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财险股权变更:“复星系”大幅减持26%股权 多家股东拟退出
股权变更后,复星系永安财险或将开启新一轮增资扩股
近日,永安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安财险”)披露多则股东变更公告,财险出若股权交易完成,股权股权股东其股权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变更变更后,大幅多“复星系”对永安财险的减持持股比例将从40.68%大幅降至14.69%,陕西国资旗下的拟退企业将接手转让的股权。
而“复星系”转让股权或与其面临的复星系债务有关,2022年上半年末,永安复星国际(0656.HK)总负债达到6511.57亿元。财险出对此,股权股权股东复星国际相关负责人表示,变更6500亿元实际上是大幅多复星国际合并报表的全部债务,包含了旗下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的减持债务,而金融机构的债务和企业的传统债务并非同一个概念。但自2022年以来,复星国际频繁减持和出售持有股票和旗下资产,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亦将复星国际的企业家族评级调至B1,评级展望为负面。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永安财险的“控股权”在陕西国资与“复星系”之间轮流更替,业绩亦并不理想。数据显示,永安财险净利润已由2016年的6.03亿元下降至2021年的2.03亿元,今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0.65亿元,风险评级降至BB类。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小股东亦将转让永安财险股权。
“复星系”三家子公司退出
公开信息显示,永安财险共有股东18家,由陕西省财政厅履行出资人职责。最新披露的2022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陕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8家省属国有企业持有永安财险50.58%的股份,社会法人股占比47.51%。
而复星国际通过旗下四家子公司共计持有永安财险40.68%股权,这四家子公司分别为亚东杉控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控投资”)、上海复星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工业”)、上海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产业”)、亚东翼航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翼航创投”),持股比例分别为19.83%、16.18%、3.75%和0.92%。
从永安财险披露的股权转让信息来看,杉控投资、复星产业、翼航创投分别将持有的19.83%、1.25%、0.92%的股权转让给陕西财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财投”);复星产业和复星工业再分别将持有的2.5%和1.50%的股权转让给陕西信用增进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西增信”)。
若转让完成,陕西财投和陕西增信作为新增股东,将分别持有永安财险22%和4%的股权。而“复星系”旗下三家子公司杉控投资、复星产业、翼航创投将退出永安财险股东行列,仅余复星工业一家子公司继续持有永安财险14.68%股权。
目前,上述股东变更事项尚待陕西银保监局批准。
早在2007年,“复星系”即以4.69亿元收购永安财险14.6%的股份,随后不断增持永安财险。2012年9月,经原保监会批准,蒋明正式担任永安财险总经理,而他此前的职务是复星集团副总裁。
然而,进入2022年,复星国际却频繁减持和出售持有股票和旗下资产。财报显示,自2014年起,复星国际的资产负债率一直维持在74%以上;2021年末,复星国际总负债为6031.58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4.8%;2022年上半年末,复星国际总负债达到6511.57亿元,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上升至76.64%。此前,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复星国际的企业家族评级调至B1,评级展望为负面。
财报数据引发了市场对复星国际债务压顶的猜测,对此,复星国际相关负责人公开解释称:这一说法实质上完全是混淆了不同的概念,6500亿元实际上是复星国际合并报表的全部债务,包含了旗下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的债务,而金融机构的债务和企业的传统债务并非同一个概念。
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分析道,“集团的债务和母公司的债务,是属于不同的主体,但是用集团债务来解释母公司债务的方式未必合适,作为集团子公司的控股股东、子公司资不抵债也一样会在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产生负担,影响母公司的负债率和偿债能力。而且从财务角度讲,负债数目是刚性的,但资产的价值却会受形势变化而变化,所以复星国际的债务仍然存在风险。”
股权更迭后或启动增资扩股
除此之外,近期亦有其他股东意欲转让永安财险股权。
9月6日永安财险披露的公告显示,陕西秦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龙电力”)将所持678万股股份转让给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投资”),占总股份比例为0.23%。
转让后,秦龙电力不再持有永安财险股份,陕西投资的持股比例从3.49%增至3.72%。目前上述股东变更事项已经陕西银保监局审核同意。公开信息显示,陕西投资亦属陕西国资旗下,这意味着陕西国资股权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此外,近日北交所“实物资产类网络拍卖”应用平台北交互联信息显示,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飞机集团”)持有永安财险0.38%股权,拟以进场交易方式公开挂牌转让,寻找意向受让方。
