中风险区3个
- 天价缅甸花梨木“一物二抵”诉争7年,最高法合并审理后开庭
- 用户付费率超20%,网易云音乐亏损收窄近六成
- 12年累计亏损90亿,幸福人寿两股东拟“清仓”16.37%股份离场
- 1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 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 随机阅读
-
- 阿凡达2国内定档,影视股直线拉升!“中字头”又暴涨,千亿白马2连板!这些股却连续20cm跌停…
- 比亚迪牵手宜春拟285亿扩张动力电池,新能源三巨头齐聚“亚洲锂都”抢滩锂电
- Sea跌4%连跌三日 二季度净亏损扩大至9.312亿美元
- 腾讯幻核宣布停售 数字藏品市场要降温?
- 第二支箭扩容首批民营房企落地,中债增进公司已收近百家“意向书”
- 哈萨克斯坦外长会见新加坡外长,就加强经贸、投资和交通运输等进行讨论
- 新西兰联储将关键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3%
- 低首付风险高 楼市“打新”需谨慎
-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降准很可能会在未来几日落地
- 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征求意见:不得通过后台操纵改变抽取结果、随意调整抽取概率等方式变相诱导消费
- CTR HOLDINGS达致所有复牌指引 8月17日复牌
- 盲盒国家监管要来了!宠物盲盒、食品盲盒……拟禁止!
- 首款面向大众流通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亮相服贸会
- 长三角何以跑出一体化新速度?
- 英媒:英国公务员面临裁员降薪,公务员规模可能缩至2016年水平
- 经济与金融因素主导本轮油价下跌 未来或维持下行区间震荡
-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21.17亿元,同比减少59.1%
- 18日23时起,陕西西安新增10个高风险区 8个中风险区
- 市场监管总局出手,消除盲盒监管“盲区”
- 农业农村部:玉米必须保持较高的国内自给率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