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这十年”③ | 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险业都干了啥?
【相关阅读】
据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2010年至2020年,保险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4.63个百分点,年③折射出我国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应对趋势。
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人口已成为新时代的老龄新命题。基于此,化保十八大以来,险业我国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都干并为此展开一系列重要部署。中国
十年来,保险中国保险业在积极融入我国养老事业发展,年③为满足国民多样化的应对养老保障需求、提升市场化养老服务水平,人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老龄作用。
新时代下,如何让老年人,特别是一众失能老人,度过体面、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责任。
为打破这一痛点,2016年起,被誉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护险开启试点,商业保险机构作为重要的经办主体,多年来为长护险制度的稳步运行“保驾护航”。
日前,在中宣部召开的“中国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就介绍道:“目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已覆盖近1.5亿人。”另有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长护险试点城市已达49个,享受待遇人数达108.7万人,基金支出超168亿元。
可见,在商保力量的加持下,长护险制度有效缓解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难题,商业保险机构也为长护险的全国铺开进行了有益探索。
从保险产品创新层面看,近年来部分保险机构也在主动探索商业长护险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尽管当前该类业务整体保费规模较小,但可以预计的是,伴随着人们养老、健康保障意识的不断提升,商业长护险的投保需求也将不断释放。
高质量的晚年生活,需要充足的养老金作为支撑,但我国却面临着“未富先老”的现实,长远来看,加快构建养老金第三支柱将成为缓解基本养老金筹资压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商业养老保险由于有着天然的风险保障与长期资金规划属性,近年来在参与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方面,不断取得创新突破。
2018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个人税延养老险试点就此起航,首批试点区域选在上海市、福建省、苏州工业园区三地,投保税延养老险的消费者最高可每月税前抵扣1000元。
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税延养老险试点三年多来,累计获得保费6.3亿元,覆盖人群有4万余人。尽管税延养老险试点平平,但保险业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脚步并未停止。
2021年6月,在银保监会的推动下,面向各类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的专属商业养老险开启试点,首批选取6家人身险公司,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率先试水。
令人欣喜的是,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期限尚不到一年,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底,6家试点公司累计取得保费4亿元,承保保单近5万件,其中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人员投保近1万人。
趁热打铁。2022年2月,监管宣布扩大专属商业养老险试点范围,自3月1日起,将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并在原有6家试点公司的基础上,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与试点。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落地,也将为商业养老险的推广带来长远利好。
众所周知,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文件特别指出,个人养老金参加人可在符合规定的金融机构或合规的委托销售渠道购买金融产品,主要包括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险、公募基金等多种侧重长期保值增值、满足不同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产品等。
这也预示着,未来,保险业在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方面将大有可为。
在助力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上,保险业除了可以发挥风险保障优势外,还能起到社会资源、产业生态连接器的作用。这当中最显著的特征是,近年来各大保险机构争相涌入养老产业赛道,借此探索多样化的“保险+康养”服务模式。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险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到,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产业,增加养老服务供给。
梳理近年来各家险企推出的养老服务产品线来看,主要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旅居养老服务模式。
其中,保险机构投建实体养老社区热情高涨。如最早涉足养老领域的泰康保险集团,目前已完成25城28个养老社区的布局。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泰康在内,截至目前国内已有十多家保险公司打造了50多个养老社区。
从养老社区布局方式上看,各家险企会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和资源背景进行有策略的投入,总体而言,主要分为自持自建的“重资产”模式;参股、租赁等方式介入的“轻资产模式”;以及两者融合兼备的“轻重结合”模式。