资料显示,西安飞机集团为永安财险第17大股东,属于国有法人股。就受让方股东资格要求看,西安飞机集团持有永安财险股权不足百分之五,属于财务I类股东,受让方股东资格需符合《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条件,最终股东资格需向陕西银保监局进行报备,否则无法办理工商变更。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飞机集团早在2018年就曾两度挂牌转让其所持有的永安财险股权,首次挂牌价为4232万元,第二次挂牌价为3810万元,但最终均无人问津。
作为一家成立于1996年的老牌财险公司,永安财险的股权问题一直被业内关注,“控股权”更是在陕西国资与“复星系”之间轮流更替。
2012年,来自“复星系”的蒋明出任永安财险总裁后,2017年永安财险董事会决定解聘“复星系”蒋明的总裁职务,同时“复星系”多位高管联名提议罢免来自陕西国资委的董事长陶光强。
直至今年3月,陕西国资委派驻永安财险的董事长陶光强受到开除党籍、政务撤职处分,并被陕西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今年6月,陕西银保监局正式批复常磊担任永安财险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而常磊此前担任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风险总监、陕西增信董事长(兼)。
此外,近年来永安财险的业绩发展亦不顺利。财报显示,2016年至2021年,永安财险的保费收入分别为91.02亿元、84.86亿元、104.66亿元、118.24亿元、105.81亿元和109.7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43亿、3.01亿元、1.81亿元、2.89亿元、2.83亿元、2.03亿元,净利润变动幅度较为明显。
2022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还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永安财险保险业务收入为60.77亿元,净利润为0.6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4.61%、79.69%;同时,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2.24%,较上季度末均下降5.97个百分点,最新风险综合评级结果由2021年四季度的B类下降至2022年一季度的BB类。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8月,在永安保险召开的2022年半年经营分析会议上,永安财险透露下一步的增资计划。“随着公司股权重组优化工作的完成,新一轮增资扩股工作的启动,公司战略定位的明晰及发展模式的变革,制约公司整体效益提升的问题将不断改善”。永安财险在公司资讯中表示。
记者就股东退出、业绩发展等问题致函并致电永安财险,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复。
(责任编辑:时尚)
-
澎湃新闻记者从杨永松将军亲友处获悉,开国少将、原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杨永松将军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9月1日中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公开资料显示,杨永松,广东大埔人,1919年出生,1930年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报记者 张一雪很多机构展望2023年投资市场时,都不约而同看好房地产板块。随着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报陆续披露,基金经理对地产板块调仓换股 ...[详细]
-
布拉德再发鹰声:美联储2023全年要保持更紧缩,尽快加息到5%以上不要拖延
华尔街见闻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称,利率还没有完全进入限制性水平,联储官员不希望对加息动摇。他预计到2023年底利率要升到5.25%至5.5%,意味着年内共加息100个基点。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称, ...[详细]
-
亿都国际控股)00259)发布公告,于2023年1月20日斥资24.24万港元回购股份8万股,每股回购价格为3.03港元。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停更2个月。”11月21日,网友“异常肥美”在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的最近一条微博下留言。作为一位热心汽车行业话题的车企负责人,沈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经济日报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货币供应量充足,人民币贷款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但呈现“企业强 ...[详细]
-
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这是日本核心CPI连续第九个月高于日本央行设定的2%通胀目标,甚至达到日本央行目标的两倍。投资者因此猜测日本央行可能会重新考虑未来的政策方向。日本央行又被通胀数据“打脸”了。日本内 ...[详细]
-
刚刚,刘鹤与美国财长会谈!乌克兰两位部长坠机身亡,直升机竟撞上幼儿园!两大锂电巨头大动作
刘鹤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会谈。据新华社报道,1月18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财政部长耶伦在瑞士苏黎世举行半天会谈。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就全球和两国宏观经 ...[详细]
-
确保市场主体各项税费政策红利应享尽享!龚正今天在上海市税务局调研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11月23日消息,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今天23日)在市税务局调研时指出,税收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要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勇于 ...[详细]
-
周三,美联储最新公布的褐皮书显示,在去年12月份,通胀率继续以“适度至温和的速度”增长,但比起今年早些时候有所放缓。由于消费者对价格变得更加敏感,许多零售商更难转嫁增加的成本,这使得一些零售商不得不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