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基因编辑技术有望防治心脏病
原标题:研究显示:基因编辑技术有望防治心脏病 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网站日前报道,研究有望一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新西兰接受了基因编辑临床试验,显示心脏以期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基因技术从而防治心脏病。编辑病这项临床试验是防治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防治心脏病的一次新探索。 据报道,研究有望本次试验采用了一种新型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单碱基编辑技术,显示心脏有望永久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基因技术低密度脂蛋白,编辑病也被称为“坏”胆固醇,防治水平偏高可能引发动脉硬化,研究有望堵塞血管,显示心脏引发心血管疾病。基因技术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常被比作“基因剪刀”,编辑病本次试验采用的防治单碱基编辑技术仅需替换单个碱基。 此前动物研究显示,这种疗法可将猴子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60%,疗效已持续有效超过1年,并且很有可能是永久性的。 接受试验的这名患者属于先天胆固醇水平过高,已患有心脏病。美国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研究人员替换了其肝脏细胞的PCSK9基因单个碱基,这种基因可帮助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研究人员预计此举可永久降低志愿者“坏”胆固醇水平。研究计划总共为40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提供基因编辑治疗。 本次试验采用和mRNA疫苗类似的原理,将基因指令装载到纳米颗粒中,再导入到人体内。新冠疫情带动大量mRNA疫苗产能,加以转化后,有助于降低本次试验技术推广的成本。 此前,基因编辑技术主要在罕见病患者身上应用,如果本次试验成功,基因编辑技术或可广泛应用于常见疾病的预防。英国《自然》网站报道说,试验结果预计在2023年公布。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发生了什么?阿里巴巴突然直线拉升,A股又上演“地天板”!
- 刘畊宏爆火之后:再不加速“搞钱”就晚了?
- 红杉中国浦晓燕:不设限,要发光
- 1人上公厕致近40人感染,如何防范公厕传播风险?
- 360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钟力:安全是数字时代的底座 是一切正常运转的基础
- 这届华语乐坛的年轻人,可不是“倒退”“没救”
- 姚景源:发挥基础设施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 长线牛基20强重仓股透视 医药股持仓数量最多
- 新能源汽车超快充时代来临 充电慢充电难有望迎转机
- Netflix等不及了,用户流失20万,要在年底前推出带广告的低价订阅模式
- FOF基金市场概况
- 广东实施“湾区通”工程促进粤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 对载人航天经验教训的再思考:商业化是发展载人航天必经之路
- 新华每日电讯:美国通胀,让中国“背锅”?荒诞!
- 陈一新:要掀起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强大攻势
- 三七互娱海外收入连续两年翻番 全球化战略再提速
- 国常会重磅定调: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还释放这些信号→
- 人民币中间价调贬567点,央行进行100亿元逆回购操作
- 大毒枭被引渡美国,哥伦比亚多省乱了
- 全国17城首轮集中供地冷热分化,流拍率下降,国企“托底”作用突出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