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智能卫星制造 银河航天公司逐梦卫星互联网
经济日报
银河航天02批批产卫星发射升空。专注智能制造逐梦 (资料照片)
在浩瀚太空中,卫星卫星网随着批量化生产的银河卫星不断发射,大量卫星绕地球接续飞行,航天互联全天候提供无缝实时网络覆盖……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公司在轨模拟动画展示着这幅场景。专注智能制造逐梦这家专注于智能卫星制造的卫星卫星网“独角兽”企业,积极探索商业化卫星产业发展路径,银河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实现批量“造星”,航天互联助力我国低轨星座建设。公司
实现卫星批量生产
制造卫星,专注智能制造逐梦绝非易事。卫星卫星网“卫星许多核心组件都需要自主研发。银河”银河航天联合创始人高千峰说,航天互联银河航天瞄准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领域,公司用了4年时间,从组建团队到设计卫星、制造卫星,再到小批量生产卫星,不断突破新技术,奠定了企业竞争优势。
2020年1月16日,银河航天自主研发的首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成功发射。2022年3月5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银河航天首次批量研制的6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02批批产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这6颗卫星在轨与公司首发星共同组成国内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构建出星地融合5G试验网络‘小蜘蛛网’,具备单次30分钟左右不间断、低时延宽带通信服务能力,将用于我国天地一体、天基互联等网络技术验证。”高千峰告诉记者,这6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的设计、总装、测试、试验和出厂,只用了不到11个月,总装、测试与试验的时间大幅压缩到75天左右;自研产品涉及元器件近4000种,国产化率达90%以上,其中关键元器件、核心部件实现百分百国产。
从单星研制转向批量生产模式,是个难度颇高的“技术活”。目前,我国卫星制造产业链生态处于成长初期,单机制造、卫星发射等产业仍处于紧缺状态。“从首发星到小批量生产,我们验证了从单星发射到多星同时发射、测控、组网,这是建设大型卫星星座网络的一次重要技术进步。”高千峰说。
建设卫星互联网
卫星互联网可以通俗理解为将地面基站搬入空中的卫星平台,卫星不受地理地貌环境影响,可提供更高性能及更可靠的通信服务,与地面5G网络实现深度融合互补,并为6G时代万物互联的泛在网络需求提供支撑。
为什么选择卫星互联网这样一个高门槛、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把基站搬到天上,建设无处不在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对社会和行业有意义的事情。”高千峰说,近年来,以低轨高通量卫星星座为代表的卫星互联网,具有全覆盖、高带宽、低时延、低成本等优势,成为解决全球网络覆盖的方案。面对国际竞争,我国亟需提升商业卫星制造效率、降低研制成本。
传统卫星制造主要是单件研制的孤岛模式,从方案论证到详细设计、产品投产和交付、卫星AIT(集成总装测试)的研制流程基本为串行实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空间和人力资源。“卫星批量生产不仅能使成本大幅降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而且也是构建大规模卫星星座必要的基础条件。”高千峰告诉记者,卫星星座是商业的大势所趋。目前国内外已推出包括通信、导航、遥感等不同类型的星座计划200余个,绝大多数处于筹资和开发阶段,待开发市场空间巨大。
“银河航天将目标锁定在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在原有技术积累上做集成创新,逐步掌握核心技术,成功实现卫星批量生产。随着卫星数量增加,卫星星座承载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从应用中能更快发现问题,推动技术产品迭代优化。”高千峰说。
在卫星批量生产过程中,银河航天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高频微距波导、高性能天线等载荷加工,将部分载荷互联的空间压缩到传统占用空间的三分之一,同时提升了电性能、部分单机及系统性能。
高千峰表示,卫星互联网行业刚起步,尚未进入快速成长的爆发期。“我们在一些产品技术上坚持设计优化、新材料替代、工序简化,在逐步优化、持续迭代的过程中,逐渐降低成本。去年,公司具备了批量生产30颗卫星的能力,今年批量生产能力将达到百颗卫星。”
目前,银河航天300余名员工中,70%是研发人员,他们正致力于通过敏捷开发、快速迭代模式,规模化研制低成本、高性能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
研发新一代卫星
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金隅智造工厂的方舟实验室,一颗卫星正在组装。与卫星常见的方盒子式外观不同,这颗卫星呈扁平状,头顶有两口“小锅”,表面密集排列着小型设备和线束。“这是我们研制的新一代卫星,这种可堆叠式平板卫星更节省空间。”方舟实验室工作人员姜禄华告诉记者。