除提供养老社区服务外,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险企也在积极填补普惠式的养老服务空白,纷纷推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如平安人寿就已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针对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九大痛点,打造一站式养老服务。在此之前,大家保险也在北京建立了两个嵌入式护理站,试点居家安养服务。
相较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旅居养老更显灵活,保险机构既可以在适宜旅居的城市拿地建设养老社区,也可与旅游产业相关机构展开生态合作,提供相应的旅居养老服务。
在专业人士看来,构建丰富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方面有助于险企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保障与增值服务;另一方面可以拓宽保险的服务链条,提升险企经营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转型。从养老产业端来看,大批保险机构的涌入,也有助于提升养老市场整体服务水平,引导行业高效、健康发展。
作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近年来,企业年金的发展变化同样不能忽视。据人社部披露的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全国建立企业年金的公司有12.22万个,参加职工2925.41万人,积累基金为2.63万亿元,较2012年末的0.48万亿元规模,增长4.48倍。
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保险机构也逐渐成为企业年金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根据2021年10月人社部《关于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延续的通告》显示,共有12家机构的企业年金基金法人受托资格得到延续,其中就包含7家保险机构,占比近六成。从市场份额上看,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保险机构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的资产规模近1.5万亿元,占到总受托资产规模的八成左右。
此外,依据《通知》,目前已有5家商业养老险公司拥有了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账户管理和投资管理的“全牌照”。分别是,平安养老险公司、太平养老险公司、长江养老险公司、中国人民养老险公司和养老险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泰康集团旗下泰康养老险公司既是年金基金法人受托机构,也是账户管理机构,但投资管理机构被泰康资管担任,也就是说泰康集团也间接拿到了“全牌照”。
除深度参与企业年金的账户运营、投资管理服务外,近年来,保险机构在促进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方面也做出有益探索。
日前,泰康养老险公司副总裁兼首席养老金执行官田军在《中国金融》杂志上就撰文介绍,为激活中小企业对企业年金的参保意愿,专业养老险机构通过提供丰富的集合计划产品,满足中小企业的各种需求。截至2021年末,专业养老险机构已累计发行58个集合计划产品,而该类产品的优势是,可以将中小企业年金资产统一投资运作,进而获得更多投资机会,有利于提高基金投资收益、分摊运营费用成本。
另有专业人士指出,保险机构积极参与企业年金的运作也有利于自身构建养老服务闭环,可以更好满足客户对财富管理、风险保障、康养服务的一站式需求。
除了这些,人身险公司还涉猎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开发经营,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增额终身寿险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养老的作用。接下来,养老保险的创新发展,仍将成为热点产品、主流产品。
(来源:A智慧保)
(责任编辑:知识)
-
尽管存在经济衰退的担忧,美国经济在今年夏天的表现相对较好。但在丹斯克银行的经济学家看来,美联储将继续引导美国经济走向衰退。尽管美国上半年陷入了技术性衰退,但近期汽油价格的回落将在上半年支持实际私人消费 ...[详细]
-
作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之一,(RIO.US)在发展锂业务方面面临着一场艰苦的战斗,一些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准备支付一个力拓无法匹敌的价格。智通财经注意到,锂是力拓的头号收购目标,但据发现,(TSLA.US)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21日早间消息,据报道,电信设备供应商爱立信准备在瑞典裁员约1400人,这是全球削减成本计划的一部分。爱立信之前曾表示,准备在2023年年底之前成本削减约8.8亿美元,因为一些 ...[详细]
-
原油:周二油价下跌,其中WTI3月合约收盘下跌0.18美元至76.16美元/桶,跌幅为0.24%。布伦特4月合约收盘下跌1.02美元至83.05美元/桶,跌幅为1.21%。SC2304以546.3元/ ...[详细]
-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11月22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险企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基本要求、产品形态、规范管理、监督要求等进 ...[详细]
-
每经记者 余蕊均 吴林静 每经编辑 刘艳美图片来源:新华社“万亿城市”是带动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顶梁柱,“2万亿城市”则是万亿城市中塔尖般的存在。近日,城市进化论将重磅推出《“2万亿俱乐部” ...[详细]
-
黑色金属:供需双弱转向供需双强,钢材价格维持3800-4300区间震荡
【现货和基差】22日晨唐山钢坯+60至3930元每吨。21日华东螺纹+30至4250元每吨,主力基差-4元每吨;热轧+40至4300元每吨,基差-7元每吨。【利润】利润稳中有增,富宝江苏螺纹转炉和电炉 ...[详细]
-
来源:证券日报华为“造车”又有新进展。近日中建集团官网消息显示,中建六局联合体中标安徽肥西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EPC项目,中标额约15.44亿元。项目工期为365天,建成后将用于华为与江汽集团在合肥共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召开期间,位于西城区的金科新区金融科技中心政务服务站正式启用,这是西城区第一家开设在楼宇内的政务服务站。楼内的企业及员工“足不出楼”,即可享受政策咨询 ...[详细]
-
“农行回应对雄安购房者推出连心贷”上热搜,网友:贷款已经给玩出花了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