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药业拟分拆亏损25亿子公司科伦博泰上市,刘革新创新转型十年“增收不增利”,研发人员流失,大减19.5%
转型决心和研发投入双重加码下,科伦科伦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药业员流窘境。 记者丨宁晓敏 见习生丨夏路 出品丨鳌头财经 子公司(301301.SZ)成功上市还不到一个月,拟分“第一股”科伦药业再分拆创新药子公司赴港上市。拆亏 春节前夕,损亿上市失科伦药业(002422.SZ)公告拟分拆旗下创新药子公司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伦博泰”)至港交所上市。公司 科伦药业分拆科伦博泰上市背后,博泰不增孵化近十年的刘革利研创新药业务尚未实现盈利,近几年还陷入了亏损。新创新转型年科伦博泰2019-2021年的增收净利润数据显示,已合计亏损近25亿元。发人 鳌头财经注意到,科伦科伦2012年以来,药业员流董事长刘革新推动科伦药业创新转型,拟分构建以科伦博泰为核心的拆亏生物创新药研发体系,以及以科伦研究院为核心的仿制药研发体系。10年不到研发投入近97亿元。 转型决心和研发投入双重加码下,科伦药业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的10年间,公司营业收入累计增长超过百亿,但净利润仅增长亿元左右。 1月29日,科伦药业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16亿元–1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12%-56%。 转型发展创新药 科伦药业以仿制药起家,并向创新药领域发展。2021年,科伦药业创立了科伦博泰,聚焦于生物创新药研发业务,品类覆盖了抗肿瘤、糖尿病、肝病等领域。 科伦博泰作为科伦药业下属高端制剂创新技术业务的主要平台,主要从事创新药(包括生物大分子药物、创新小分子药物等)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以及创新药相关技术进出口或技术推广服务业务,拥有成熟且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ADC平台。 2022年,科伦药业将子公司川宁生物分拆上市。继子公司川宁生物成功上市后,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科伦药业再推分拆计划,拟分拆旗下创新药子公司科伦博泰至港交所上市。 作为一家创新药公司,科伦博泰目前还未实现盈利。科伦药业财务数据显示,2019-2021年,科伦博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约为-8.02亿元、-7.91亿元和-8.9亿元,近3年合计亏损约24.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科伦药业发布的上市预案中,还首次披露了科伦博泰的股权份额,其中默沙东持股6.95%,为科伦博泰的第二大股东。 作为科伦药业下属创新药技术业务的主要平台,科伦博泰持续与默沙东合作。2022年已就9个ADC项目与默沙东达成授权合作。目前,科伦博泰拥有33个用于治疗肿瘤、自身免疫、炎症、代谢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创新项目,其中十余个项目在中国进入临床研究,3个项目在美国开展临床研究。 根据科伦药业10月调研报告,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方面实现收入3.85亿,主要原因正是与默沙东合作的264项目和B项目分别获得了首付款。 科伦药业认为,通过本次分拆,科伦博泰将走向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经营效率稳步提升,产品结构和未来发展路径将更加清晰,科伦博泰综合实力也将不断提高。 增收不增利研发人员流失 1995年,刘革新在一家合资药企工作几年后决定自己创业。1999年,科伦药业进行GMP异地扩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输液生产基地,成为中国“输液大王”。2010年6月3日,刘革新带领科伦药业成功登陆中小板。 国内大输液市场竞争格局已趋于稳定,科伦药业发展受限。2012年,刘革新决定启动创新转型,构建以科伦博泰为核心的生物创新药研发体系,以及以科伦研究院为核心的仿制药研发体系。 2022上半年,公司12项产品获批上市,17项产品申报生产。从2017年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获批上市105项产品。公司主要推动14项创新药物临床研究,实行重点项目重点突破。 然而,从行业来看,还有不小的差距。与科伦药业并称为“药界双雄”的已有11个创新药获批上市,60余款创新药正在临床开发,26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转型创新药并没有对公司业绩带来推动作用,还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科伦药业营业收入分别为176.36亿元、164.64亿元和172.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6%、-6.65%和4.94%;净利润分别为9.38亿元、8.29亿元和11.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68%、-11.57%和32.94%。 数据显示,科伦药业2021年研发费用达到17.37亿元,同比增长13.7%,占总营收比约为10%。但同时,公司的销售费用依然居高不下,2021年销售费用高达50.22亿元,占总营收比约达29%。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8.69% 科伦药业的研发人员面临严重流失,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研发人员数量由2020年的3215人缩减至2588人,同比大减19.5%,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也从原先的16.27%降至13.60%。此前科伦药业前首席科学家、科伦药物研究院院长王晶翼的辞职引发外界担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央财办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
- 芒果超媒再回“高光时刻”:左手《声生不息》右手《浪姐3》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34.64%
- 环球市场:伊核协议重启出现进展 “大空头”几乎抛空美股持仓
- 新能源赛道股再现强势 创业板指数领涨A股
- 翠华控股发盈喜 预期中期股东应占溢利不多于4200万港元
- 腾讯高管:腾讯的股价和投资组合价值被严重低估
- 有的减员有的扩招 “易主”券商调整姿态再出发
- 美军又双叒叕去偷油了……
- 全球最贵药物再易主!美国FDA批准血友病基因疗法 一针350万美元
- 理想汽车2022年二季度净亏6.41亿超出预期
- 巨头的半年报:腾讯净利润腰斩
- 蔚小理接连撞车,真不怪他们?
- 隔夜要闻:美股收跌 美投资者热买中国看涨期权 马斯克裁推特销售员工 起底世界杯金主卡塔尔能源 迪士尼换帅
- 突发!美军基地遭多架无人机袭击!俄方:英国侦察机侵犯俄领空!
- 印度足协被全球禁赛
- 港媒:中国三代芯片换道超车,超越美国四方联盟围堵
- 热威电热实控人家族IPO前分红3.3亿元 新产品量产当年产能利用率超200%
- 金融壹账通涨超14% Q2净亏损同比收窄约30%
- 四川内江、广安等地高温干旱严重 消防送水解渴忙
- 逻辑策略:需求降库逻辑利于黑色区间震荡,需求证伪矛盾正发酵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