9米高的实验室中,还悬挂着与之相匹配的超薄太阳翼。这个由12折“推拉门”构成的巨大太阳翼,是由许多片封装好的单片连缀而成,折叠压紧后,厚度只有数十毫米。“太阳翼是卫星在太空中持续运行的能量来源。传统刚性太阳翼基板比较厚,导致传统卫星的‘翅膀’一般比较短,载有柔性太阳翼的卫星将拥有超长的‘翅膀’,能为卫星提供更多能量。”姜禄华说。
可堆叠式平板卫星和柔性太阳翼是“黄金搭档”,发射时可将卫星像平板电脑一样多个摞在一起,一发火箭可同时发射数十颗卫星。“既满足平板堆叠需求,又大幅降低产品重量、节约发射成本,产品综合技术指标实现大幅提升。”姜禄华说。
在不断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中,银河航天逐步建设起卫星生产线和精益生产管控系统,创新探索“卫星设计—生产线—供应链”的量产“铁三角”模式,大幅降低了卫星研制成本、缩短了卫星制造周期。目前,银河航天已建成覆盖整星研制、单机生产的生产基地,着手建设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卫星超级工厂。
对于银河航天来说,如今还有许多难题待解决,比如,运载火箭运力有限、空间有限,如何进一步对卫星构型做优化处理;怎样降低单颗卫星重量,保证发射任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如何更好地控制卫星分离速度和方向等。“未来,银河航天将继续发挥卫星低成本、批量研制、快速迭代的优势,不断构建基于民用工业体系的商业化供应链,助力低轨星座建设。”高千峰说。
(责任编辑:综合)
-
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协办的第八届证券期货科学技术奖于近日揭晓。随着证券期货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加速,近年来,金融科技在行业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近日,电商巨头陆续交出2022年三季度成绩单,阿里、京东的数据暂且稳住,但隐藏的压力和烦恼却不小。前者力图节衣缩食,改善各个业务板块的盈利问题,而后者虽享受到了收购德邦的红利提振,但用户 ...[详细]
-
南方基金:北证50成份指数的发布有利于扩容主题产品,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日前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迎来开市一周年,实现稳健起步。11月21日,北交所首只指数——将正式发布实时行情。与此同时,南方基金积极筹备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的开发和上报。南方基金接受媒体采访 ...[详细]
-
11月20日,SZ300343,股价11.37元,市值129亿元)披露,公司收到山东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淄博中级法院)出具的《刑事判决书》。淄博中级法院指出,被告人孔刚、高胜宁、王耘、黄烱、叶 ...[详细]
-
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出席2022论坛年会并发言。论坛上,易会满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经验、如何将资本市场一般规律与中国市场的实际相结合等方面对近年来证监会的工作成果、未来发展方向作了总 ...[详细]
-
期市开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原油、燃料油、低硫燃料油、菜籽油跌超3%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河南安阳火灾事故致38死2伤 消防:员工无证违规进行电焊作业
记者从11月22日晚10点安阳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指挥部初步判定,这起事故是因为企业人员违规操作,电焊引发火灾。这起火灾事故主要暴露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不够,没有有效 ...[详细]
-
中保投资党委副书记、总裁贾飙: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保险资金监管政策还有进一步优化调整空间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韩宋辉)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贾飙11月22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目前,从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来看,保险资金监管政策还有进一步优化调整的 ...[详细]
-
中新经纬11月22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22日消息,11月21日16时22分,河南省安阳市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厂房发生火灾。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38人死亡,2人轻微伤送医救治。接报后,应急管理部持 ...[详细]
-
e公司讯,据消息,公司在B20峰会期间与印尼米拉绿能公司签署了印尼中加里曼丹炼化厂EPC合同;该项目是北方国际承接的首个炼化领域EPC项目。中加里曼丹炼化厂项目通过在当地建设、运营炼化厂,将当地大型气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