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上半年净利润超120亿元,单季度净利润或创历史新高
炒股就看,通威权威,股份高专业,上半史新及时,年净全面,利润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超亿创历
印钞机!元单日赚6600万,季度净利上半年净利润超120亿元,润或单季度净利润或创历史新高
4日晚间,通威通威股份披露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股份高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上半史新净利润预计120亿元~125亿元,同比增长304.62%~321.48%。年净根据wind统计数据,利润这一净利润水平在目前所有发布中期业绩预告的超亿创历A股公司中暂居首位。
(数据来源:Wind金融终端)
拆解这一数据来看,有三点值得关注。
首先,超过120亿元的净利润规模,相当于通威股份上半年平均每天就能赚到6600万元左右。这已经相当于不少公司一年才能赚到的盈利规模。
其次,今年一季度披露的财报显示,通威股份归母净利润为51.94亿元,这意味着第二季度公司所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在70亿元水平浮动。由此看来,与过往历史同期水平相比,通威股份第二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或创历史新高,种种迹象表明,上半年硅料已经化身印钞机。
此外,再往前回溯,通威股份净利润水平已经连续增长多年。2021年净利润规模已经超过82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从上半年业绩预告来看,产业高景气度还在延续。
为何净利润大涨?这与两大因素有关。
其一是下游带动产品价格上升。今年以来,硅料价格一路上涨。而且由于个别检修企业减产幅度增大,使得市场强化了国内硅料供应持续短缺的预期。有业内专家曾对媒体分析说,三季度国内各硅料企业陆续安排检修,本周临近月底,正值7月份长单集中签订期,而现阶段硅料企业陆续检修,硅片扩产产能等米下锅,多晶硅供不应求的局面比往月更甚,预计短期内硅料价格走势难有逆转。
这从通威股份日前披露的连续签订大单公告中也可以看出端倪。7月1日,通威股份公告新增1204.1亿元硅料大单,分别来自美科硅能源和。
其二是产能的释放。对此,通威股份在公告中进行了明确。公司表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各业务板块持续稳健经营,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成果。高纯晶硅业务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增长,叠加新产能的顺利释放,实现量利大幅增长;电池片业务满产满销,出货量同比增长,大尺寸产品占比提升,盈利能力同比显著修复;农牧和食品板块持续贯彻质量方针,实现量利双增。
通威股份的产能释放踩准了周期节拍,不过有投资者并未满足。在互动平台上,有人支招“建议通威股份发行股份并购,以获取更多硅料产能,快速使公司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光伏企“,对此通威股份回复表示,“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及建议“。
实际上,从整个A股公司来看,受益硅料产业量利大幅增长的公司并非只有通威股份一家。今年1季度,就以43亿元的净利润规模实现了同比640%的高增长;同时公司登陆科创板后,也在全力推进募投项目基础上继续扩产高纯多晶硅等项目。
受益于主营业务高景气度的,并非只有二级市场投资者,通威股份核心团队也成为受益者。原因在于,就在此前,通威股份曾推出员工持股计划,从目前来看,随着股价的走高,已经出现一定比例的的浮盈。
今年6月,公司曾对2022-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进行了披露,初始设立时的资金总额为不超过28亿元。而根据7月4日公告的员工持股计划的最新进展,公司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资产管理产品已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累计买入公司股票8746.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94%,成交总金额46.99亿元,成交均价为53.73元/股。
7月4日,通威股份股价放量涨停,股价收于66.63元/股,总市值定格在2954亿元,并且创出公司股价上市以来新高。按此计算,通威股份员工持股已经实现一定比例的盈利。
(责任编辑:探索)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贸工部周三发表联合公报显示,新加坡10月份核心通胀率为5.1%,自今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低于经济学家预测的5.3%的增幅中值。据了解,新加坡10月份核心通胀率增速下降,是由电力、 ...[详细]
-
美联储隔夜公布利率决议,表示将再次加息75个基点,并暗示未来几个月有必要进一步加息,美股三大指数随后大幅收低。具体来看,美股在美联储发表声明后不久便出现下跌。标普500指数下跌66.00点,至3789 ...[详细]
-
9月23日,普华永道发布的《2022年半年度业回顾与展望》显示,2022年上半年,受到国内疫情冲击和国际环境深刻复杂演变等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业总体平稳,利润增速放缓,总资产加速增长 ...[详细]
-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9月23日,农历八月廿八,秋分如期而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四立两分两至立春、立秋、立夏、立冬、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之一,秋分的到来,告诉人们“秋老虎”已离开,秋收冬 ...[详细]
-
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记者 韩宋辉“我国总储蓄率高、社会资金相对宽裕,只有统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等各方力量,才能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全面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的进程。”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11月21 ...[详细]
-
@鲍秀兰诊室 提问:鲍奶奶,你好!我宝宝54天,男孩,现在身高58体重11斤,足月剖腹,无异常。刚出生睡眠很好,最近一个月了晚上睡觉总是乱动,睡着头左右动,身体缩成一团,然后又睡着了,这个有问题吗?需 ...[详细]
-
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食物逐渐工业化的演变史。预制菜真的是我们逃不掉的未来吗?中外管理传媒文:中外管理 王爽责任编辑:胸怀天下近日,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与俞敏洪、董宇辉一同出现在东方甄选直播间。聊 ...[详细]
-
记者今天9月22日)从国家开发银行了解到,在高效投放首批2100亿元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的基础上,国家开发银行积极推动开发性金融工具新增额度加快落地。新增额度也已投放1500亿元,支持项目421个。今 ...[详细]
-
为推动交通领域能源结构低碳转型,2023年前,北京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2025年前力争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此外,2025年前,全市力争建成并投运加氢站74座。《北京市 ...[详细]
-
“追风逐日”发展绿色能源: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世界第一
经济日报“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今年年初,与北京冬奥会同样备受瞩目的还有中国能源转型的故事。北京冬奥会期间,三大赛区26个场馆全部实现绿色供电,这是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清洁能源供应。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